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截截图软件、单文件、免安装、纯绿色、仅160KB

Linux VI使用

vi的使用之汇总
 
功能最强在的编辑器——vi
vi是所有UNIX系统都会提供的屏幕编辑器,它提供了一个视窗设备,通过它可以编辑文件。当然,对UNIX系统略有所知的人,或多或少都觉得vi超级难用,但vi是最基本的编辑器,所以希望读者能好好把它学起来,以后在UNIX世界里必将畅行无阻、游刃有余,因为其他几种文本处理器并非UNIX标准配备。说不定别人的Linux机器没安装joe或pico,如果您不会vi,那您可能就没辄了。
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分为三种操作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 Comand mode: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或光标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Last line mode。
2. Insert mode:唯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做文字数据输入,按Esc等可回到Comand mode。
3. Last line mode:将储存文件或离开编辑器,也可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不过可以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即是将Last line mode也算入Command mode,把vi分成Command 和Insert mode。
vi的基本操作
?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即可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 vi testfile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您进入vi之后是处于“Command mode”下,您要切换到Insert mode才能输入文字。初次用vi的用户都会想先用上下左右键移动光标,结果电脑一直叫,把自己气个半死,所以进入vi后,先不要乱动,转换入Insert后再说。
?切换至Insert mode编辑文件
在Command mode下按‘i’、‘a’或‘o’三键就可进入Insert mode。这时候您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i: 插入,从目前光标所在之处插入所输入的文字。
a: 增加,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个字开始输入文字。
o: 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
?Insert的切换→Command mode,按Esc键
您目前处于Insert mode,您就只能一直打字。假如您发现打错字了,想用光标键往回移动,将该字删除,就要按ESC键转换回Command mode,再删除文字。
?离开vi及存文件
在Command mode下,可按冒号“:”键入入Last line mode,例如:
:w filename (输入“w filename”,将文章存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
:wq (输入“wq”,因为进入之时已经指定文件名testfile,所以会写入testfile并离开vi)
:q!


相关文档:

linux 0.11 内核学习 buffer.c


/*
 * buffer.c 程序用于对高速缓冲区(池)进行操作和管理。高速缓冲
 * 区位于内核代码和主内存区之间。
 *
 *  |---|---|------------------|---------------------|-------------------|
 *  |   |   |    *   *    *    | &nbs ......

Linux重定向详解

转载:http://www.cnblogs.com/hexapodsoft/archive/2007/04/24/724902.html
I/O重定向详解及应用实例
1、 基本概念(这是理解后面的知识的前提,请务必理解)
a、 I/O重定向通常与 FD有关,shell的FD通常为10个,即 0~9;
b、 常用FD有3个,为0(stdin,标准输入)、1(stdout,标准输出)、2(stderr,标准错误输 ......

linux根文件系统挂载

由bootload进入linux后由head.s进入了start_kernel了.
asmlinkage void __init start_kernel(void)
{
       char * command_line;
       extern struct kernel_param __start___param[], __stop___param[];
       &hel ......

linux 内存管理之基础篇

一.Linux内存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
内存空间:
            绝大多数的嵌入式系统的系统内存和I/O地址空间是统一编址的,内存和I/O地址空间共享0x00000000~0xFFFFFFFF共4GB地址空间范围,这4GB的地址空间范围包括以下几种存储空间:设备空间、内部高速SRAM空间、内 ......
© 2009 ej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E健网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赣ICP备09004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