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怎么治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注意事项
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改善鼻腔的通气引流;根治病因,防止转为慢性。
(一)全身治疗:采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因多为球菌感染,以青霉素为首选药物。若头痛或局部疼痛剧烈,可适当用镇静剂或镇痛剂。一般疗法与急性鼻炎相同。
中医中药 散风清热、芳香通窍为主,以解毒去瘀为辅,常用苍耳子散(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加味。
(二)改善鼻窦引流:常用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若为急性额窦炎或筛窦炎,滴鼻时应采用头后仰位。若为急性上颌窦炎应采用侧头位,使粘膜消肿,改善鼻窦的通气引流而减轻头痛。
(三)物理疗法:局部热敷法或红外线照射、超短波理疗等。
(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急性上颌窦炎宜在全身症状消退、局部急性炎症基本控制后施行。冲洗后可注入抗菌溶液,每周1-2次,直至痊愈。
(五)鼻窦置换疗法:适用于各鼻窦炎及急性炎症基本得到控制,而仍有多量脓涕及鼻阻塞者,以利鼻窦引流。
(六)如为牙源性上颌窦炎应同时治疗牙病。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症状:
1.急性蝶窦炎:眼球深处痛,放射至头顶及枕后,晨起轻,午后重。位置引流脓涕位于嗅裂部。
2.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常见症状,流多量粘脓或脓性鼻涕,早期可为带血性涕,有头痛及局部疼痛,并伴发热和全身不适。
3.鼻粘膜明显充血、肿胀,鼻腔内分泌物多,可擤出大量鼻涕。局部皮肤红肿及压痛。
4.急性上颌窦炎:颊部痛,晨起轻,午后重。同侧面颊部胀痛或上磨牙痛,尖牙窝压痛。位置引流中鼻道后部有脓涕。
5.急性额窦炎:患侧前额周期性疼痛,晨起渐加重,午后减轻,晚间消失。眶内上角及额窦前壁压痛。位置引流中鼻前端有脓涕。
6.急性筛窦炎:疼痛位于内鼻根部,可放射到头顶。前组筛窦疼痛晨起重,午后重,位置引流中鼻道中后部有脓涕,有鼻根内部压痛。后组筛窦疼痛晨起轻,午后重,位置引流嗅裂部有脓涕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症状之局部症状
(1)头痛或局部疼痛:为本病之常见症状,其发生机理是脓性分泌物、细菌毒素...
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改善鼻腔的通气引流;根治病因,防止转为慢性。
(一)全身治疗:采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因多为球菌感染,以青霉素为首选药物。若头痛或局部疼痛剧烈,可适当用镇静剂或镇痛剂。一般疗法与急性鼻炎相同。
中医中药 散风清热、芳香通窍为主,以解毒去瘀为辅,常用苍耳子散(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加味。
(二)改善鼻窦引流:常用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若为急性额窦炎或筛窦炎,滴鼻时应采用头后仰位。若为急性上颌窦炎应采用侧头位,使粘膜消肿,改善鼻窦的通气引流而减轻头痛。
(三)物理疗法:局部热敷法或红外线照射、超短波理疗等。
(四)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急性上颌窦炎宜在全身症状消退、局部急性炎症基本控制后施行。冲洗后可注入抗菌溶液,每周1-2次,直至痊愈。
(五)鼻窦置换疗法:适用于各鼻窦炎及急性炎症基本得到控制,而仍有多量脓涕及鼻阻塞者,以利鼻窦引流。
(六)如为牙源性上颌窦炎应同时治疗牙病。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症状:
1.急性蝶窦炎:眼球深处痛,放射至头顶及枕后,晨起轻,午后重。位置引流脓涕位于嗅裂部。
2.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常见症状,流多量粘脓或脓性鼻涕,早期可为带血性涕,有头痛及局部疼痛,并伴发热和全身不适。
3.鼻粘膜明显充血、肿胀,鼻腔内分泌物多,可擤出大量鼻涕。局部皮肤红肿及压痛。
4.急性上颌窦炎:颊部痛,晨起轻,午后重。同侧面颊部胀痛或上磨牙痛,尖牙窝压痛。位置引流中鼻道后部有脓涕。
5.急性额窦炎:患侧前额周期性疼痛,晨起渐加重,午后减轻,晚间消失。眶内上角及额窦前壁压痛。位置引流中鼻前端有脓涕。
6.急性筛窦炎:疼痛位于内鼻根部,可放射到头顶。前组筛窦疼痛晨起重,午后重,位置引流中鼻道中后部有脓涕,有鼻根内部压痛。后组筛窦疼痛晨起轻,午后重,位置引流嗅裂部有脓涕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症状之局部症状
(1)头痛或局部疼痛:为本病之常见症状,其发生机理是脓性分泌物、细菌毒素...
