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猝死54.4万人 五个诱因让“死神”降临
飞车跨黄河的柯受良、著名影视剧作家梁左、画家导演陈逸飞、毛泽东特型演员古月、小品演员高秀敏、相声大师马季、年仅28岁的浙江卫视女主播梁薇……近几年,这些曾带给我们多少愉悦和感动的人,一个接一个因为猝死而离去。今年8月,“中国心脏大会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2010”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兼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华伟指出,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达到54.4万,男性猝死发生率高于女性。
54.4万,相当于中国一个小城市的人口总和,这让中国心脏性猝死总人数位居世界之首,远远超过美国每年30万—40万的死亡数字。在所有猝死的人中,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据统计,还有70%的人因为没有得到急救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一个心内科医生的日记
2010年8月23日,多云。
今天是我在急诊科轮值的最后一天,直到下午6点,都没有特别紧急的病人出现,本以为这一天会平静度过,没想到6点20分到7点整这40分钟里,我又一次见证了一条生命由死向生的全过程。
下午6点20分,当66岁的魏羽(化名)被送到急诊室的时候,这位兴冲冲从甘肃张掖赶往陕南汉中看望女儿的老太太,紧紧捂着胸口,脸色苍白。医生让她躺下,正要做心电图,突然出现了室颤,接着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指征全部消失!好在是在急诊室里,我们立刻组织抢救。整整40分钟,电除颤就进行了15次!不断地心肺复苏、不断地电除颤,参与急救的是急诊科加心内科5名年轻力壮的医生,当汗水开始模糊我们的双眼,当我们感到喉咙发干、眼前发黑的时候,谢天谢地,老太太的心跳终于开始恢复了,我们才敢松口气。
抢救结束后,魏羽唯一的女儿从汉中赶来,一头扑倒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她已经3年没见到妈妈了。我只觉得,她们真的太幸运了,而我所经历过的猝死患者里,又有几个能如此幸运呢?
这是西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李涛的一段工作日记。他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我每天都比普通人更真实地感受到,猝死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每一个人。一旦被这只无形大手抓住,想要逃脱,难乎其难!”李涛至今清晰记得,几年前也是盛夏的一天,一个37岁的生命瞬间消失,让自己第一次领教了“猝死”的厉害。
那是一个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桑拿天,37岁的王勇(化名)与妻子一起,带着3岁的儿子去买东西。就在他走到收款台排队时,意外突...
54.4万,相当于中国一个小城市的人口总和,这让中国心脏性猝死总人数位居世界之首,远远超过美国每年30万—40万的死亡数字。在所有猝死的人中,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据统计,还有70%的人因为没有得到急救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一个心内科医生的日记
2010年8月23日,多云。
今天是我在急诊科轮值的最后一天,直到下午6点,都没有特别紧急的病人出现,本以为这一天会平静度过,没想到6点20分到7点整这40分钟里,我又一次见证了一条生命由死向生的全过程。
下午6点20分,当66岁的魏羽(化名)被送到急诊室的时候,这位兴冲冲从甘肃张掖赶往陕南汉中看望女儿的老太太,紧紧捂着胸口,脸色苍白。医生让她躺下,正要做心电图,突然出现了室颤,接着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指征全部消失!好在是在急诊室里,我们立刻组织抢救。整整40分钟,电除颤就进行了15次!不断地心肺复苏、不断地电除颤,参与急救的是急诊科加心内科5名年轻力壮的医生,当汗水开始模糊我们的双眼,当我们感到喉咙发干、眼前发黑的时候,谢天谢地,老太太的心跳终于开始恢复了,我们才敢松口气。
抢救结束后,魏羽唯一的女儿从汉中赶来,一头扑倒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她已经3年没见到妈妈了。我只觉得,她们真的太幸运了,而我所经历过的猝死患者里,又有几个能如此幸运呢?
