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播出:减法健康一刮通(1)-肝

肝主的病有很多,比如肝主疏泄,疏泄可以影响人的情智方面,情智方面又分成两种,一种是可以造成亢奋,一种可造成抑郁型。比如常见的胸胁胀满,眼睛发肿发红,两眼干涩,视物昏花,包括指甲发脆,颜色不好,熬夜后脸色发青,这些情况都属于肝的问题。
青是肝的颜色,经常熬夜对人体伤害很大,肝主疏泄,它能影响到消化功能的问题,所以消化功能不好,尤其是感觉到嗳气,或者是打嗝儿,觉得胸闷,腹泻很多时候是因为肝气不疏引起的消化问题,所以这个时候还要疏肝理气,治疗脾胃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属于肝,通过刮痧可以治疗。
首先选穴位。第一个穴位是位于背部的肝俞。肝俞在肩胛骨的下缘,第九胸椎脊突下旁开1.5寸。在刮痧前先得涂抹活血剂,然后拿着刮板,与刮痧的皮肤保持45度角,从上往下刮。刮痧不需要用特别大的力气,如果肝有问题,它会很容易就会出痧。从出痧的颜色可以判断出来患病的情况。如果颜色越重,说明这个人患病时间越长。如果颜色发黑,还可以进一步做走罐,通过拔罐来配合治疗。
第二个穴位是位于前面的期门穴。期门就是肝的精气聚集在胸腹部的这个穴位,期门穴也属肝经,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抹上油以后,顺着肋骨从里外刮。前边的力度不要刮那么重,比背部要稍微轻一点。胸部也可以留罐,刮了痧以后留罐一般10分钟左右就可以。
再有一个穴位是脚下的肝经的穴位太冲穴,可以自己给自己做点按。太冲穴位于第1、这个地方平时拿刮板点按,会有很酸很胀的感觉。
对于刮痧的手法,一般用水牛角的刮板,如果遇到那种背后很紫的,很有疙瘩的地方,不但用刮法,还可以用角推法,遇到有结节的地方,尤其是遇到结节的地方要做,拿角一点点的把它推开,可以上下推,按着它往前走。

▼ "6月1日播出:减法健康一刮通(1)-肝" 的相关文章:

美貌从五脏健康开始

心-----美颜
心在五脏六腑中局首位,所以传统医学理论称心为“君主之官”。在女性容貌的大范围里,心掌管的是其根本---容颜面色。
好颜色从心来
有些人可能不够漂亮,但“肤色好”占了很大优势,这就是心的功劳。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也就说心脏是生命的根本,它的精神表现在颜面。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可以从皮肤的色泽反映出来。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心气旺盛,学脉充盈,则面色红润光辉;如果心气不足,则面布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面色苍白无华;心血亏虚则面色萎黄;心血瘀阴则面色灰暗。靠肝
   肝脏----...

肝脏常见亚健康症状及食疗

     
眼睛不适——肝开窍于目
“肝开窍于目”,就是说,肝的经脉联系到目。肝与目关系密切,如肝血不足,会出现视物不清;肝阴不足,会出现两眼干涩;肝火上炎,会出现目赤肿痛;肝风内动,会出现两眼斜视。
 
双眼红肿耳鸣如潮——肝火上炎
   实 例  
     一位朋友给我讲了一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还不到40岁,我就已经开始发福,将军肚都快出来了,为了...

防晒、美容、养颜——胡萝卜

1、美容养颜:维生素A的另一种作用是维持人体上皮细胞的功能,使其分泌糖蛋白,用以保持肌肤湿润细嫩,所以经常吃胡萝卜,可保持光彩照人的年轻形象。美国人认为,胡萝卜是美容菜,可以养头发,养皮肤,滋养粘膜。可将胡萝卜炒,烧,炖,煮做菜肴食用。胡萝卜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补中安脏之功效,适宜皮肤干燥粗糙,或患苔藓,黑头粉刺,角化型湿疹者食用。每日喝1杯胡萝卜汁,有祛斑作用,因为胡萝卜含有的维生素A原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具有润滑,强健皮肤的作用,并可防治皮肤粗糙及雀斑。
2、美体轻身:胡萝卜含有芥子油和淀粉酶,能促进脂肪的新陈代谢,防止过多的脂肪在皮下堆积而发胖,保持体态健美。
几款...

转慕水衣的“别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

一、心脏有问题时  
       1、呼吸会不顺畅,胸口会闷也会刺痛,刺痛的时间是短暂的,一发作几秒钟就过了,最多一分钟。
  2、严重了会从前胸痛到后背膏肓肩胛的地方,十天半个月会来一次,三、五个月发作一次,时间越短越严重。
  3、心脏不好会牵扯到左边手臂酸、麻、痛,因为我们心脏的神经与左手臂的神经是同一条,所以左边的心脏有问题会牵扯到左手臂。
  4、心脏也会牵扯到颈部僵硬、转动不灵活,早上起床脖子经常扭到;因为心脏有问题,颈动脉会狭窄,血液供应不顺畅,旁边的筋失血自
然僵硬。
  5、心脏有问题,火毒(心火)就会上升,火毒...

[广州和杏电子]浅谈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

   浅谈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

  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往往轻易让人们的熟悉有所模糊,更轻易引起人们以为中医治未病就是无病先治,无病先用药的错误熟悉。中医治未病思想和理论,来自于中医古籍,要分清什么是治未病,什么是养生和保健,必须纵观古籍中的论述,不能断章取义,才能理解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的真正内涵。

  一、中医治未病

  所谓“治未病”,首先要注重“治未病”一词中的“治”字,既然是“治”,就说明身体有题目才需要“治”,与健康之人的“养生”和“保健”有所不同,所以,不能将中医治未病与中医养生保健混为一谈。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