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吃什么好

  肝硬化患者饮食
  
  肝硬化饮食原则
  
  肝硬化是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纤维结缔组织弥漫性增生伴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病人的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易消化食物为主。食物应新鲜可口,柔软易消化,无刺激性。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饮食
  
  每天供给100~200g蛋白质,并要注意优质蛋白质的供给,可交替使用瘦肉、鱼、鸡蛋、乳类、豆制品等。高蛋白质饮食有利于保护肝细胞功能,促进受损肝细胞修复和再生。
  
  限制水钠摄入
  
  肝硬化病人体内易发生水钠潴留,以每日供给食盐6克左右为宜。若有腹水和水肿,食盐以每日2~3g为宜,一般不必限制饮食中的液体量。临床上约有20%的肝硬化腹水病人经严格休息、限制钠盐摄入,腹水便可消失。但如合并肾功能不全,或有因利尿药导致的电解质紊乱时,则需将水分限制在500ml左右。
  
  限制脂肪供给
  
  每日脂肪摄入量以40~50g为宜,其中油脂每天不超过20g。易选用植物油、奶油等易消化的油类。肝硬化时肝细胞功能减退,胆汁合成及分泌减少,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妨碍,过食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会加重肝负担,引起脂肪肝。
  
  适量供给糖类
  
  以米面为主,保持每天供糖量400g左右,糖类能使肝糖原含量增加,促使肝细胞再生。肝中糖原充足,可防止毒素对干细胞的损害,起到保肝作用。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
  
  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每日供给700~900g为宜。可选用白菜、油菜、卷心菜、萝卜、大头菜、榨菜、黄瓜、大蒜、胡萝卜、以及大枣、苹果、菠萝、柑、橘、猕猴桃等。应多补充维生素E,有很大的好处,维生素E含量丰富的食物有植物油、核桃、南瓜子、松籽、猴头菇、木耳、蛋黄、蛤贝等。
  
  肝硬化合并腹水的饮食
  
  1.采低钠饮食,建议钠量为500~1500毫克(扣除每天摄取的食物中约含300~500mg的钠外,可采用的调味用盐约为0~3公克。
  
  2.代盐制品要小心选用,例如,氯化钾仅适合于血钾浓度正常的病人。
  
  3.若尿量有随着利尿剂的使用而增加,则可慢慢放宽盐份的限制。
  
  4.若是限盐后尿量依然很少,便要限水,通常情况下建议范围为每日1000~1500cc左右。
  
  肝硬化饮食宜忌
  
  宜:补充蛋白质保...

▼ "肝硬化患者吃什么好" 的相关文章:

肝硬化腹水患者还能活多久?

肝硬化腹水能治好吗?肝硬化腹水还能活多久呢?我们先来看看李大爷的情况。
    李大爷一向坚强乐观,他一生和老伴含辛茹苦地把五个子女抚养成人并都考上了大学,大儿子在上海,小儿子在北京,三个女儿则两个留在了济南一个去了澳大利亚,都说李大爷有福气,可以想去哪看看就去哪看看。李大爷夫妇也都是乐得合不拢嘴。可好景不长,去年的时候65岁的李大爷在大儿子家过些日子,大儿子单位体检非要带着李大爷体检,这一检查不要紧,体检单上竟然赫然写着肝硬化几个大字!原来李大爷有饭不离酒的习惯,几十年下来没有一天不喝酒的时候。农村人又没有体检的习惯,平时有点肚子疼也毫不在乎,总以为是吃坏肚子了...

肝硬化的最佳方法是如何制定的?

                   肝硬化的最佳方法是如何制定的?

什么原因会引起肝硬化你知道吗

  什么原因会引起肝硬化你知道吗?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最常见,北美、西欧则以酒精中毒最多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酒精中毒和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也日益多见。
  武警二院韩正邦主任指出,引起肝硬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与丙型病毒性肝炎均可以发展成肝硬化,称为肝炎后肝硬化。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甲型肝炎一般不会引起肝硬化。
  第二,慢性酒精中毒:往年调查,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50%-90%,而在我国则比较少见。现今由于人们应酬、交际等...

教你认识肝硬化的七大病因

肝硬化的七大病因是什么呢?肝硬化的七大病因你知道吗?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肝病中心专家教你认识肝硬化的七大病因
1.肝炎后肝硬化
指病毒性肝炎发展至后期形成肝硬化。现已知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等类型。近年研究认为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无慢性者。不形成肝硬化。乙、丙型肝炎容易转成慢性即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除急性重症外。
1974年Shikatu报道用免疫荧光方法可以显示HBsA g乙型肝炎外表抗原)显微镜下含有HBsA g细胞浆呈毛玻璃状。用此法也可显示进去含HBsA g肝细胞,用地衣红(Orecein染色法可将含HBsA g肝细胞浆染成光亮的橘红色。经过多年保存的肝硬化标本。使乙型肝...

译著《泡沫硬化疗法教程》前言

静脉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包括各部位的静脉曲张和静脉畸形,其发病率较高并以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困扰着患者。使用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和血管畸形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液体硬化剂注入病变血管后,迅速被血液稀释并被血流冲走,使得液体硬化剂的效力低下,需要使用大量浓缩的硬化剂以达到所期望的较大面积的内皮损伤。因此,长期以来硬化疗法仅为外科手术的辅助治疗措施。两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硬化剂——十四烷基硫酸钠和聚多卡醇(聚乙二醇单十二醚)均曾被作为清洁剂使用,都易于与空气混合形成泡沫。泡沫硬化剂注入病变血管后,可将相当于本身容量(气体+液体硬化剂)的血液从血管腔内排挤出去,而且不易被血液稀释和和被血流冲走,因此...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