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血肿清除术
脑干血肿清除术Evacuation of Hematoma of the Brain Stem. 脑干血肿多发生在中老年病人,病程发展可分为三种:①急性卒中型发病,即迅速深昏迷,随即出现脑干机能紊乱和衰竭,多在48小时内死亡;②病程呈慢性进行性加重,类似脑干肿瘤;③临床症状呈间歇性变化,类似脑干脑炎。CT扫描在脑干出血诊断中有特殊重要意义,MRI扫描对于脑干微量出血诊断价值优于CT扫描,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脑干血管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出血亦多见。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以及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预后的关键。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有不同体征出现,过去对脑干出血大多采用保守治疗,目前神经外科进入微侵袭时代脑干手术已经不是禁区,早期手术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根据出血出血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入路,原则为脑干切口距血肿最近,切口通路重要核团结构最少。一般有颞下、小脑角和四脑室三种不同的入路,根据手术入路选择相应体位。手术步骤
1、中脑一侧血肿取颞下入路:①一侧枕部马蹄形切口,基底在外侧,皮瓣游离后翻向颞侧②钻4个孔形成骨瓣后翻向颞侧③硬膜瓣状切开翻向横窦侧,抬起枕叶,下吻合静脉困难时可电凝切断。显微镜下切开小脑幕达游离缘向中线探察,暴露大脑脚外侧距血肿最近处或大脑脚外侧成紫蓝色膨隆区④选择血肿距脑表面最近处切开4~6mm,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出血停止不可寻找出血处,防止脑干损伤⑤关颅。
2、一侧桥脑内血肿取小脑桥脑角入路:①行枕下中线旁切口或乳突后垂直切口。②枕下部钻孔扩大,形成4-5cm直径圆形骨窗③瓣状切开硬脑膜,牵开小脑半球,必要时切除其外侧1/3以增加显露。显微镜下辨别面神经及听神经以及三叉神经出入桥脑处,以及桥脑外侧面,在距血肿最浅处纵行切开桥脑,清除血肿及关颅同前。
3、第四脑室入路:用于清除第四脑室底及菱形窝附近的桥脑延髓血肿。①枕下部中线切口,枕骨鳞部切除,切除枕大孔后缘和环椎后弓均与颅后窝减压术②Y型切开硬脑膜。③将小脑扁桃体向两侧分开,看菱形窝下半部,棉片覆盖两侧小脑,下蚓部切开1-1.5cm。显微镜下检查菱形窝的隆起或紫蓝变色处纵行锐性切开脑干,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其他同前所述。
我的相关日志:
2011-06-21&nb...
根据出血出血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入路,原则为脑干切口距血肿最近,切口通路重要核团结构最少。一般有颞下、小脑角和四脑室三种不同的入路,根据手术入路选择相应体位。手术步骤
1、中脑一侧血肿取颞下入路:①一侧枕部马蹄形切口,基底在外侧,皮瓣游离后翻向颞侧②钻4个孔形成骨瓣后翻向颞侧③硬膜瓣状切开翻向横窦侧,抬起枕叶,下吻合静脉困难时可电凝切断。显微镜下切开小脑幕达游离缘向中线探察,暴露大脑脚外侧距血肿最近处或大脑脚外侧成紫蓝色膨隆区④选择血肿距脑表面最近处切开4~6mm,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出血停止不可寻找出血处,防止脑干损伤⑤关颅。
2、一侧桥脑内血肿取小脑桥脑角入路:①行枕下中线旁切口或乳突后垂直切口。②枕下部钻孔扩大,形成4-5cm直径圆形骨窗③瓣状切开硬脑膜,牵开小脑半球,必要时切除其外侧1/3以增加显露。显微镜下辨别面神经及听神经以及三叉神经出入桥脑处,以及桥脑外侧面,在距血肿最浅处纵行切开桥脑,清除血肿及关颅同前。
3、第四脑室入路:用于清除第四脑室底及菱形窝附近的桥脑延髓血肿。①枕下部中线切口,枕骨鳞部切除,切除枕大孔后缘和环椎后弓均与颅后窝减压术②Y型切开硬脑膜。③将小脑扁桃体向两侧分开,看菱形窝下半部,棉片覆盖两侧小脑,下蚓部切开1-1.5cm。显微镜下检查菱形窝的隆起或紫蓝变色处纵行锐性切开脑干,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其他同前所述。
我的相关日志:
2011-06-21&nb...
▼ "脑干血肿清除术" 的相关文章:
肺动脉夹层
上个月在给世纪坛医院的讲课准备材料时,看文献,提到有肺动脉夹层的报道,内心还嘀咕,这种病我怎么没有遇到过,甚至以前都没有听说过。没过多久,急诊就来了一个这样的病人,给我上了一课,于是感慨:
1.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
2.阜外医院这个平台的资源真是丰富,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啊。。。
查了一下文献,肺动脉夹层是一种极罕见大血管疾病,发病率极低,过去20年,全世界文献总计报道才仅有63例!!
查了一下阜外医院1996年至今的病历,竟然收治肺动脉夹层这样的病人有4例之多,这样的数量,文章写出来...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许多研究已证明,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病变基础,在我国约1/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颅内动脉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其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
2. 脑血栓形成 多由动脉粥...
心肌缺血——御坊堂健康门诊
心肌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致使心肌氧等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清除减少的临床状态。其可由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所致。治疗方法主要以中医药为主。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的供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存在着波动,但这种波动经过机体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种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经机体调节不能满足心脏工作需要,这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的病理、病因、症状
一.心肌缺血的病理病因
血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