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竟让女性身心都得病
这篇似乎更像是写给自己的段子,呵呵,我就是现在传说中的“剩女” 。上午去北师大,小师妹说我行走在学校大家一定都会认为我还在读本科,美容院的小妹告诉我说“相由心生”,认为自己还是小姑娘可能穿着打扮都会显小 ,也很可能我的心理年龄停滞在读大学时一直也没能成长起来吧!哈哈,边工作边学习,这种状态下的人真是太充实了,好羡慕小师妹她们在学校里的惬意,可以专心读书。11月20日、21、22三天参加学校抽考,小胖要加油啊 ~
当女性的结婚年龄大于30岁,生育年龄大于33岁,就属于“过度晚婚晚育”。据调查,早在2004年初,北京地区大龄未婚者就有15万人左右,上海有12万人左右,而广东高达150万。几年过去了,“剩男剩女”越来越多,其中女性大龄未婚的数量近三倍于男性。
现状:“剩女”远多于“剩男”
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深圳的大龄未婚白领女性已超过20万,而在整个大龄未婚白领人群中,男女比例为3比7。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主任医师朱国平认为,“剩女”的大增,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为等待真爱的出现蹉跎青春
追求真爱被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暗恋、苦恋、绝恋、三角恋总是引起众多女性的共鸣。
过分追求完美
许多人的问题在于太清醒,不能容忍对方缺点,尤其是随着“三高”(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女性越来越多,她们在事业追求和择偶标准上比较高,等到结婚的时候才发现,学历和年龄相仿的男人大部分都已结婚。
女性选择范围窄
许多职业交往面较窄,多数的办公室恋情都是无奈的选择。然而,在同等交往面中,82岁的男教授可以选择28岁的女硕士,反之,则不行。
性格决定命运
豪爽的女性不如会撒娇的小女人容易得到“哥们”钟爱。
越大越难结婚的怪圈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一个无法拥有的东西,你不再感到羡慕、向往,而是漠然、麻木。
家长...
当女性的结婚年龄大于30岁,生育年龄大于33岁,就属于“过度晚婚晚育”。据调查,早在2004年初,北京地区大龄未婚者就有15万人左右,上海有12万人左右,而广东高达150万。几年过去了,“剩男剩女”越来越多,其中女性大龄未婚的数量近三倍于男性。
现状:“剩女”远多于“剩男”
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深圳的大龄未婚白领女性已超过20万,而在整个大龄未婚白领人群中,男女比例为3比7。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主任医师朱国平认为,“剩女”的大增,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为等待真爱的出现蹉跎青春
追求真爱被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暗恋、苦恋、绝恋、三角恋总是引起众多女性的共鸣。
过分追求完美
许多人的问题在于太清醒,不能容忍对方缺点,尤其是随着“三高”(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女性越来越多,她们在事业追求和择偶标准上比较高,等到结婚的时候才发现,学历和年龄相仿的男人大部分都已结婚。
女性选择范围窄
许多职业交往面较窄,多数的办公室恋情都是无奈的选择。然而,在同等交往面中,82岁的男教授可以选择28岁的女硕士,反之,则不行。
性格决定命运
豪爽的女性不如会撒娇的小女人容易得到“哥们”钟爱。
越大越难结婚的怪圈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一个无法拥有的东西,你不再感到羡慕、向往,而是漠然、麻木。
家长...
▼ "晚婚晚育竟让女性身心都得病" 的相关文章:
我国中产阶级心理困惑及问题的成因与分析
一、 关于认同以及认同危机的原因1、认同的相关概念
认同系心理学名词。指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的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部分的心理历程。认同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方面:
自我认同:个人认同,是指自己对自我现况、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情境、未来希望、工作状态等各层面的觉知,统合而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结构。即追求自我统一性及连续性的感觉。
社会认同:是个人拥有关于其所属群体,以及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重要性知识,即个体身为一个群体成员这方面的自我观念。它通常是由社会中的个...
考后焦虑困扰七成学生——无端发脾气 老怕会失败 变得更孤僻
高考结束已经近20天了。随着高考成绩的逐渐下发,那张小纸条上的几个简单数字,又一次让考生、家长和老师的心揪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比考前更严重的焦虑、痛苦和折磨。心理专家称,这一现象就是“考后焦虑综合征”。另据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调查分析,有60%—70%的学生高考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成就焦虑”,近20%的孩子会因为“心理高考”而影响日常生活。五种心理困扰考后学生
“高考终于结束了,原本打算好好休息一下,可这两天总睡不着,不是担心成绩不好,就是担心填不好志愿,经常...
太原心理医生论述弗洛伊德的影响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弗洛伊德对艺术和文学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这也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本身变化的一种反映。弗洛伊德关于艺术家的某些基本观念(甚至是偏见),在精神分析学的 “史前时期”,即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创精神分析学以前,就以他的童年经验为基础而意味深长地成形了。因此,在他昂首阔步的“英雄时期”,即根据性、梦和无意识的见解论述他关于艺术家的主要看法的19世纪90年代到1914年这一段时期内,弗洛伊德很少超越他早期的艺术观点和趣味。他把艺术家看成是有点乖僻而神经过敏的人,这些人以由自己失败所产生的成功的幻想来补偿自己在现实中的失败。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所说,在这一时期,弗洛...
你、我、他 大家都有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病,你有病吗?心理问题1:不想长大--让我赖在童年吧
不想长大,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儿童自我当权”,也就是说,在一个成人的外壳下,有一个儿童的灵魂,于是所做的事,都像是3 岁小孩的行为。80后早当家的孩子概率很少,所以大多数都很习惯当孩子,偶尔带点孩子气是可爱的,但如果任何事都让3岁的自己处理,就会产生适应问题。对一个人成人来说,放弃做成人的权利,等于放弃了心理成长,心理发展水平,也就会一直停留在3岁。
安全风向标:每天多放“成人自我” 出来一分钟,你的心理就有机会长大。
心理问题2:恋爱受挫--分手却不懂失恋
80后的年纪,到2010年,最大的3...
离奇的心理疾病 (二) (甘露春原创)
三、查无异常的持续周身疼痛,是心理疾病
谈到周身疼痛,我们就很容易联想到类风湿病、关节炎、尿毒症,甚至中毒等等。而我所指的是那些经过系统检查后,没有发现明显异常的周身疼痛。这种疼痛多发无定时,部位不固定,症状飘浮,时发时止,与心情有关系,服止痛药效果不好的一类“怪病”。
周小姐远在内地的父亲,患了一种怪病,经常无故出现全身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