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会存在内存泄漏吗
会。 所谓内存泄露就是指一个不再被程序使用的对象或变量一直被占据在内存中。
java导致内存泄露的原因很明确:长生命周期的对象持有短生命周期对象的引用就很可能发生内存泄露,尽管短生命周期对象已经不再需要,但是因为长生命周期对象持有它的引用而导致不能被回收,这就是java中内存泄露的发生场景。
1.集合类,集合类仅仅有添加元素的方法,而没有相应的删除机制,导致内存被占用。这一点其实也不明确,这个集合类如果仅仅是局部变量,根本不会造成内存泄露,在方法栈退出后就没有引用了会被jvm正常回收。而如果这个集合类是全局性的变量(比如类中的静态属性,全局性的map等即有静态引用或final一直指向它),那么没有相应的删除机制,很可能导致集合所占用的内存只增不减,因此提供这样的删除机制或者定期清除策略非常必要。
2.单例模式。不正确使用单例模式是引起内存泄露的一个常见问题,单例对象在被初始化后将在JVM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存在(以静态变量的方式),如果单例对象持有外部对象的引用,那么这个外部对象将不能被jvm正常回收,导致内存泄露,考虑下面的例子:
class A{
public A(){
B.getInstance().setA(this);
}
....
}
//B类采用单例模式
class B{
private A a;
private static B instance=new B();
public B(){}
public static B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public void setA(A a){
this.a=a;
}
//getter...
}
显然B采用singleton模式,他持有一个A对象的引用,而这个A类的对象将不能被回收。想象下如果A是个比较大的对象或者集合类型会发生什么情况。
上面所讲的这些也启发我们如何去查找内存泄露问题,在代码复审的时候关注长生命周期对象:全局性的集合、单例模式的使用、类的static变量等等。在Java的实现过程中,也要考虑其对象释放,最好的方法是在不使用某对象时,显式地将此对象赋空。最好遵循谁创建谁释放的原则。
相关文档:
一直以来,java对于我都是新事物,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方式也一直习惯从浅入深,循序渐进。
但是今天,张孝详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一个程序员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因为
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其更新超快,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很有可能短时间内会被淘汰,而且会出现更好
更简洁的语言,那么该怎么去掌握呢。张老师认为, ......
引言:从一个朋友的blog转过来的,里面解决了两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很有久旱逢甘霖的感觉。
中软国际电子政务部Jeff Chi总结,转载请说明出处。
概述:
A.==可用于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当用于基本类型时候,是比较值是否相同;当用于引用类型的时候,是比较对象是否相同。
&nb ......
mysql数值范围
tinyint -128~127 0~255
smallint -32768~32767 0~65535
mediumint -8388608~8388607 0~16777215
int -2147483648~2147483647 0~4294967295
bigint -9223372036854775808~9223372036854775807 0~18446744073709551615
java中
byte ......
在Java里面,两个整数相除得到是个整数,比如 int a = 28;
int b = 10;
a/b == 2; //true
在Flex中,上面Java代码将返回同样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是Number类,则有所不一样了。下面的代码中,result的值为2.8。如果你不小心把返回的结果作为数组的索引去取值的话,那么什么结果都没有。
var a:Number = 28 ......
来源:http://hi.baidu.com/wangking/blog/item/4d28730945364aaa2eddd4a9.html
一、什么是
Java事务
通常的观念认为,事务仅与数据库相关。
事务必须服从ISO/IEC所制定的ACID原则。ACID是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
(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的缩写。事务的原子性表示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