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选读:辨特异脉象,诊察体内信息


脉象为机体自动反映生理、病理信息之窗口,为正确辨证提供依据,于辨析疑似证中功有独擅。在脉证相符情况下,脉象能反映患者疾病之内在本质、属性、病变部位以及五脏六腑与病变之相互关系,甚至可以审察疾病之预后或转归。故而《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关于辨脉之意义与方法,李士材于《医宗必读》中曰:“大抵症既不足凭,当参之脉理。脉又不足凭,当取之沉候。彼假症之发现,皆在表也,故浮取脉而脉亦假焉。真症之隐伏,皆在里也,故沉候脉而脉可辨耳。辨脉已真,犹未敢恃,更察禀之厚薄,症之久新,医之误否。夫然后济以汤丸,可以十全。”八纲辨证中除阴阳为总纲,表里定病位外,惟虚实示疾病之实质,寒热标病变之属性。景岳于《全书》中曰:“虚实之要莫逃乎脉”,而寒热真假“察此之法,当专以脉之虚实强弱为主”。可见脉法在四诊之中并非虚设,临证之际辨伪析疑,当有重要参考价值。
注:1.李士材:字中梓(1588-1655年),号念莪,明代华亭(今江苏松江)人。因常患病而学医。在李杲、薛己、张介宾等诸家影响下,既重视脾胃,又重视先天肾;并倡“水火阴阳论”,提出“补气在补血之先,养阳在滋阴之上”的治疗主张。一生著述颇多,主要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删补颐生微论》、《伤寒括要》、《诊家正眼》、《病机沙篆》、《本草通玄》等。
   2.张景岳:(1563-1640),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汉族,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近代太仓名医王雨三先生善于运用脉法辨治疾病,如其于痰饮水气病必见沉弦脉始作饮邪治疗:左脉沉弦为水蓄膀胱,用五苓散;右脉沉弦为水在胃肠,用控涎丹。又如清阳下陷或阴火上僭之病,寸强尺弱者宜降宜潜;尺强寸弱者宜升宜提。又如左三部细弱为真阴亏损,更兼右尺细弱始为元阳不足。余曾诊一老妪,患有胆囊炎宿疾,屡药不效,除胆区疼痛外,兼感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来询治法。余诊其脉左三部沉细乏力,右尺亦然。显见真阳不足,与其自觉腰酸乏力之病机亦相一致。此时胆痛适值缓解,宗《内经》“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旨,余断然据脉疏方,投金匮肾气丸...

▼ "《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选读:辨特异脉象,诊察体内信息" 的相关文章:

五行与疾病

   (1)归属人体组织结构   中医学运用了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和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系统,从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配合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主持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爪、面、唇、毛、发)等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为脏象学说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运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或现象也进行了归属,并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五行属性联系起来。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

中医用望闻问切诊断颈椎病

中医用望闻问切诊断颈椎病  
        中医是如何运用望闻问切诊断颈椎病的?中医临床的“四诊”、“八纲”理论是了解病情、分析病情、确定治疗方针的诊断原则。运用“四诊”、“八纲”的原则对我们前述的外伤、非外伤型颈椎病的诊断,要兼顾内科、外科两者的诊断要点:
        此文章转载国内最大的脊椎病门户网站--脊梁网

        一、望诊:
     &n...

24小时里的养生秘诀

    现在我们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而在古代人们则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相当于一个时辰。12时辰和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密切相关,在这12时辰当中,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经、一个脏腑值班,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时辰来保养其相对的脏腑。在一天当中我们应当怎样结合十二时辰安排我们的养生活动?下面就来看看24小时中哪些事情是适宜做的,哪些事情是不适宜做的吧。

  子时——睡觉保护阳气

  半夜11点到凌晨1点的时候叫子时,这个时候是一天当中太极生命钟的阴极,按照阴阳消长的规律,这个时候阴气是最重的,而阴是主睡眠的,那么我们就要遵从这个阴...

无法解释的怪异现象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解释的怪异现象,就因为这种怪异现象的出现,而造成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的无休止的争论,作为一个医生,遇到的这种现象会更多。30多年前因为我治好几个神经病患者。所以很多外地人也求诊,其中一个患者的家属要求去他的家中治疗,当时由于我没时间。我答应那天有时间再去。几天后我去了,当我快进村的时侯发现他的家属在村边站着。我问他为什么你在这里、他说是病人说你要来了,叫在这里等你。听他一说不由得我头上有点冒火。她为什么会知道我要来呢,难道世界上真有神鬼的存在吗、、、、、、、。患者是一个20来岁的妇女,除了两眼不停的乱转和两手弦脉外,还有就是每天天快亮的时侯腹中鸣叫,就开始说个不停,有时...

【转】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把脉口诀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