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应该忽视保养脾胃的重要性

胃痛、胃胀、反酸、嗳气、呃逆,几乎100%的人在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遭受到脾胃带来的不适。脾胃是人重要的消化器官,它是人们吸收营养物质的第一道程序,由于每日我们都要吃东西消化食物,因此脾胃每天都要辛苦的工作。如果吃得不适当,吃多了就会给脾胃增加工作量,吃的太辛辣了就会刺激到脾胃。脾胃不好,消化不好,吸收营养就不好。中医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所以我们一生都应该把好好养护脾胃作为一件大事,经常呵护它,时时关心它,才能伴我们一生吃得香、活得好。
    事实上脾胃相当不好的人比较多,并不比心脑血管病患者少,但由于它并不像心脑血管病那样会引起威胁生命的严重的突发事件,是个可治的病,因此反而被人们所忽视。临床中由于很多人在第一次发作脾胃病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去根除,只是症状减轻或者无症状了就停止用药,再加上平常不注意科学养护,所以很容易使之变成慢性病。在这里要强调“脾胃保健很重要,不可马虎视之。” 
 
    预防脾胃病从三方面着手
   1、防寒
    季节交换时脾胃病特别易发作,尤以秋冬季节交换时发作厉害。脾胃从中医角度说,脾恶湿,胃喜欢润燥,对寒碰不得。由秋天到冬天,特别是现在,天气从凉变成寒,湿寒易刺激到脾胃,而且当气候变化快,忽冷忽热,湿度比较高,气压低,更让脾胃不舒服。这时候脾胃被折腾得难受就开始抗议,胃痛反酸一系列的脾胃病症状就都来了。这季节临床上看到的一些病人都是舌头腻、舌头白,这就是体内湿寒的表现。
因此冬季预防脾胃病首先要注意胃部的保暖。感到冷了就要多穿件衣服;中午瞌睡的时候肚子上盖件东西;骑车的人最好穿拉链的衣服不要穿纽扣的,这样可以防止漏风。
    2、饮食防寒凉
     脾胃病发生的第二个原因是和饮食有关。现在是螃蟹上市的季节,脾胃病的人,特别是胃寒的人螃蟹要少吃。最近看到很多脾胃病人都是吃了螃蟹后胃痛发作。还有吃螃蟹的时候一般都要蘸醋的,醋是酸的,胃酸多的人,如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溃疡病都是胃酸偏多的,醋一吃反酸加强,脾胃病发作。另外,现在柿子也上市了,柿子也是比较寒的,很多人吃了也会...

▼ "你不应该忽视保养脾胃的重要性" 的相关文章:

[转罗大伦博客]滋补心脾的妙药——归脾丸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中成药:归脾丸,这个归脾丸在中国的每个药店里基本都有卖的,但是,我们往往不知道它是治疗什么的,我介绍一下,这样大家就能有个了解了。
先聊聊这个方子是怎么来的,这个方子,先是南宋的医家严用和出的,这位严用和可是位高人,他字子礼,南宋庐山人,宝佑元年(1253年),集临证三十余年之经验,著成《济生方》十卷,刊刻于世。我们现在药店里面卖的“金匮肾气丸”实际是叫“济生肾气丸”,就是严用和出的方子。
但是严用和的归脾丸的方子还没有完整,到了明代的时候,我们熟悉的另一位高人,薛立斋又给增加了两味药:当归和远志,这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归脾丸了。
薛立斋大家都熟悉了,我在《这才是...

根据体质选择饮食,保护脾胃

临床上,由于先天禀赋、年龄、性别、精神意志和地理环境等不同,使体质差异跟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体质类型。医学上对体质的分类纵然繁多,但主要仍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和阴阳五行为主,因体施养。
食疗是其中一种通过适量和合理的食物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及纠正脏腑阴阳的偏颇,从而增进健康的方法。但一旦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
所以,医生也很重视饮食,提出不少饮食养生的原则与方法。好像某些食物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如绿豆汤可预防中暑,葱白、生姜可预防伤风感冒等。合肥医院专家说,脾为后天之本,脾胃的养护必须依据体质从日常饮食出发,因为人健康与否就和脾胃有直接关系。而一旦脾胃生病很难调理,因为其是累积性的疾...

脾胃虚弱 调理有则

    脾胃虚弱是中医的概念,通俗地说就是脾胃功能不足,脾胃之受纳、腐熟、转输、运化等功能失调,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脾胃虚弱患者,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养:
    适当服用药物
    中医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脾胃气虚者多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

小儿内伤脾胃病证治

小儿脾胃疾病是临床外感病以外最常见的疾病,小儿脾常不足,喂养上应注意乳贵有时,食贵有节,若饮食不知节制,或喂养不当,过食肥甘、甜腻、冷饮及不易消化等食物,致伤脾胃生积滞之病者甚为常见,如胃痛、腹痛、厌食、腹泻、食积发热等症。脾胃损伤,内生积滞,或食积化热,或有肺脾气虚,表虚不固,又易兼感六淫时邪,故民间有“停食”“着凉”之说。对此类疾病,孔老的治疗很有次第,试述如下。
若脾胃损伤不重,积滞较轻者,仅有食欲不振,脘腹不舒,舌苔白腻,脉尚缓和者,首先是控制饮食,少食肥甘厚味,用药稍佐助消化之品,如焦三仙、炒谷稻芽、鸡内金等,三分治,七分养,以养为主,脾胃自然容易恢复。
积滞再重兼有化热之象者则...

健脾与养生(一)

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
人体气血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穀精微。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坚实,肌肤和毛发光亮润泽,外邪不易侵犯,身体不易发病,容光焕发,身体矫健,自然也就健康长寿。
反之,脾胃运化失常,气血化源不足,则会出现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肌肤毛发枯萎无光泽,外邪极易入侵,体内易发疾病,面色枯槁,发疏易脱,身形萎缩,多病夭横。
津液也是来自脾胃运化的水穀津微,津液和调则外可布散体表,滋养肌肤毛发,上可流注孔窍,滋养眼耳口鼻,内可滋养五脏六腑,维持正常活动,旁可充骨填髓,流注关节,使髓满骨壮,关节自如,还可化生血液,灌溉全身。
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则可破坏津...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