肺动脉夹层


   上个月在给世纪坛医院的讲课准备材料时,看文献,提到有肺动脉夹层的报道,内心还嘀咕,这种病我怎么没有遇到过,甚至以前都没有听说过。没过多久,急诊就来了一个这样的病人,给我上了一课,于是感慨:
 1.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
 2.阜外医院这个平台的资源真是丰富,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啊。。。
   查了一下文献,肺动脉夹层是一种极罕见大血管疾病,发病率极低,过去20年,全世界文献总计报道才仅有63例!!
   查了一下阜外医院1996年至今的病历,竟然收治肺动脉夹层这样的病人有4例之多,这样的数量,文章写出来的话,那就是世界最大组了。
   典型病历:
   男,17岁,以“胸痛1天”为主诉来院。临床诊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未闭,艾森曼格综合症,肺动脉夹层。患者无无高血压史。CT如上图。下面的是三维重构的图。
 

 
   与主动脉夹层相比,肺动脉夹层不象主动脉夹层那样多形成多个破口(即入口、出口),因此肺动脉夹层一旦形成,则更容易破裂,可破入心包、纵隔,肺实质,破口80%在肺动脉主干 ,少数累及肺动脉远端分支。此病预后欠佳,大多死于夹层破裂、心包填塞。象这个17岁的孩子,从起病到肺动脉夹层破裂,心包填塞死亡,自然病程仅60小时,实属凶险。
   肺动脉夹层病人起病急,预后差,但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文献报道症状主要有突然出现剧烈胸痛(67%)、劳累性呼吸困难(82%)、紫绀(52%)或者为不明原因的血流动力学恶化,心源性休克。
  这个病人给我们的临床启示:
  临床医生,尤其是急诊医生,认为对于慢性肺动脉高压的病人,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劳累性呼吸困难、紫绀或者血流动力学恶化,心源性休克,应该想到肺动脉夹层的可能,做必要的检查。彩超、CT、MRI均能简单快捷的得出诊断。
 
(珍贵图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并告知)

▼ "肺动脉夹层" 的相关文章:

室间隔夹层瘤

                               室间隔夹层瘤
     接到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王晓明教授寄来的会诊资料,老王是曾经一起在德国心脏中心学习的哥们,想起一起在柏林畅饮啤酒的情景,嘴角就会涌出笑意。。。呵呵
   ...

都是高血压惹的祸

10月8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盐与高血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加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而高盐饮食正是引发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心内科专家认为,要控制高血压,除了积极地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从“吃动两平衡”着手,倡导合理营养、清淡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高血压严重危害着人们健康,特别是对心、脑、肾及血管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导致冠心病、脑卒中(中风)、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发生,致死致残率极高。为此,我们请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冯颖青为读者介绍高血压的主要危害,以防患于未然。
NO.1 脑卒中
我...

脑血管病怎样恢复血压

          卒中降压存在特殊性。脑循环的特点奠定了在某种情况下降压治疗的特殊性。理想降压需要个体化,首先需分清患者血压增高是持续性还是暂时性的改变,其次要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短暂性血压增高无需采取干预血压的措施,主要是对症处理。若血压<180/95mmHg,可暂时不必干预。超过指南规定的范围,尤其是原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则需采用抗高血压药治疗,最好在严密监测血压下实施,并参考下列几方面进行:①开始用药时间:由于反应性血压增高常在卒中1周后恢复正常,故多主张在卒中1周后才考虑加用抗高血压药物,除非患...

动静脉内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

    动静脉内联合溶栓能及时溶解血栓,尽快恢复缺血组织的血供,挽救周边区域的缺血组织,从而改善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动脉内超选择性局部灌注尿激酶采用微导管“追逐”式进行溶栓,或根据前后循环情况,必要时用微导丝机械地穿透血栓,进行栓前、栓内、栓后注药溶栓,它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药物与栓子的接触面积,增加局部药物浓度;血栓溶通率高,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Gregory 等报道血管再通率为75%。方法溶栓时间2.5~8h,平均4.1h,尿激酶总用量50~150万单位,平均80万单位。病人按入选标准严格选择,在准备动脉溶栓前,为了争取时间,常规先静脉内...

根本终结“血荒”的秘密武器(修改稿)

              根本终结“血荒”的秘密武器(修改稿)
                          ---------- 走近无血外科技术


 &...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