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并发疾病有哪些?

心绞痛的并发疾病有哪些?
可出现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一、心律失常
  变异型心绞痛易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突然闭塞,心肌缺血及血流再灌注后形成复极不一致的折返和心肌电不稳定缺血时间越长,ST段抬高越明显,越易发生心律失常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有大量吸烟,酗酒及感染等因冠脉痉挛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所以应积极预防危险因素,如:戒烟降脂降血压降血糖等冠脉痉挛不仅能诱发严重心律失常,而且可发生心肌梗死导致猝死,临床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普通心电图有时很难捕捉到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及心电监护多能提供心律失常的证据因此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初期要严密监测心电情况,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及早处理,防止猝死的发生

  二、心肌梗死

  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心肌坏死临床表现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变为不稳定型或继往无心绞痛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疼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突然发作剧烈持久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脑卒中样发作可见于年龄大的患者全身症状: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胃肠道症状:多见于下壁梗死病人;心律失常:见于75%~95%病人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发生发生率为32%~48%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紫绀烦躁等症状

  三、心力衰竭

  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困难初起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终而演变为休息时呼吸困难只能端坐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多于熟睡之中发作有胸闷气急咳嗽哮鸣特别严重的可演变为急性肺水肿而表现剧烈的气喘端坐呼吸极度焦虑和咳吐含泡沫的粘液痰(典型为粉红色泡沫样痰)紫绀等肺...

▼ "心绞痛的并发疾病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冠心病怎么办?冠心病(支架手术后)病例分析

冠心病在中医中称为胸痹,所谓“痹”就是闭阻不通,即冠状动脉堵塞或狭窄。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仍应该注意后续用药,以防因血管病变的发展或新血栓形成造成新的堵塞,从而达到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健康水平的目的。玉丹荣心丸和玉丹参桂胶囊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温阳益气、活血利水的功效,本例患者通过坚持治疗,病情稳定,冠脉狭窄未再加重。

咨询电话: 021-57628778 57628866
    用药咨询QQ:250898752
    电子邮箱: yudan@yudan.com
    玉丹网站: www....

心衰特色诊疗:养精蓄锐,休养生息,厚积薄发。

  


老子的道德经云:“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强秦暴亡,弱汉兴起,此正是“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朝代更替的经典事例。因此,汉朝初年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治国方略,创造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刘坤申教授医治心血管疾病的突出特色如下:①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难治性心绞痛和心力衰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使许多学术界认为难以挽救的晚期冠心病患者重获新生;②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晚期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极度扩张,心室壁变薄,心肌收缩无力)伴终末期难治性心力衰竭取得显著疗效,使许多“大心脏”...

仁术天下——访河北医大一院心内科刘坤申教授

仁术天下
——访河北医大一院心内科刘坤申教授
“让病人找到家的温暖/让患者燃起生的激情/让颗颗有病的心得到阳光雨露/让每个患病的家庭沐浴和煦春风/健康教育宣传 科学防病治病/仁者爱人/遍施仁术/普救众生”。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刘坤申教授的办公室,墙上悬挂的镜框里刻着这几行醒目的大字,这是刘坤申教授行医几十年来的心得,也是他用来激励自己和科室所有医护人员的座右铭。他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挽救着一个个心脏病患者的生命,拯救着一个个无助绝望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家庭。

自河北医科大学医大一院:http://www.hbxsjy.com/

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急性肾损害

心肾综合征1型为急性心功能损害导致的急性肾损害(AKI),实际上也包括了心血管介入术及外科手术导致的AKI。现拟从如下3方面作一简介:
一、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导致的AKI发病率:高达27%~45%。
发病机制:主要为肾灌注不足。与ADHF所致血流动力学变化相关,更有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因素参与。
危险因素:老年,患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症、慢性肾脏病(具有潜在肾缺血因素或/和肾储备功能受损),曾有心力衰竭史等。可按危险因素评分建立ADHF导致AKI的预警系统。临床表现: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KI(常发生于ADHF治疗初期);利尿剂抵抗。
治疗:要认真评估患者心功能状态...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
  老年人,由于长期心脏缺血,引起心肌纤维化,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叫做缺血性心肌病;早年国内也曾称之为老年性心肌硬化。随着老龄化的加快,本病发病率增高,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绝大多数有冠心病史,往往有多支冠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血栓形成。多数病人有一次以上的心肌梗塞病史,心电图上有陈旧性心肌梗塞的证据。还有一部分病人有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上有心肌缺血表现;以后心绞痛逐渐减轻,而心力衰竭出现。病人有因心...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