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舌燥 欲哭无泪——谈干燥综合症

        
    口干舌燥  欲哭无泪
      ——谈干燥综合症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结体组织病。本病多青睐女性,女病人占90%以上,中年妇女居多。
一.三大症状  干燥综合症常见的三个发病部位是:口腔、眼部、皮肤圴有干燥的症状。
  1、口干燥征  
(1) 口干:80%以上的干燥综合症患者有口干症状。因唾液腺分泌减少所致,常常口干无唾液或唾液甚少,需要饮水才能咽下食物。
  (2)龋齿:大部分病人因唾液腺分泌唾液减少,使牙齿失去唾液的滋润、冲洗和营养作用,从而牙体逐渐变黑,并且成块脱落,最后只留残根。由于这种龋齿的发生及病变程度远较一般龋病严重,故称为\"猖獗龋\"。
  (3)腮腺肿大:大约有40%的干燥综合症患者曾有两侧腮腺反复交替肿大的病史,每年发作多次,稍有感冒或劳累即引起发作。
  (4)特殊舌象表现:典型的干燥综合症,舌象有下列特点:舌光红紫绛,或暗红、嫩红,如镜面,或裂纹纵横交错如沟壑,无津无苔,舌体短缩难以伸出口外。
  2、眼部表现
  因泪腺分泌功能下降,患者自觉两眼干涩,少泪或无泪,情绪激动时亦哭不出眼泪——欲哭无泪;眼部有异物摩擦感,或烧灼感,眼睑沉重,自觉眼前有幕状遮蔽,畏光、眼痛、反复发作的角、结膜炎,严重者可发生角膜翳、角膜穿孔、眼色素层炎或前层积脓。
  3、皮肤黏膜干燥:皮肤干燥,鼻干无涕,咳吐胶粘痰,大便干燥,阴道干涩,性交困难等。
  本病也能累及其他系统如呼吸系、消化系、泌尿系、血液系、神经系以及肌肉、关节等造成多系统、多器官受损。本病可以单独存在,亦可出现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单独存在者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而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自身免疫病者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原发性干燥综合症,无并发症者,预后比较好;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较差。继发性的预后,需视原发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而定。
  二.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西医治疗干燥综合症,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辅以免疫抑制剂或免疫激活剂;中医则辩证施治。经验证明,中...

▼ "口干舌燥 欲哭无泪——谈干燥综合症" 的相关文章:

补肾食谱:绿球鳝鱼汤补肾祛风

关键词: 补肾祛风 绿球鳝鱼汤 如何补肾 补肾的食物 补肾食谱
 
    男人夜夜笙歌时间长了,常感到嗜睡、出虚汗、腰部甚至肾部隐隐痛,这些都是肾功能衰竭的病症,如何补肾变得尤为重要。其实,食疗补肾是绝佳选择,那么哪些是补肾的食物

防晒、美容、养颜——胡萝卜

1、美容养颜:维生素A的另一种作用是维持人体上皮细胞的功能,使其分泌糖蛋白,用以保持肌肤湿润细嫩,所以经常吃胡萝卜,可保持光彩照人的年轻形象。美国人认为,胡萝卜是美容菜,可以养头发,养皮肤,滋养粘膜。可将胡萝卜炒,烧,炖,煮做菜肴食用。胡萝卜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补中安脏之功效,适宜皮肤干燥粗糙,或患苔藓,黑头粉刺,角化型湿疹者食用。每日喝1杯胡萝卜汁,有祛斑作用,因为胡萝卜含有的维生素A原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具有润滑,强健皮肤的作用,并可防治皮肤粗糙及雀斑。
2、美体轻身:胡萝卜含有芥子油和淀粉酶,能促进脂肪的新陈代谢,防止过多的脂肪在皮下堆积而发胖,保持体态健美。
几款...

五脏密码

黑眼圈、嘴唇干裂未必是睡眠不足或缺乏水分引起的。医学家说,70%的健康问题脸上都有体现。想了解身体状况?看看你的脸就知道!
眼睛告诉你的6个密码
黑眼圈:一早起来,发现眼睛四周黯沉、眼圈发黑?小心了!这可能是血液中沉积太多废物的缘故。下眼睑皮肤比其他部位薄,最容易反映血液颜色。想想最近有没有感到压力过大或过度疲劳?支配泌尿和生殖器官的肾功能失调,也会让眼周变黯沉。澳大利亚医学专家说,少熬夜、多吃全麦食品是消除黑眼圈的最好办法!
眼皮浮肿:即使睡前没喝多少水,早上起来眼皮仍肿得厉害?你可能体液失调了!造成水分代谢失调的原因很多,如果除眼皮浮肿,还感到下身无力、口干舌燥,可能是你的肾在“捣鬼...

养颜润燥宜吃四款美容粥 (组图)


 
  是不是觉得冬天到了,皮肤粗糙、口唇干裂、眼睛干涩还容易感冒?不仅仅是这些,心烦咽燥、目红肿痛等等都是秋冬季节燥热的表现。秋冬季节要防燥,稍微有一点养生常识的人都知道,只是忙碌的人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仔细研究放燥方法,即使研究过也懒得去照做。这里推荐给您4款养颜润燥粥,简单方便,又不费时间,看看小说听听音乐,粥就煮好了。


 
  梨粥:
  梨子2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气候干燥,人们常出现口干鼻燥、干咳无痰等燥热病症,而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用以煮粥,可作为常食的保健食品。

 
  胡萝卜粥:
...

[广州和杏电子]浅谈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

   浅谈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

  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往往轻易让人们的熟悉有所模糊,更轻易引起人们以为中医治未病就是无病先治,无病先用药的错误熟悉。中医治未病思想和理论,来自于中医古籍,要分清什么是治未病,什么是养生和保健,必须纵观古籍中的论述,不能断章取义,才能理解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的真正内涵。

  一、中医治未病

  所谓“治未病”,首先要注重“治未病”一词中的“治”字,既然是“治”,就说明身体有题目才需要“治”,与健康之人的“养生”和“保健”有所不同,所以,不能将中医治未病与中医养生保健混为一谈。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