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线程 Thread 对象锁的wait和notify解析
通常,多线程之间需要协调工作。例如,浏览器的一个显示图片的线程displayThread想要执行显示图片的任务,必须等待下载线程downloadThread将该图片下载完毕。如果图片还没有下载完,displayThread可以暂停,当downloadThread完成了任务后,再通知displayThread“图片准备完毕,可以显示了”,这时,displayThread继续执行。
以上逻辑简单的说就是:如果条件不满足,则等待。当条件满足时,等待该条件的线程将被唤醒。在Java中,这个机制的实现依赖于wait/notify。等待机制与锁机制是密切关联的。例如:
synchronized(obj) {
while(!condition) {
obj.wait();
}
obj.doSomething();
}
当线程A获得了obj锁后,发现条件condition不满足,无法继续下一处理,于是线程A就wait()。
在另一线程B中,如果B更改了某些条件,使得线程A的condition条件满足了,就可以唤醒线程A:
synchronized(obj) {
condition = true;
obj.notify();
}
需要注意的概念是:
# 调用obj的wait(), notify()方法前,必须获得obj锁,也就是必须写在synchronized(obj) {...} 代码段内。
# 调用obj.wait()后,线程A就释放了obj的锁,否则线程B无法获得obj锁,也就无法在synchronized(obj) {...} 代码段内唤醒A。
# 当obj.wait()方法返回后,线程A需要再次获得obj锁,才能继续执行。
# 如果A1,A2,A3都在obj.wait(),则B调用obj.notify()只能唤醒A1,A2,A3中的一个(具体哪一个由JVM决定)。
# obj.notifyAll()则能全部唤醒A1,A2,A3,但是要继续执行obj.wait()的下一条语句,必须获得obj锁,因此,A1,A2,A3只有一个有机会获得锁继续执行,例如A1,其余的需要等待A1释放obj锁之后才能继续执行。
# 当B调用obj.notify/notifyAll的时候,B正持有obj锁,因此,A1,A2,A3虽被唤醒,但是仍无法获得obj锁。直到B退出synchronized块,释放obj锁后,A1,A2,A3中的一个才有机会获得锁继续执行。
相关文档:
第一种方法为常见且易于上手
1、在应用开发中,经常需要一些周期性的操作,比如每5分钟执行某一操作
等。对于这样的操作最方便、高效的实现方式就是使用java.util.Timer工具类。
private java.util.Timer timer;
timer
= new Timer(true);
timer.schedule(
new java.util.TimerTask() {
public void run() { // ......
DES算法为密码体制中的对称密码体制,又被成为美国数据加密标准
,是1972年美国IBM
公司研制的对称密码体制加密算法。其密钥长度为56位,明文按64位进行分组,将分组后的明文组和56位的密钥按位替代或交换的方法形成密文组的加密方法。
DES加密算法特点:分组比较短、密钥太短、密码生命周期短、运算速度较慢。
DES工作 ......
1、首先必须有个接口
package reflection;
public interface HelloWorld {
void sayHelloWorld();
void testHello(String hello);
}
2、接口的实现类
package reflection;
public class HelloWorldImpl implements HelloWorld {
public void sayHelloWorld() {
&n ......
1.整数
byte 1字节
short 2字节
int 4字节
long 8字节
2.浮点
float
double
提示
(1) 浮点型的值,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默认是 double 型的
(2) 定义 float 型的时候,一定要指明是 float 型的,可以通过在数字后面添加&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