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边缘性穿孔 有臭脓 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 乳突相有骨质破坏警惕骨疡型化脓性中耳炎

什么是中耳炎?什么是骨疡型化脓性中耳炎?
泉州长庚耳鼻喉专家介绍说,骨疡型中耳炎又称坏死型中耳炎或肉芽型中耳炎,多由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组织破坏较广泛,病变深达骨质,听小骨、鼓窦周围组织可发生坏死;粘膜上皮破坏后,局部有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此型特点: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性间有血丝,常有臭味。鼓膜紧张部大穿孔可累及鼓环或边缘性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并可经穿孔突于外耳道。传导性聋较重。乳突X线摄片为硬化型或板障型,伴有骨质缺损破坏。其治疗需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其它原则如下:
  (1)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
  (2)中耳肉芽可用10~20%硝酸银烧灼或刮匙刮除,中耳息肉可用圈套器摘除。
  (3)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根据病变范围,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并酌情同时行鼓室成形术以重建听力。
 
如何治疗骨疡型化脓性中耳炎?
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手术治疗 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 中耳肉芽可用10-20%硝酸银烧灼或刮匙刮除,中耳息肉可用圈套器摘除。 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根据病变范围,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并酌情同时行鼓室成形术以重建听力。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耳鼻喉其它相关问题可与泉州长庚耳鼻喉专科医院专科医生联系QQ在线咨询、预约或加QQ:734503489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 "鼓膜边缘性穿孔 有臭脓 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 乳突相有骨质破坏警惕骨疡型化脓性中耳炎" 的相关文章:

重庆外耳炎危害不小,如何预防?

外耳道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弥漫性炎症。外耳道炎非同小可,危害不轻,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外耳道炎要治,还有及时及早治。那么没有患外耳道炎的朋友在生活中如何来预防外耳道炎呢?
外耳炎危害不小,诸多并发症
(1)外耳道异物。异物大者可阻塞耳道引起听力下降及发胀感。有时引起眩晕、耳鸣和耳痛,或造成皮肤破损。
(2)耵聍栓塞。导致听力减退,并可能有耳痛;部位过深刺激鼓膜者可发生耳鸣、眩晕。
(3)外耳道红肿溃烂
(4)外耳道积脓。脓液可能由于外耳道本身病变所致,也可能由于中耳病变脓液自鼓膜穿孔处流出积留于外耳道内形成。
(5)外耳道狭窄。除先天性原因外,常由于弥漫性外耳道炎和外耳湿疹之慢性者,导致...

贵州少年辗转两省三次手术终摘耳内炸弹

贵州少年辗转两省三次手术终摘耳内炸弹

 
中山协和耳鼻喉医院攻下特大颞骨胆脂瘤
 

术后,杨龙(左二)一家又露出欢欣的笑容
 
导语:杨龙:15岁,学生,原籍贵州省三穗市,现随父母居广东顺德。先天右耳发育不全,9岁时罹患胆脂瘤型中耳炎并诱发脑脓肿,一度昏迷,病情严重。在原籍最好医院做过两次手术后,症状得到暂时控制,胆脂瘤却并未彻底清除,埋下引流管暴露与右耳外侧,给原本内向的小杨龙带来更大心理压力。杨龙父母辗转找到中山协和耳鼻喉医院,因残留胆脂瘤在颞骨内太广泛,面神经被紧紧包围其中,风险极大。经院方多次会诊研究,最终决定进行手术。手术由业务院长程方...

白内障手术护理

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①术前护理:
      a. 帮助病人练习眼球上下转动,教会病人防止咳嗽、打喷嚏的方法。如用舌尖顶在腭部。
      b. 协助病人练习仰卧位,使其适应在床上大小便。
      c. 保持大便通畅,多食粗纤维食品,如韭菜、芹菜,多食水果。
      d. 对年老体弱病人,应注意观察病人血压、...

按摩保健养生 (转载)艾条批发:13525665578

浴面保健养生
  历代养生家,十分强调“面宜多擦”。《孙真人卫生歌》说:“飞欲不能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现代医学认为,擦面,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面肤弹性,减少皱纹,滋润脸色,延缓衰老,可防治感冒,头痛脑胀,迎风流泪,牙痛鼻塞,面瘫淌涎。具体的做法是:两手搓热,掌心紧贴前额,稍用力,从下颌,由下往上擦,往返约20次;再用两手大拇指的指背,轻轻上下擦鼻的两侧,20次左右,以擦至面部红润、微热为度。同时,配合揉点印堂、迎香穴。每日,至少做两遍,方能生效。面部患有疮疖,未愈时、须忌用之。
  揉耳保健养生
  祖国医学认为,耳为肾之外窍。肾通过经络系统,直接影响全身各个脏器的功能,从而对人的整...

耳病内治法都有哪些?

1.疏风清热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侵袭耳窍的病证。如外耳道炎、外耳湿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等,多兼有风热表证,宜选辛凉解表之剂,如银翘散等。常用药物如荆芥,防风、银花、连翘、柴胡、薄荷、夏枯草等。
    2.泻火解毒用于火热毒邪,上犯耳窍的病证。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并发症》L耳道疖肿,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等,多兼有里热实证,宜选用清热解毒,泻火攻下之剂,如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若有肝胆湿热毒火表现者,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等;常用药物如黄芩,黄连、栀子、银花、蒲公英、野菊花、龙胆草、大黄等。若热毒入侵营血,内陷心包,可选用清营汤、清瘟败毒饮等。药物可在清热解毒药的基...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