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概述
肿瘤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威胁很大,在医学领域中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研究课题。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防治的学科。
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者700万以上,现在癌症患者约3700万,我国每年新发病100万人,死亡80万人,由于过去许多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控制,人均寿命逐渐延长,诊断技术不断提高,人类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日渐增多,因此在很多国家,目前癌症居死亡原因首位或每二位。
时至今日,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曾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医药,在癌症的防治研究中,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有一定疗效。许多临床资料表明,一些肿瘤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五年生存率提高。一些晚期患者,常规抗癌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经中医药治疗能减轻痛苦,稳定病情,达到临床缓解或延长生存期之目的,有的还能达到临床治愈,恢复正常生活与劳动能力。
2.在广大农村,边远地区,特别是某些瘤种(如肝癌),大量晚期癌症患者,事实上,中医药是他们的主要治疗手段。
3.肿瘤可以说是一种多病因,多阶段的全身性疾病,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原则,可以为抗癌研究提供新思路,祖国医学治疗方法丰富多彩,也可以启发产生新的抗癌方法。
4.我国资源丰富,已知的抗癌中药约有150余种,为筛选抗癌药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几千年中积累的抗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5.有些中药能显著降低化学致癌物质所致的癌肿发生率,有些有助于克服放射治疗与化学药物治疗的不足和某些副作用,有助于为肿瘤防治研究开拓新领域。
一、祖国医学对肿瘤病因、病理的认识
肿瘤的发病原理至今仍未完全研究清楚,祖国医学书籍中论述癌瘤发生的病因病机较多,历代均有论术、认识逐渐深入,概而述之,大致有以下几种立论。
1.气滞血瘀:气血瘀滞、日久可生癌肿,历代文献指出,乳癌发病与肝脾两伤,气郁凝结有关,故乳腺肿瘤初期多以舒肝理气法治疗,血随气行,血之阻滞凝结多由气行不畅引起,故血瘀多伴气滞,久之则成肿块,《医林改错》中指出:“肝腹结块,必在形之血”,说腹内肿块,多由血瘀所致,故活血化瘀法是治癌主要法则之一。
2.痰湿聚结:脾主湿,脾虚则水湿失于健运。水湿不运,津液不布,为邪火熬灼,遂凝结为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古人有“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者700万以上,现在癌症患者约3700万,我国每年新发病100万人,死亡80万人,由于过去许多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控制,人均寿命逐渐延长,诊断技术不断提高,人类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日渐增多,因此在很多国家,目前癌症居死亡原因首位或每二位。
时至今日,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曾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医药,在癌症的防治研究中,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有一定疗效。许多临床资料表明,一些肿瘤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五年生存率提高。一些晚期患者,常规抗癌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经中医药治疗能减轻痛苦,稳定病情,达到临床缓解或延长生存期之目的,有的还能达到临床治愈,恢复正常生活与劳动能力。
2.在广大农村,边远地区,特别是某些瘤种(如肝癌),大量晚期癌症患者,事实上,中医药是他们的主要治疗手段。
3.肿瘤可以说是一种多病因,多阶段的全身性疾病,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原则,可以为抗癌研究提供新思路,祖国医学治疗方法丰富多彩,也可以启发产生新的抗癌方法。
4.我国资源丰富,已知的抗癌中药约有150余种,为筛选抗癌药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几千年中积累的抗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5.有些中药能显著降低化学致癌物质所致的癌肿发生率,有些有助于克服放射治疗与化学药物治疗的不足和某些副作用,有助于为肿瘤防治研究开拓新领域。
一、祖国医学对肿瘤病因、病理的认识
肿瘤的发病原理至今仍未完全研究清楚,祖国医学书籍中论述癌瘤发生的病因病机较多,历代均有论术、认识逐渐深入,概而述之,大致有以下几种立论。
1.气滞血瘀:气血瘀滞、日久可生癌肿,历代文献指出,乳癌发病与肝脾两伤,气郁凝结有关,故乳腺肿瘤初期多以舒肝理气法治疗,血随气行,血之阻滞凝结多由气行不畅引起,故血瘀多伴气滞,久之则成肿块,《医林改错》中指出:“肝腹结块,必在形之血”,说腹内肿块,多由血瘀所致,故活血化瘀法是治癌主要法则之一。
2.痰湿聚结:脾主湿,脾虚则水湿失于健运。水湿不运,津液不布,为邪火熬灼,遂凝结为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古人有“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 "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的相关文章:
关于中医脾胃病论之:食滞内停病症初识
关于中医脾胃病论之:食滞内停病症初识脾和胃是管理仓库的官,储藏营养的场所,再由小肠管理接受,消化的东西,由此运输。胃是五脏六腑之海,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喜燥恶湿。胃恶燥喜润。脾胃之间,燥湿相济,经常调和,以维持水谷消化,和输布正常生理功能;《伤寒来苏集》说:“脾为五脏之母。”
医家吴崑说:“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渐赢弱矣。。。”
食滞内停病症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恶食,或嗳腐吞酸,或痛而欲泄,或泄后痛减,舌苔腻,脉象滑等。
分析:食积之证,多系饮食不节,过食暴饮所致,小儿较为多见。宿食停滞肠胃,故脘腹胀满疼痛;食...
