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堆.栈和常量池 笔记
今天复习了一下这些知识,顺便做了下笔记.
1.寄存器:最快的存储区, 由编译器根据需求进行分配,我们在程序中无法控制.
2. 栈:存放基本类型的变量数据和对象的引用,但对象本身不存放在栈中,而是存放在堆(new 出来的对象)或者常量池中(字符串常量对象存放在常量池中。)
3. 堆:存放所有new出来的对象。
4. 静态域:存放静态成员(static定义的)
5. 常量池:存放字符串常量和基本类型常量(public static final)。
6. 非RAM存储:硬盘等永久存储空间
这里我们主要关心栈,堆和常量池,对于栈和常量池中的对象可以共享,对于堆中的对象不可以共享。栈中的数据大小和生命周期是可以确定的,当没有引用指向数据时,这个数据就会消失。堆中的对象的由垃圾回收器负责回收,因此大小和生命周期不需要确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对于字符串:其对象的引用都是存储在栈中的,如果是编译期已经创建好(直接用双引号定义的)的就存储在常量池中,如果是运行期(new出来的)才能确定的就存储在堆中。对于equals相等的字符串,在常量池中永远只有一份,在堆中有多份。
如以下代码:
Java代码
String s1 = "china";
String s2 = "china";
String s3 = "china";
String ss1 = new String("china");
String ss2 = new String("china");
String ss3 = new String("china");
String s1 = "china";
String s2 = "china";
String s3 = "china";
String ss1 = new String("china");
String ss2 = new String("china");
String ss3 = new String("china");
对于基础类型的变量和常量:变量和引用存储在栈中,常量存储在常量池中。
如以下代码:
Java代码
int i1 = 9;
int i2 = 9;
int i3 = 9;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INT1 = 9;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INT2 = 9;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INT3 = 9;
int i1 = 9;
int i2 = 9;
int i3 = 9;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INT1 = 9;
public s
相关文档:
java Map 遍历速度最优解
第一种:
Map map = new HashMap();
Iterator iter = map.entrySet().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
Map.Entry entry = (Map.Entry) iter.next();
Object key = entry.getKey();
Object val = entry.getValue();
}
效率高,以后一定要使用此种方式!
第二种:
Map map = ......
对于Java的语言机制而言,当一个方法被声明为了static或者final类型的时候,该方法可以被拥有该方法的类的子类继承,但是不能被覆盖,这是因为当一个方法被声明为了上述两种类型的时候,在编译时刻该方法的调用着的类型已经被确定,是静态绑定,而不是动态绑定。同时在声明为static方法体里是不允许使用this和super关键字的 ......
那么要成为架构师的途径似乎只有现在较为流行的软件学院和个人自我培养了。关于软件学院我接触过不少,其宗旨绝大部分都是造就(or打造)企业 需要的软件架构师(or程序员or人才)。教师来源与企业、学员来源与企业、人才输送到企业是他们办学的手段。尽管各个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软件学院口号差 不多,但恐怕大多只是为了圈 ......
1、String是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吗?
基本数据类型包括byte、int、char、long、float、double、boolean和short。
java.lang.String类是final类型的,因此不可以继承这个类、不能修改这个类。为了提高效率节省空间,我们应该用StringBuffer类
2、int 和 Integer 有什么区别
Java 提供两种不同的类型:引用类型和原始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