这是西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李涛的一段工作日记。他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我每天都比普通人更真实地感受到,猝死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每一个人。一旦被这只无形大手抓住,想要逃脱,难乎其难!”李涛至今清晰记得,几年前也是盛夏的一天,一个37岁的生命瞬间消失,让自己第一次领教了“猝死”的厉害。
那是一个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桑拿天,37岁的王勇(化名)与妻子一起,带着3岁的儿子去买东西。就在他走到收款台排队时,意外突...
▼ "中国每年猝死54.4万人 五个诱因让“死神”降临" 的相关文章:
侯耀文之后的警醒 防猝死之五大要点
侯耀文之后的警醒 防猝死之五大要点 中年人最易猝死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猝死呢?柯元南告诉记者,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是40—50岁,其中,男性猝死风险是女性的4—5倍,但女性在绝经后患病风险会增加。
“此外,无论男女,猝死的发病年龄都呈年轻化趋势,30岁就猝死的比例正在增加。”曾庆说,去年夏天,一位23岁的小伙子在体育课上突发心脏骤停死...
压力太大易诱发猝死
工作多则感到负荷重、压力大。我们经常有人感叹“吃饭很累呀”!在饭桌上,要照顾好客人,要活跃气氛,一坐几个小时,这绝不是休闲,应酬多也是会增加压力的。当精神高度紧张,处于高压之下的心理与身体状态不佳时,血压易升高,血管易痉挛,斑块破裂堵塞血管,出现心肌梗死。近段多发猝死事件出现,人们在惋惜同情的同时,也在反思我们的健康到底怎么了?在这个大家都一路狂奔向前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来看待猝死现象,下面是心理专家的说法。
名词解释:猝死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小时内发生的意...
男子玩网游23小时猝死 使用电脑我们应注意什么
游戏虽然成为了非常流行的娱乐方式,但一定要有所节制,不然娱乐也可能会带来悲剧。近日,一位台湾23岁的玩家在网吧内包机玩游戏,连续作战23个小时,结果被店员发现猝死于网吧之中。根据描述,这位玩家死后双手仍向前伸出,看起来想要继续操作鼠标键盘一样。网吧猝死事件并不是个例,翻开新闻就能发现有多起相似的案例,不难发现这其中一个共同点便是长时间玩游戏,甚至不眠不休。专家指出,导致网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可能是心源性的猝死。一般情况下,长时间高度的神经紧张而又缺乏合理休息,便容易引发心律失调等疾病,因而出现猝死。即便出现猝死的几率非常低,玩家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休息。一般两小时左右人就处在疲劳期了,...
性猝死 你不得不防
古典《房中术》有云:“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譬如水火”。说的就是性与猝死,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马上风”,这样的例子似乎特别容易成为“新闻”,如十月份去世的陈水扁的密友--吴文清先生。据调查,吴文清猝死前曾与朋友饮酒,之後与一名女性友人投宿台北市锦州街的薇阁汽车旅馆。性行为时,由于体内激素和交感神经兴奋,人体的血压会升高,心率会在平常基础上增加,呼吸也会加快。激情汹涌下,我们的心脏是否能承受性爱之重?
在中国,临床上甚少有心脏病人会和医生咨询性生活的问题,医生也不会主动会和病人讨论这些问题,似乎有些难以...
胃痛背痛是心脏猝死前兆
不少患者忽视胃肠或颈背不适等心脏病发作前兆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引发猝死
6月23日下午,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猝死,享年仅59岁。噩耗传出,令人扼腕!加上半年前辞世的相声大师马季,短短半年时间,已有两位人们热爱的相声演员猝死,而夺走他们生命的杀手,竟然都是心脏病!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同果说, 50岁以后的男性本来就易患心源性猝死,如果到了这个年龄段还不警惕身体发出的警讯,像以前一样一心工作、情绪变化大,加上近来天热睡眠差,很容易诱发心脏病突然发作。
50岁前男性患冠心病风险高于女性
吴同果指出,美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突发性心脏病,我国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