▼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怎么治" 的相关文章:
湛江化脓性鼻窦炎要怎么治疗
湛江化脓性鼻窦炎要怎么治疗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炎症可以局限在一个鼻窦,或同时累及数个鼻窦(多鼻窦炎),可以是一侧鼻窦受累,也可以是两侧鼻窦全部受累 (全鼻窦炎)。致病菌以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最为多见。齿源性鼻窦炎则多为大肠杆菌或厌氧性链球菌感染。
<病因>
1. 鼻腔疾病:如急性鼻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腔异物、肿瘤等。
2. 邻近部位感染:如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拔牙或牙根感染,上颌第二双尖牙或第一、第二磨牙根部感染,拔牙时损伤窦壁或将残根推入窦内,均可引起上颌窦炎症。
...
除颤和起搏
一、电除颤适应症:1、快速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QRS波增宽不能与T 波区别者;
2、心室扑动; 3、心室颤动。
二、电除颤禁忌症:
1、室性自主节律; 2、室性逸搏性心律; 3、心电静止; 4、无脉电活动
三、心跳骤停的心电图分型
心室颤动 在临床一般死亡中占 30%,在猝死中占 90%.此时心肌发生不协调,快速而紊乱的连续颤动.心电图上 QRS波群与T波均不能辨别, 代之以连续的不定形心室颤动波.
心脏电 机械分离 常是心脏处于\"极度泵衰竭\"状态, 心脏已无收缩能力.无心搏出量,即使采用心脏起搏救治也不能获得效果.心电图表现为等电位线,有正常或宽而畸形,...
关于心房纤颤50问答
关于心房纤颤50问答心律失常系列问答之一
(2009年7月重新修订)
1,什么叫做心房纤颤?
心房纤颤或简称房颤,是指心房丧失了正常规则协调而有节律的跳动,而代之快速的细小而零乱的节律。以每分钟350-600次的不规则的异位节律点激动。使心房部分心肌纤维呈现出一种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使心房失去了正常收缩功能。
2,我国心房纤颤发病率多高?
根据我国的资料,中国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61...
心血管病的夜间护理与观察
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不但日间变化迅速复杂,而且夜间的发病率也较高,早期发现,早期抢救,早期治疗,通过抢救能转危为安。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夜间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根本的一条。为了引起临床护理人员对冠心病夜间病情观察的重视,现结合临床上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变化,根据对心血管病病人的观察,谈谈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
&nb...
缺血性心脏病的麻醉
缺血性心脏病的麻醉涉及面广,而且由于病变特点,麻醉管理有其特殊性。本文不讨论过多的理论问题,仅就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管理谈几点意见。一、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的处理原则为: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避免加重心肌缺血,为此则应:
1、避免增加心肌氧需(氧耗〕的因素:
围术期心肌氧需增加通常是由于血压升高和心动过速所致。临床上常以RPP(收缩压×心率)来反应心肌耗氧, 一般要求RPP不超过12,000。但由于围术期麻醉和失血等多种因素均可降低血压,故RPP一般均较术前为低,超过12,000者并不多见。围术期由于冠状动脉张力的变化、侧支循环灌注压力的下降、冠脉血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