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疗不能降低CO中毒所致心脏停搏患者的死亡危险
高压氧疗不能降低CO中毒所致心脏停搏患者的死亡危险 来源:放心医苑 日期:2006-06-22
(路透社医学新闻)据7月出版的《急诊医学纪事》杂志报道,高压氧治疗可能无法挽救一氧化碳(CO)中毒所致心脏停搏患者的生命。
美国西雅图维吉尼亚梅森医学中心的Neil B. Hampson和Jeannette L. Zmaeff博士对18例3-72岁患者的预后进行了评估。这些患者因CO中毒导致心脏停搏,在复苏后接受了高压氧治疗。一封包含类似假定情节的问卷亦被寄往北美高压氧管理机构医学部主任手中。
科研人员介绍说,病例中CO的来源包括房屋着火(10例)和机动车尾气(8例)。患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水平为31.7%,动脉血pH值为7.14。半数以上的患者并发心动过缓。从CO中毒至接受高压氧治疗的平均间隔时间为4.3小时。18例患者均在住院期间死亡。
尽管在这些患者中无1例存活,但医学部主任认为,假如存在类似的患者,其生存机率可能为74%。
Hampson博士告诉路透社医学新闻记者,“我认为高压氧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方法,但我同时也相信该疗法对于一部分患者几乎无效。在任何情况下,发生在院外的心脏停搏预后都不好,但如果脑部也受到影响,患者存活的机率就更小。”
Hampson博士指出,“我不会仅仅因为连续有18例患者死亡就认为患者没有存活的机会。在对有关文献进行回顾后,我发现一小部分此类患者还是能够存活下来。”
不过,基于以上发现,Hampson博士说,“如果200英里外有医生想转送此类患者到我这儿来接受高压氧治疗,我可能不会鼓励他们这样做。因为从风险-获益比的角度来分析,这样并不合适。
科研人员介绍说,病例中CO的来源包括房屋着火(10例)和机动车尾气(8例)。患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水平为31.7%,动脉血pH值为7.14。半数以上的患者并发心动过缓。从CO中毒至接受高压氧治疗的平均间隔时间为4.3小时。18例患者均在住院期间死亡。
尽管在这些患者中无1例存活,但医学部主任认为,假如存在类似的患者,其生存机率可能为74%。
Hampson博士告诉路透社医学新闻记者,“我认为高压氧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有效方法,但我同时也相信该疗法对于一部分患者几乎无效。在任何情况下,发生在院外的心脏停搏预后都不好,但如果脑部也受到影响,患者存活的机率就更小。”
Hampson博士指出,“我不会仅仅因为连续有18例患者死亡就认为患者没有存活的机会。在对有关文献进行回顾后,我发现一小部分此类患者还是能够存活下来。”
不过,基于以上发现,Hampson博士说,“如果200英里外有医生想转送此类患者到我这儿来接受高压氧治疗,我可能不会鼓励他们这样做。因为从风险-获益比的角度来分析,这样并不合适。
▼ "高压氧疗不能降低CO中毒所致心脏停搏患者的死亡危险" 的相关文章:
支气管哮喘病因
目前已知诱发支气管哮喘有如下原因1、过敏因素:有30%~40%的支气管哮喘者可查出过敏原。尘螨、猫、狗的皮垢、霉菌、花粉、牛奶、禽蛋、蚕丝、羽毛、飞蛾、棉絮、真菌等都是重要的过敏原。
2、非特异性理化因子:如吸入烟、尘和植物油、汽油或油漆等气味以及冷空气,可刺激支气管粘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和咳嗽,在气道高反应的基础上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3、磁蛋白感染: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冬春季节或气候多变时更为明显。呼吸道感染,尤其病毒感染更易引致小儿哮喘发作。
4、过度劳累:突击性强烈的或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紧张的竞技性运动,均可诱发哮喘。
...
心肌炎怎么治疗?急性心肌炎(频发早搏)一例
患者宋某某,女性,34岁,山西长治市人。因感冒后自感胸闷,无力1月,2007年10月就诊于当地医院,门诊查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9800次/24小时,64排螺旋CT提示心尖部心肌缺血,心肌酶正常。入院查体:体温35.8℃,脉搏66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0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6次/分,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约每分钟6次,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症状无明显减轻,于2007年10月开始服用玉丹?荣心丸治疗,一次8丸,一日3次,同时口服药物辅酶Q10,维生素C。2周后胸闷,无力症状明显改善...偶发早搏,不是心脏病 解除负担,放下包袱
偶发早搏:正常情况下,心脏规律地跳动,是由心脏的一套传导系统来完成的。它由窦房结的节律点发出激动兴奋心肌,引起心肌收缩,因此也称窦性心律。但在特殊情况下,窦房结以外的节律点也会发出激动兴奋心肌,引起心脏提前收缩,此现象叫做期前收缩,也叫早搏。早博除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洋地黄中素养,电解质紊乱疾病引起者外,正常人偶可在精神紧张、疲劳、消化不良、烟酒过度情况下也可发生,叫做偶发早搏。不少人均有偶发早博现象。偶发早搏一般不引起自觉症状,但精神敏感者可有头晕、心悸或心跳停顿的感觉。心脏听诊在基本节律中可以听到提前出现的心音,其后有一较长的间歇,切脉时感觉脉搏不整,有间歇现象。偶发早搏无须进行...
异病同治:嘈杂、心悸-浅表性胃炎、早搏-案例
异病同治:嘈杂、心悸-浅表性胃炎、早搏-案例田素君、女、53岁、黑山县、 2004年7月8日
胃灼热有一年时间。
一年前发现食欲减退。胃有热和烧的感觉。疲倦。在医大胃镜确诊:浅表性胃炎。平素心慌,心电提示:有房早。舌质淡红、薄白苔、脉细、偶有间歇。
中医诊断:嘈杂、心悸
常规诊断:浅表性胃炎、早搏
烦热闷乱,似饥非饥、似痛非痛嘈杂。不欲饮食是胃有食滞,疲倦为脾虚,胃受纳腐熟失职,脾升清降浊无能。脾属阴、胃属阳,脾胃阴阳失和,痰湿凝聚,上犯心脉,诱发心悸。
证属:气虚痰郁、血淤...
心肌炎怎么办?急性心肌炎(频发早搏)病例分析
心肌炎系指各种原因引起心肌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临床上又分为急性期、恢复期、迁延期、慢性期和后遗症期,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常见致病源为病毒,另外药物、毒物反应或中毒、放射线照射、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心肌的反应,如皮肌炎,结节病等也可以导致心肌炎症性病变。发病机理:目前发现包括发病早期病毒或毒素代谢产物等直接侵犯心肌引起的心肌细胞损害和功能障碍,另一个是病毒感染后、引发的免疫反应所造成的心肌损害。由于病情轻重不同,患者表现差异很大,常见症状为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等,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西医治疗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