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序
程序设计是解决问题思路的具体化.就像建造一座房子一样,用什么样的材料,建造什么风格的建筑,具体每个位置是什么... 不同的建筑师会有不同的方法. 而把完成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思路规范一下 就可以称作为一种设计模式.
程序设计中设计模式为我们在某一问题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实现方法参考,可以大大实现复用和高效。
下面我们简要看下java相关的设计模式吧
A 创建模式(对象的创建都是消耗系统资源,creattion模式就是有关创建的一些指导和原则)
1 Factory(工厂和抽象工厂)
2 Factory Method (工厂方法)
3 prototype(原型)
4 builder(创建)
5 singleton(单例)
B 结构模式(对象和对象之间是有微妙的关系的,structure模式是完成各类型对象之间的继承,实现,依赖关系,设计健壮系统的一些优良的模式参考)
6 facade(外观)
7 proxy(代理)
8 adapter(适配器)
9 bridge (桥梁)
10 Composite(合成)
11 Decorator(装饰)
12 Flyweight (享元)
C 行为模式(行为模式主要是责任和算法的抽象化。行为模式不仅仅是关于类和对象的,而且是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行为模式分为类的行为模式和对象的行为模式两种)
13 template(模板方法)
14 Command (命令)
15 Interpreter(解释器)
16 Visitor (访问者)
17 Iterator (迭代)
18 state(状态)
19 Observer(观察者)
20 Mediator (调停者)
21 Memento (备忘录)
22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责任链)
23 Strategy(策略)
准备重温下java基础知识.以后有时间就分别一一介绍下这23中设计模式..
相关文档:
·if ((ICO2 = getInitParameter("ICO2")) == null)
ICO2 = "images/commend.gif";
·ActionContext ctx = ActionContext.getContext();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HttpServletRequest) ctx.get(ServletActionContext.HTTP_REQUEST); ......
package com.xiaobian;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冒泡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data){
&n ......
多线程读写同一个对象的数据是很普遍的,通常,要避免读写冲突,必须保证任何时候仅有一个线程在写入,有线程正在读取的时候,写入操作就必须等待。简单说,就是要避免“写-写”冲突和“读-写”冲突。但是同时读是允许的,因为“读-读”不冲突,而且很安全。
要实现以上的ReadWriteLock, ......
贴段代码,有少许注释:
package ibees;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BinarySearch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src = new double[]{1.3,9.9,10.89,12.89,89.0};
System.out.println(new BinarySearch().binarySearch(src, 89.0));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Integer.toBinaryString(20)); //十进制-->2进制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