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是一门艺术(转贴)

西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是一门艺术(1) 

    西医治病靠的是技术,听诊器、血压表、X光机、CT、核磁共振……医生根据这些医疗设备检测出的结果来判断你身体的状况。西医的手术更是一门技术,它与建筑工程技术没什么两样,开刀割掉盲肠就相当于建筑工程上的定向爆破,心脏搭桥手术就相当于\"二战\"时美国大兵在搭浮桥。

    中医则完全不同,它不需要任何医疗设备,只凭一个人的火眼金睛。所以,中医是一门艺术。技术靠什么?技术靠科学的发展。艺术靠什么?艺术靠人的悟性。以把脉来说,人有浮、沉、迟、数、濡等二十多种脉象,什么是浮脉,什么是沉脉,全靠医生自己去领悟。悟性高的人领悟得就好,悟性低的人领悟得就差。有时候,明明是浮脉,悟性低的人则会误认为是迟脉或数脉。《内经》中说\"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春天,人的脉象应该浮弦一些,就像鱼儿游浮在春天的水面,你们看,多么有诗情画意,但是,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医不像西医那样,胆固醇是多少就是多少,不需要你去体会,而中医离开了悟性便寸步难行。

    正常人的脉象是一呼气脉搏跳动两次,一吸气脉搏跳动两次,呼气与吸气之间加跳一次,也就是说,一呼一吸脉搏要跳动五次。这只是一般而论,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就像音乐,虽然只有1、2、3、4、5、6、7几个音符,却能变幻出美妙的音乐世界。人有二十多种脉象,而且四季的脉象又不一样,所谓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春弦就是脉搏从容柔和中兼有弦象;夏洪就是脉搏从容柔和中兼有洪象;秋毛就是脉搏从容柔和中兼有轻浮之象;冬石就是脉搏从容柔和中兼有沉象。弦就是弓弦,弦象就是脉搏跳动时要有弓弦一样的感觉;洪就是洪水,洪象就是脉搏跳动时要有洪水一样的感觉;毛就是羽毛,秋毛就是脉搏的跳动有羽毛浮动的感觉;沉象就是石头下沉,冬石就是脉搏的跳动有石头下沉水中的感觉。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脉象也会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春季虽然阳气已升,但寒未尽除,气机有约束之象,故脉稍弦,同时也显示出体内的生机经过冬天的储藏有一种蓄发之势;夏天阳气隆盛,脉气来势盛而去势衰,故脉稍洪;秋天阳气欲敛,脉象来势洪盛已减,轻而如毛,故脉稍浮;冬天阳气潜藏,脉气来势沉而搏指。所以,如果你的脉象四季颠倒,那就应该去...

▼ "西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是一门艺术(转贴)" 的相关文章:

阴阳虚实寒热辨


不是危言耸听,现实的中医已经步入一条不归路。我们无心去探讨其真实原因所在,但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实事求是地说传统中医的处境还不如可怜的东北虎,甚至不如那些可怜的麻雀。然而尚有这一小撮不知死活的笨蛋还在坚守着这块净土,并乐此不疲。
一位中医,无论医术多么高超,最后总是要走到阴阳这条路上来。否则的话,不能算做一位真中医。可以负责任的说,既便科技如此发达,再过五百年后,仪器仍然无法辨别人的阴阳气血虚实。
谈到阴阳,中国人张嘴就能说出来。可是究竟什么是阴阳,却又无法说清楚。特别是传统中医,离开阴阳,那简直是寸步难行。也可以这样界定:不懂阴阳的中医,不是真中医。看化验单诊病的百分百不是真中医,不...

中医的“弦脉”

 在谈论弦脉之前先有必要谈谈什么是弦脉?书中所述如弓弦一样,有弦长崩紧的感觉。所以许多人认为弦脉非有力不可,其实可不是这样的!弦脉是一种脉势而已,是手指下感觉的一种脉膊的冲击之势。一根较粗的绳子崩紧时,弹动它会有弦紧之象,而一根很细的头发丝崩紧也会有弦紧之象,所以说脉体粗大时能有弦脉,而脉体细时也应有弦脉出现。脉粗弦时可以感觉有力度,而脉细弦时则可以感觉无力度。同样我们也会得出结论,脉浮时能出现弦脉,脉沉时也能出现弦脉。单独讲弦脉,并不能表示人体的虚实情况,也不能说明人体气血盈亏的状态,因为脉弦只是种势态,它必须有其它的脉象的依附才能同时出现!所以许多医生在写病例时只写“脉弦”一词,...

原创摄影:大宽买玩具 (附:《看小儿病状歌》)


 
玩具店里琳琅满目
我挑呀挑,终于选中了
最喜欢的玩具。
 
我抱着心爱的玩具,笑了,
玩具店的老板——刘刘笑了,
爷爷的钱包也“笑”了。
 

 
我与秦俑、玩具合影。
 

 
我好开心呀!
 
《看小儿病状》歌  
 
    小儿头面部望诊经验口诀 
 
  1、 毛发望诊诀
  气血充足毛发润泽,气血两虚毛发不华。
  气血衰疲毛发作穗,气亏血枯毛发焦干。
 
  2、 ...

看小儿病方法步骤诗

看小儿病方法步骤诗 小儿有病令人怜,全仗医生仔细观。
令人抱出光明处,先将面部用心看。
额属心兮鼻属脾,左肝右肺两腮前。
颏乃肾经为主宰,五经辨色要心虔。
白有气虚黄有积,赤者为热青主寒。
鼻塞声重伤风重,眼下青色主饮痰。
口唇赤白辨阴阳,赤者胃热白者寒。
虫积唇内生白点,疳气鼻燥体态干。
有痛啼哭总不止,有积襁褓不耐烦。
抱出探凉欲赴冷,此是内热使之然。
若是当风急畏缩,必是伤风与阴寒。
鼻冷疮疹耳冷热,遍身发热是风寒。
手足心热口发渴,纹沉食积是真诠。
若是下午手心热,阴虚盗汗夜生烦。
倘若手指梢头冷,便是惊风一例看。
只有中间一指热,小儿亦定是伤寒。
中指...

中医抗感进行时-----诊脉真言2

    
二、沉脉
沉脉属阴脉,需要重重地按下去才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主病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泻痢,肾虚腰及下元痛。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沉则为气,又主水畜,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沉牢冷积。
一些体质虚弱的人,感冒也会有沉脉表现。因此在临床上,不能拘于方书所言,应随证化裁,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