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堆.栈和常量池 笔记
今天复习了一下这些知识,顺便做了下笔记.
1.寄存器:最快的存储区, 由编译器根据需求进行分配,我们在程序中无法控制.
2. 栈:存放基本类型的变量数据和对象的引用,但对象本身不存放在栈中,而是存放在堆(new 出来的对象)或者常量池中(字符串常量对象存放在常量池中。)
3. 堆:存放所有new出来的对象。
4. 静态域:存放静态成员(static定义的)
5. 常量池:存放字符串常量和基本类型常量(public static final)。
6. 非RAM存储:硬盘等永久存储空间
这里我们主要关心栈,堆和常量池,对于栈和常量池中的对象可以共享,对于堆中的对象不可以共享。栈中的数据大小和生命周期是可以确定的,当没有引用指向数据时,这个数据就会消失。堆中的对象的由垃圾回收器负责回收,因此大小和生命周期不需要确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对于字符串:其对象的引用都是存储在栈中的,如果是编译期已经创建好(直接用双引号定义的)的就存储在常量池中,如果是运行期(new出来的)才能确定的就存储在堆中。对于equals相等的字符串,在常量池中永远只有一份,在堆中有多份。
如以下代码:
Java代码
String s1 = "china";
String s2 = "china";
String s3 = "china";
String ss1 = new String("china");
String ss2 = new String("china");
String ss3 = new String("china");
String s1 = "china";
String s2 = "china";
String s3 = "china";
String ss1 = new String("china");
String ss2 = new String("china");
String ss3 = new String("china");
对于基础类型的变量和常量:变量和引用存储在栈中,常量存储在常量池中。
如以下代码:
Java代码
int i1 = 9;
int i2 = 9;
int i3 = 9;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INT1 = 9;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INT2 = 9;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INT3 = 9;
int i1 = 9;
int i2 = 9;
int i3 = 9;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INT1 = 9;
public s
相关文档:
对于Java的语言机制而言,当一个方法被声明为了static或者final类型的时候,该方法可以被拥有该方法的类的子类继承,但是不能被覆盖,这是因为当一个方法被声明为了上述两种类型的时候,在编译时刻该方法的调用着的类型已经被确定,是静态绑定,而不是动态绑定。同时在声明为static方法体里是不允许使用this和super关键字的 ......
jdk
的集合框架的主体结构:
接口
简述
实现
操作特性
成员要求
Set
成员不能重复
HashSet
外部无序地遍历成员。
成员可为任意Object子类的对象,但如
果覆盖了equals方法,同时注意修改hashCode方法。
TreeSet
外部有序地遍历成员;附加实现了
SortedSet, 支持子集等要求顺序的操作
成员要求实现caparable ......
1 基本介绍
可以说CSV格式的文件经常碰到,何为CSV格式,CVS全称comma-separated values,就是典型的用逗号隔开的文件,比如下面这种文件格式
Name,company
zhangsan,ibm
lisi,oracle
这种就是典型的CSV格式文件。不过也可以扩展到其它符号隔开的字符,比如
Name#company
Zhangsan#ibm ......
对于Java语言,最体贴的一项设计就是它并没有打算让人们为了写程序而写程序——人们也需要考虑程序的文档化问题。对于程序的文档化,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对文档的维护。若文档与代码分离,那么每次改变代码后都要改变文档,这无疑会变成相当麻烦的一件事情。解决的方法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将代码同文档“链接&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