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 索引结构及其使用(四)
聚集索引的重要性和如何选择聚集索引
在上一节的标题中,笔者写的是:实现小数据量和海量数据的通用分页显示存储过程。这是因为在将本存储过程应用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践中时,笔者发现这第三种存储过程在小数据量的情况下,有如下现象:
1、分页速度一般维持在1秒和3秒之间。
2、在查询最后一页时,速度一般为5秒至8秒,哪怕分页总数只有3页或30万页。
虽然在超大容量情况下,这个分页的实现过程是很快的,但在分前几页时,这个1-3秒的速度比起第一种甚至没有经过优化的分页方法速度还要慢,借用户的话说就是“还没有Access数据库速度快”,这个认识足以导致用户放弃使用您开发的系统。
笔者就此分析了一下,原来产生这种现象的症结是如此的简单,但又如此的重要:排序的字段不是聚集索引!
本篇文章的题目是:“查询优化及分页算法方案”。笔者只所以把“查询优化”和“分页算法”这两个联系不是很大的论题放在一起,就是因为二者都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聚集索引。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提到了,聚集索引有两个最大的优势:
1、以最快的速度缩小查询范围。
2、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字段排序。
第1条多用在查询优化时,而第2条多用在进行分页时的数据排序。
而聚集索引在每个表内又只能建立一个,这使得聚集索引显得更加的重要。聚集索引的挑选可以说是实现“查询优化”和“高效分页”的最关键因素。
但要既使聚集索引列既符合查询列的需要,又符合排序列的需要,这通常是一个矛盾。笔者前面“索引”的讨论中,将fariqi,即用户发文日期作为了聚集索引的起始列,日期的精确度为“日”。这种作法的优点,前面已经提到了,在进行划时间段的快速查询中,比用ID主键列有很大的优势。
但在分页时,由于这个聚集索引列存在着重复记录,所以无法使用max或min来最为分页的参照物,进而无法实现更为高效的排序。而如果将ID主键列作为聚集索引,那么聚集索引除了用以排序之外,没有任何用处,实际上是浪费了聚集索引这个宝贵的资源。
为解决这个矛盾,笔者后来又添加了一个日期列,其默认值为getdate()。用户在写入记录时,这个列自动写入当时的时间,时间精确到毫秒。即使这样,为了避免可能性很小的重合,还要在此列上创建UNIQUE约束。将此日期列作为聚集索引列。
有了这个时间型聚集索引列之
相关文档: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类似于事件函数,SQL Server™ 允许为 Insert、Update、Delete 创建触发器,即当在表中插入、更新、删除记录时,触发一个或一系列 T-SQL语句。
触发器可以在查询分析器里创建,也可以在表名上点右键->“所有任务”->“管理触发器”来创建,不过都是要写 T-SQL ......
--第一步
--在master库中建立一个备份数据库的存储过程.
USE master
GO
CREATE PROC p
@db_name sysname, --数据库名
@bk_path NVARCHAR(1024) --备份文件的路径
A ......
如何用SQL语言选择表中的第二条第三条第N条记录
--ID为唯一性就行了
select top 1 * from table
where ID not in(select top 1 ID from table)--第2条
select top 1 * from table
where ID not in(select top 2 ID from table)--第3条
......
--得到数据库的所有者名称
SELECT distinct RDB$OWNER_NAME AS DATABASE_OWNER
from RDB$RELATIONS
WHERE (RDB$SYSTEM_FLAG = 1);
--根据表名得到表的主键
SELECT RC.RDB$CONSTRAINT_NAME AS CONSTRAINT_NAME,
I.RDB$RELATION_NAME AS TABLE_NAME,
S.RDB$FIELD_NAME AS COLUMN_NAME
from RDB$RELATION_CONSTRAINTS ......
改善SQL语句
很多人不知道SQL语句在sql server中是如何执行的,他们担心自己所写的SQL语句会被SQL SERVER误解。比如: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zhangsan'' and tID > 10000
和执行: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tID > 10000 and name=''zhangsan''
一些人不知道以上两条语句的执行效率是否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