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Sql优化笔记(一)
基本的Sql编写注意事项
尽量少用IN操作符,基本上所有的IN操作符都可以用EXISTS代替。
不用NOT IN操作符,可以用NOT EXISTS或者外连接+替代。
Oracle在执行IN子查询时,首先执行子查询,将查询结果放入临时表再执行主查询。而EXIST则是首先检查主查询,然后运行子查询直到找到第一个匹配项。NOT EXISTS比NOT IN效率稍高。但具体在选择IN或EXIST操作时,要根据主子表数据量大小来具体考虑。
不用“<>”或者“!=”操作符。对不等于操作符的处理会造成全表扫描,可以用“<” or “>”代替。
Where子句中出现IS NULL或者IS NOT NULL时,Oracle会停止使用索引而执行全表扫描。可以考虑在设计表时,对索引列设置为NOT NULL。这样就可以用其他操作来取代判断NULL的操作。
当通配符“%”或者“_”作为查询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时,索引不会被使用。
对于有连接的列“||”,最后一个连接列索引会无效。尽量避免连接,可以分开连接或者使用不作用在列上的函数替代。
如果索引不是基于函数的,那么当在Where子句中对索引列使用函数时,索引不再起作用。
Where子句中避免在索引列上使用计算,否则将导致索引失效而进行全表扫描。
对数据类型不同的列进行比较时,会使索引失效。
用“>=”替代“>”。
UNION操作符会对结果进行筛选,消除重复,数据量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磁盘排序。如果不需要删除重复记录,应该使用UNION ALL。
Oracle从下到上处理Where子句中多个查询条件,所以表连接语句应写在其他Where条件前,可以过滤掉最大数量记录的条件必须写在Where子句的末尾。
Oracle从右到左处理from子句中的表名,所以在from子句中包含多个表的情况下,将记录最少的表放在最后。(只在采用RBO优化时有效,下文详述)
Order By语句中的非索引列会降低性能,可以通过添加索引的方式处理。严格控制在Order By语句中使用表达式。
不同区域出现的相同的Sql语句,要保证查询字符完全相同,以利用SGA共享池,防止相同的Sql语句被多次分析。
多利用内部函数提高Sql效率。
当在Sql语句中连接多个表时,使用表的别名,并将之作为每列的前缀。这样可以减少解析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Oracle的升级,查询优化器会自动对Sql语句进行优化,某些限制可能在新版本的Oracle下不再是问题。尤其是采用CBO(Cost-Based Optimizati
相关文档:
SELECT
(case when a.colorder=1 then d.name else '' end)表名,
a.colorder 字段序号,
a.name 字段名,
(case when COLUMNPROPERTY( a.id,a.name,'IsIdentity ......
有时, 为了让应用程序运行得更快,所做的全部工作就是在这里或那里做一些很小调整。啊,但关键在于确定如何进行调整!迟早您会遇到这种情况:应用程序中的 SQL 查询不能按照您想要的方式进行响应。它要么不返回数据,要么耗费的时间长得出奇。如果它降低了报告或您的企业应用程序的速度,用户必须等待的时间过长,他们就会 ......
查询速度慢的原因很多,常见如下几种
1、没有索引或者没有用到索引(这是查询慢最常见的问题,是程序设计的缺陷)
2、I/O吞吐量小,形成了瓶颈效应。
3、没有创 ......
1 --下面的代码生成长度为8的编号,编号以BH开头,其余6位为流水号。
2 --得到新编号的函数
3 CREATE FUNCTION f_NextBH()
4 RETURNS char(8)
5 AS
6 BEGIN
7 RETURN(SELECT 'BH'+RIGHT(1000001+ISNULL(RIGHT(MAX(BH),6),0),6) from tb WITH(XLOCK,PAGLOCK))
8 END
9 GO
10
11 --在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