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阳气与疾病13---把脉先学浮沉迟数,生死关头要辨阴阳

把脉先学浮沉迟数,生死关头要辨阴阳 
田原:很多学生觉得脉象学很难,您的中医全部是自学的,在脉诊这方面给他们一些忠告?
  
李可:脉象这个东西啊,主要是要做到能看出来病势、走向,你掌握了浮、沉、迟、数四个脉就可以了。比如说,数,你要掌握他的一呼一吸要超过多少下,超过八九十下就属于数了。数在脉经上讲,属热,但是我发现呀,数脉它不但主寒,而且主大寒,非常危险的寒,正所谓热极必反。就是当你这个脉搏跳到100次以上,甚至200次,这个时候啊,你这个阳气己经没有了,完全外散了。可它是数脉,对于这种数脉你绝对不能用凉药。
所以学中医的入你要活看,你要结合不同机体的病人,在我身上如果是数脉,可能就是.....唉呀,我身上哪一个地方有火,清泻一下就过了,但是有些病人他表现出一种反象,一种假象。你比如说肺结核,肺结核的病人,他那个基础脉搏数啊,就在100次以上,他能有什么热?他那个元气都散光了,你要再给他去治热,那他就死路一条了,然后他得感谢你给他治病。(笑)很多东西并不像书本上写的那么简单、明暸,一眼就能看透。
再说迟脉,迟脉主寒,但是有些热极的病,上下关格不通,他那个脉也很迟,那你就要给他通腹,要用大承气去让他泻肚子,一般的迟脉是要扶阳,但是特殊的迟脉就不能一样治了...,,,所以要把这些情况都搞清楚,你心中就有数了。
现在把脉一般都是个样儿,看上去是看脉呢,其实脑袋不知道想啥呢。然后他问你,你怎么回事,你说了半天,他把那个脉早忘记了是啥脉了。所以判断脉的时候啊,要读那个彭子益脉法,很有特殊启发作用。他那个方法特殊,病人坐在对面,两个手平放,这六部脉,心、肝、肾、肺、脾、命门,哪一路脉独特,就是那个地方有病。
  
田原:同时按,然后进行比较?
李可:哎,你不比较怎么知道强弱、快慢?所以看病的时候,你还要结合望诊。比如面色晦暗,但是他脉非常快,那就是阳气快完了,绝对不是热症。
  
田原:是寒症?
李可:对。所以你看那个脉案上写着脉数,什么是数?数不但主虚、主寒,而且主亡阳,但是脉诀上没给你那么写吧?你要这么讲那别人都得说这家伙是胡说八道,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
还有浮,浮主表,但是当人阳气外散的时候,这个浮啊,绝对不是表证,如果你按表证给他治,用麻黄汤、桂枝汤,他就完了,赶快用四逆汤吧。
这只是四种脉里面的三种,就有这么多变...

▼ "人体阳气与疾病13---把脉先学浮沉迟数,生死关头要辨阴阳" 的相关文章:

千篇一律的吃 成千上万的害

前几天助理告知,有位青岛高血压患者来电反应病情又开始反复,出现胸闷、头晕现象,非常担心。在我印象中,这位患者经过一个月的调理,根据该患者阶段性反馈,已经逐步趋于平稳,为何又出现反复情况呢?究根问底,原来是听了“养生专家”张悟本的电视讲座,前几天开始每晚吃生黄瓜、生茄子、喝绿豆汤。
  
四月中旬,该患者在京就诊时,在候诊室就询问过我助理关于“养生专家”张悟本的情况,说是此次来京看病,在我和张悟本之间徘徊,想去找张悟本看病,缘由是他提的观点很新,能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但是高达一千八的挂号费令人迟疑,并且排号只能到今年十一后了。
  
在掌诊诊断中,...

中医的“弦脉”

 在谈论弦脉之前先有必要谈谈什么是弦脉?书中所述如弓弦一样,有弦长崩紧的感觉。所以许多人认为弦脉非有力不可,其实可不是这样的!弦脉是一种脉势而已,是手指下感觉的一种脉膊的冲击之势。一根较粗的绳子崩紧时,弹动它会有弦紧之象,而一根很细的头发丝崩紧也会有弦紧之象,所以说脉体粗大时能有弦脉,而脉体细时也应有弦脉出现。脉粗弦时可以感觉有力度,而脉细弦时则可以感觉无力度。同样我们也会得出结论,脉浮时能出现弦脉,脉沉时也能出现弦脉。单独讲弦脉,并不能表示人体的虚实情况,也不能说明人体气血盈亏的状态,因为脉弦只是种势态,它必须有其它的脉象的依附才能同时出现!所以许多医生在写病例时只写“脉弦”一词,...

【转】 三根手指辨健康

三根手指辨健康
——中医脉诊的奥秘
...

原创摄影:大宽买玩具 (附:《看小儿病状歌》)


 
玩具店里琳琅满目
我挑呀挑,终于选中了
最喜欢的玩具。
 
我抱着心爱的玩具,笑了,
玩具店的老板——刘刘笑了,
爷爷的钱包也“笑”了。
 

 
我与秦俑、玩具合影。
 

 
我好开心呀!
 
《看小儿病状》歌  
 
    小儿头面部望诊经验口诀 
 
  1、 毛发望诊诀
  气血充足毛发润泽,气血两虚毛发不华。
  气血衰疲毛发作穗,气亏血枯毛发焦干。
 
  2、 ...

心律失常的中医解释

心律失常的中医解释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胸痹、眩晕等范畴。在脉象上表现为结代、迟、数脉等。
  心悸是指心跳不宁,时作时休。怔忡则为心跳无有宁时,不能自主。如由惊恐而发者,称为惊悸。心悸与怔忡在病因及程度上有差别,前者多因惊恐、恼怒所诱发,全身情况较好,发作时间短,病情较轻,后者则外无所惊,而自觉心悸不安,稍劳即发,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重。《医学正传·怔忡惊悸健忘证》说:“夫所谓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我国古代通过切脉来观察心律的变化。早在《黄帝内经》一书就有记载,...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