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09年美国肝硬化腹水诊治指南的商榷

医学的发展是一个“trial and error”的过程,不管是学会指南、专家医学的发展是一个“trial and error”的过程,不管是学会指南、专家共识还是权威意见,都建立在对临床点滴事件的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和科学论证基础上。本文正好体现了这一思想。本文结合自身临床实践体会,提出了对肝硬化诊治的一些疑问和建议,可惜多限于推理论证,循证医学证据尚缺。对于文中提出的疑问和建议,从其他角度看会否有不同的见解?希望读者积极思考、共同探讨肝硬化腹水及HRS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并期待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肝硬化腹水诊治指南》。     最近(2009年)美国肝病研究会(AASLD)对肝硬化腹水诊治指南进行了更新。阅后认为:部分内容缺乏或已削弱了该指南临床指导意义,现就以下问题提出商榷。 讨论一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主要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不超过88 mmol/d,即2000 mg/d)和口服利尿剂。治疗的目标之一是使尿钠超过78 mmol/d”。 此处治疗目的似乎有矛盾,因为螺内酯和呋塞米联合使用时可使尿钠大于150 mmol/d,如摄入量限制在88 mmol/d,很难或不可能使尿钠维持在78 mmol/d以上,往往与血钠下降有关。因此限钠、利尿不能达到或保持尿钠超过78 mmol/d这一目标。
讨论二 根据肝硬化腹水钠潴留机制,给予限钠、利尿及使用醛固酮拮抗剂治疗,该指南推荐“最大剂量为螺内酯400 mg/d”。
如此剂量为什么不能抑制醛固酮活性,或从使用至患者失去存活机会前均未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临床研究显示,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与限钠治疗有关,而血浆低钠后激活RAAS作用远远大于螺内酯的拮抗作用;纠正低钠血症对RAAS活性的抑制作用远远大于限钠的抑制作用,因此限钠及使用超常剂量螺内酯均不能抑制RAAS活性。
讨论三 “肝性脑病、低血钠(血钠<120 mmol/L)、血清肌酐>2.0 mg/dL(180 mmoI/L)时需停用利尿剂,重新评价患者病情,考虑二线治疗”。
腹水患者在没有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不易发生肝性脑病。腹水患者血浆钠降至<120 mmol/L时病死率可达70%以上,主要原因为低渗性脑病,并非肝性脑病。此时不纠正低血钠而“考虑二线治疗”多无济于事。因为低钠时...

▼ "对2009年美国肝硬化腹水诊治指南的商榷" 的相关文章:

肝硬化腹水的消退 仅仅是肝硬化症状的好转 绝不是治愈

肝硬化腹水的消退 仅仅是肝硬化症状的好转 绝不是治愈
北京华泰康宁中医药研究所 李文侠 池艳君 李萍 陈静
很多的肝硬化患者和患者家属,都有一个误解,认为只要肝硬化腹水完全消退了,似乎肝硬化就是治好了,其实不然。晚期肝硬化在肝脏还没有发生极为严重的萎缩情况下,腹水消退的治疗,其实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西医和中医,都能够从自己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使腹水完全消除。很多的活动性肝硬化患者,为什么腹水总是反反复复的出现?为什么最后会形成顽固性腹水?为什么最后使用白蛋白和任何的利尿药都无法有效的消除腹水?究其根源,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治疗肝硬化。那么什么才是肝硬化的根本性治疗呢?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

肝硬化腹水为什么限制盐?

 
肝硬化腹水为什么限制盐?
 
肝硬化腹水为什么限制盐?这项措施是基于医学对肝病腹水形成原因的研究和认识来制定的。晚期肝硬化(肝癌)之所以出现腹水,基本原因是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之间失去了应有的平衡。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增高造成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增加,门静脉内水电解质和一部分蛋白质进入腹腔而形成腹水,水钠潴留是肝腹水发生的重要因素。曾有学者进行过这样一项研究,给3名肝硬化患者每日进食6.5克食盐,4-6天后病人体重明显增加,几乎所食的钠全滞留在体内,其中36%-47%以肝腹水的形式存在。实验证明,高钠的摄入会加重肝腹水或诱导肝腹水的复发,限制钠的摄入或使用排钠利尿剂,...

2009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成人肝硬化腹水处理指南1

  序言  根据2006年人口统计报告,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肝硬化是导致死亡的第十二大病因5。腹水是肝硬化三大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另外两种并发症是肝性脑病和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约有50%的代偿期肝硬化(未出现以上并发症)患者10年内会发生腹水6。腹水是导致患者住院最常见的肝硬化并发症7,腹水和肝肾综合症的病理生理在其它地方已经被回顾8,在慢性肝脏疾病自然病程中,肝硬化进展到液体潴留是一个重要标志:大约15%的腹水患者在1年中死亡并且44%在5年中死亡9。多数出现腹水的患者建议进行肝移植。评估与诊断  病史  美国多数腹水患者(大约85%)有肝硬化(表2)10,有大约15%的腹水患者...

肝硬化腹水病历

郑先生,57岁,河北定州市人,病案号:2003.8.31;3577(高度腹水)
2002年底出现呕血、腹胀、下肢水肿,当地及外地多次治疗效果不佳,2003年7月底加重,于8月31日来我院。时腹部高度膨隆,腹水征阳性,下肢高度水肿,AST/ALT: 70/41、DBil/TDil: 8.9/21.5、A/G:25/40、Glu:15.12mmol/L,肾功能功能提示肌酐、尿素氮升高,24小时尿蛋白2.2克,尿少量红细胞、白细胞,B超示肝硬化失代偿,门脉高压、脾大、大量腹水。予肝复康5号、消膨软坚丸、止血生血灵及治肾炎汤剂口服,并以通腑泄浊汤剂高位灌肠,间断腹腔穿刺放液。40天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