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祝德军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一文而解惑

 拜读祝德军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一文而解惑

 
                                  1 治疗经验
  肝实犯脾型:
  患者多脾气素虚,加之情志不和,肝气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混杂而下。症见胸胁胀满,嗳气少食,每因精神刺激即发腹痛泄泻,泻后痛减,大便夹有粘液脓血,舌淡红、苔白,脉弦滑。
               治宜疏肝行滞,理脾化湿。

     用痛泻要方合四逆散加减:
    陈皮9克,防风6克,炒白术20克,赤白芍各15克,广木香9克,
   柴胡6克,炒枳实12克,合欢皮30克,白头翁12克,甘草6克。
               里急后重较甚者加槟榔12克;
              腹痛甚者加延胡索12克,倍白芍;
                嗳腐吞酸者加焦三仙各12克。
  
      脾胃虚弱型:
   脾胃乃后天之本,主腐熟,运化水谷,若脾胃虚弱,水谷不能腐熟,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下降而作泻痢。症见大便溏泻...

▼ "拜读祝德军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一文而解惑" 的相关文章:

关于中医言胃病吐酸论小议:

关于中医言胃病吐酸论小议:
如饮食热则易于酸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木自甚,故为酸,或言吐酸,肝之味也。
胃为什么泛酸?酸者为寒者,误也。如酒之味苦性热,饮之则令人色赤气粗,喜怒如狂,烦渴呕吐,皆热证也。其吐必酸,为热明矣。
吐酸病论:泛吐酸水,有寒热之分。
1】医家高鼓峰著《四明心法》曰:“凡吐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
2】医家刘河间(刘完素)主热,言其化。他说:“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流而不腐,动而不蝼。故吐。呕吐酸者,胃膈热甚,则郁滞于气,物不化而为酸也。酸者肝木之味,如认为吐酸为寒者误也。
3】医家李东垣主寒,言其因。盖寒则阳气不舒,郁而有热,热则酸矣。然亦...

武汉肠胃医院|中西治疗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了怎么办?下面武汉胃肠医院的专家为大家介绍西医与中医的治疗方法。
一、西医药治疗
(1)一般治疗:首先去除外因,即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或进流质饮食。急性腐蚀性胃炎除禁食外,适当禁诜胃、禁催吐,立即饮用蛋清、牛奶、食用植物油等;再去除内因,即积极治疗诱发病,如急性感染性胃炎应注意全身疾病的治疗,控制感染,卧床休息等。
(2)抗苗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有严重细菌感染者,特别是伴有腹泻者可用抗菌治疗。常用药:黄连素o.3g口服,每日3次;氟哌酸0。1—O.2g口服,每日3次;庆大霉素8万u,肌肉注射,每日2次。急性感染性胃炎可根据全身感染的情况,选择敏感的抗菌素以...

关于中医脾胃病论之:食滞内停病症初识

关于中医脾胃病论之:食滞内停病症初识
脾和胃是管理仓库的官,储藏营养的场所,再由小肠管理接受,消化的东西,由此运输。胃是五脏六腑之海,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喜燥恶湿。胃恶燥喜润。脾胃之间,燥湿相济,经常调和,以维持水谷消化,和输布正常生理功能;《伤寒来苏集》说:“脾为五脏之母。”
医家吴崑说:“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渐赢弱矣。。。”
食滞内停病症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恶食,或嗳腐吞酸,或痛而欲泄,或泄后痛减,舌苔腻,脉象滑等。
分析:食积之证,多系饮食不节,过食暴饮所致,小儿较为多见。宿食停滞肠胃,故脘腹胀满疼痛;食...

【转】 胃痛的刮痧疗法

胃痛的刮痧疗法
 [概述]胃痛又称胃脘痛,由外感邪气,内伤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该病在消化系统中最为常见,人群中发病率最高,西医学中可见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等疼痛。
[病因病机]
  1、寒邪客胃 外感寒邪,脘腹受凉,寒邪内客于胃;过服寒凉,寒凉伤中,致使胃气不和收引作痛。
  2、饮食伤胃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内生食滞,胃气失和而疼痛;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饮酒如浆,则蕴湿生热伤脾碍胃,脘闷胀痛。
  3、肝气犯胃 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4、...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金诃藏医馆xx6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1、肝胃郁热证:证见口中泛酸,胃脘胀痛,两胁胀闷,嗳腐酸臭,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此为肝胃郁热,胃失和降。治用清肝泄火、和胃降逆法,方用左金丸加减:黄连6g,吴茱萸5g,栀子10g,黄芩10g,乌贼骨20g,煅瓦楞30g。
  2、肝胃不和证:证见反酸嗳气,两胁胀痛,胃脘胀满,胸骨后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此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0g,陈皮10g,枳壳10g,香附10g,川芎10g,炙甘草5g。
  3、脾虚气滞证:证见反...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