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把脉口诀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

▼ "【转】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的相关文章:

中医用望闻问切诊断颈椎病

中医用望闻问切诊断颈椎病  
        中医是如何运用望闻问切诊断颈椎病的?中医临床的“四诊”、“八纲”理论是了解病情、分析病情、确定治疗方针的诊断原则。运用“四诊”、“八纲”的原则对我们前述的外伤、非外伤型颈椎病的诊断,要兼顾内科、外科两者的诊断要点:
        此文章转载国内最大的脊椎病门户网站--脊梁网

        一、望诊:
     &n...

无法解释的怪异现象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解释的怪异现象,就因为这种怪异现象的出现,而造成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的无休止的争论,作为一个医生,遇到的这种现象会更多。30多年前因为我治好几个神经病患者。所以很多外地人也求诊,其中一个患者的家属要求去他的家中治疗,当时由于我没时间。我答应那天有时间再去。几天后我去了,当我快进村的时侯发现他的家属在村边站着。我问他为什么你在这里、他说是病人说你要来了,叫在这里等你。听他一说不由得我头上有点冒火。她为什么会知道我要来呢,难道世界上真有神鬼的存在吗、、、、、、、。患者是一个20来岁的妇女,除了两眼不停的乱转和两手弦脉外,还有就是每天天快亮的时侯腹中鸣叫,就开始说个不停,有时...

五行与疾病

   (1)归属人体组织结构   中医学运用了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和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系统,从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配合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主持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爪、面、唇、毛、发)等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为脏象学说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运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或现象也进行了归属,并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五行属性联系起来。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

24小时里的养生秘诀

    现在我们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而在古代人们则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相当于一个时辰。12时辰和我们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密切相关,在这12时辰当中,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经、一个脏腑值班,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时辰来保养其相对的脏腑。在一天当中我们应当怎样结合十二时辰安排我们的养生活动?下面就来看看24小时中哪些事情是适宜做的,哪些事情是不适宜做的吧。

  子时——睡觉保护阳气

  半夜11点到凌晨1点的时候叫子时,这个时候是一天当中太极生命钟的阴极,按照阴阳消长的规律,这个时候阴气是最重的,而阴是主睡眠的,那么我们就要遵从这个阴...

中医论--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概述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消化性溃疡病因病理
消化性溃疡诊断要点
消化性溃疡辩证分型
消化性溃疡治疗原则
消化性溃疡注意事项
 
    【消化性溃疡概述】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症状特征有反复发作的中上腹疼痛,呈周期性、节律性、与饮食有关,可伴泛酸、嘈杂感、暧气、反胃、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有吐血、便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例为5.23:1~6.5:1;本病可见于任何年...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