[转载]中医辨证分型治胃癌
原文地址:中医辨证分型治胃癌作者:sxm201208 新华老中医专家根据传统中医治疗疾病讲究八纲辨证的原则,对胃癌辨证分型并加以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寿命,抑制胃癌肿瘤的发展。因此,中医治疗胃癌,辨证分型治疗才是取得疗效的关键:1.肝胃不和型:
[症状]胃脘胀满,时时作痛,窜及两肋,口苦心烦,嗳气陈腐,饮食少进或呕吐反胃,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
[治法]以疏肝和胃,降逆止痛为主。
2.脾胃虚寒型:【相关推荐】中医对胃癌的治疗
[症状]胃脘胀隐痛,喜按就温,或暮食朝吐,或朝食暮吐,或食入不久又复吐出,时呕清水,面色无华,肢...
武汉肠胃医院|中西治疗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了怎么办?下面武汉胃肠医院的专家为大家介绍西医与中医的治疗方法。
一、西医药治疗
(1)一般治疗:首先去除外因,即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或进流质饮食。急性腐蚀性胃炎除禁食外,适当禁诜胃、禁催吐,立即饮用蛋清、牛奶、食用植物油等;再去除内因,即积极治疗诱发病,如急性感染性胃炎应注意全身疾病的治疗,控制感染,卧床休息等。
(2)抗苗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有严重细菌感染者,特别是伴有腹泻者可用抗菌治疗。常用药:黄连素o.3g口服,每日3次;氟哌酸0。1—O.2g口服,每日3次;庆大霉素8万u,肌肉注射,每日2次。急性感染性胃炎可根据全身感染的情况,选择敏感的抗菌素以...
节日特警“胃火”
胃经属于胃,而络属于脾,与脾相表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与胃同居中焦,生理上,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两者互相配合,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既济,维持着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起着纳化水谷,提取精微,化生气血,滋养全身的作用。是机体和脏腑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胃主受纳与熟腐水谷,以降为和。当胃出现问题,则表现为:纳呆、厌食、胃胀、胃痛、嗳气酸腐、呃逆、恶心、口臭、大便秘结等症状。
胃经旺盛的时间是每天上午的7–9点,也就是人们所称的晨时,古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也就是说,胃是人体生命存续最关...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金诃藏医馆xx6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1、肝胃郁热证:证见口中泛酸,胃脘胀痛,两胁胀闷,嗳腐酸臭,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此为肝胃郁热,胃失和降。治用清肝泄火、和胃降逆法,方用左金丸加减:黄连6g,吴茱萸5g,栀子10g,黄芩10g,乌贼骨20g,煅瓦楞30g。
2、肝胃不和证:证见反酸嗳气,两胁胀痛,胃脘胀满,胸骨后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此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0g,陈皮10g,枳壳10g,香附10g,川芎10g,炙甘草5g。
3、脾虚气滞证:证见反...


love061226
igoiso
chenzhixxx
gsjackpeng
charlieisso
absolute_09
elsu2000
aa14789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