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垃圾回收算法一窥
记得部门老大曾经说过,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对于java体系结构的学习非常重要。这里将阅读的一些文献整理总结出来,记述java的几种垃圾回收算法。
垃圾回收算法有两个基本的问题:1.必须检测到垃圾对象。2.必须重新声明被垃圾对象占用的堆空间并且让堆空间可用。
可达性(reachability)
一个对象是可达的,当且仅当从可执行程序的根集开始有引用路径能访问该对象。
根集(roots
set)
包括:1.局部变量的对象引用,栈元素以及任何类变量的对象引用
2.任何对象引用,如string
3.任何传递给本地方法的对象引用
4.JVM的运行时数据区的任何部分
引用记数(reference
counting)
这是一种不使用根集的垃圾回收算法。基本思想是:当对象创建并赋值时该对象的引用计数器置1,每当对象给任意变量赋值时,引用记数+1;一旦退出作用域则引用记数-1。一旦引用记数变为0,则该对象可以被垃圾回收。
引用记数有其相应的优势:对程序的执行来说,每次操作只需要花费很小块的时间。这对于不能被过长中断的实时系统来说有着天然的优势。
但也有其不足:不能够检测到环(两个对象的互相引用);同时在每次增加或者减少引用记数的时候比较费时间。
在现代的垃圾回收算法中,引用记数已经不再使用。
追踪算法(tracing)
基于根集的最基本算法。基本思想是:每次从根集出发寻找所有的引用(称为活对象),每找到一个,则对其做出标记,当追踪完成之后,所有的未标记对象便是需要回收的垃圾。
追踪算法基于标记并清除.这个垃圾回收步骤分为两个阶段:在标记阶段,垃圾回收器遍历整棵引用树并标记每一个遇到的对象。在清除阶段,未标记的对象被释放,并使其在内存中可用。
紧凑算法(compacting)
在追踪算法中,每次被释放的对象会让堆空间出现碎片,这会使得内存的页面管理变得非常不稳定,可能在还有足够内存空间时就发生溢出,这对于本来就紧张的JVM内存资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由此出现了紧凑算法。
基本思想是:在追踪算法进行垃圾回收的基础上,每次标记清扫时顺便将对象全部整理到内存的一端,这样每次分配内存时便都能从顺序的空间
相关文档:
基本模式:
1. 接口模式:当多个类提供近似的服务的时候,通过接口模式,不同的服务提供者类所提供的共同的服务就可以被抽象出来,并被声明为一个独立的接口。这样客户对象就能以一种无缝的方式来使用不同的服务提供类,而无需进行任何改动。
2. 抽象类模式:可以 ......
JAVA自学路线图
JAVA自学之路 二:JAVA自学路线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jsxt.com/zixue/zixuezhilu_1.html]
有不少的同学发信给我,和我探讨java的自学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毕竟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参加培训。我试着给出自己的见解,抛砖引玉吧。
这个路线图是给那些为了就业 ......
本文来自CSDN博客:http://blog.csdn.net/xyk0830/archive/2007/11/06/1869638.aspx
命令行格式:
native2ascii.exe -[options] [inputfile [outputfile]]
其中:
-[options]表示命令开关,有两个选项可供选择:
-reverse:用Latin-1或Unicode编码把文件转换成本地编码格式
-encoding ......
在JSP里,获取客户端的IP地址的方法是:request.getRemoteAddr(),这种方法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效的。但是在通过了Apache,Squid等反向代理软件就不能获取到客户端的真实IP地址了。
如果使用了反向代理软件,将http://192.168.1.110:2046/ 的URL反向代理为http://www.xxx.com/ 的URL时,用request.getRemoteAddr()方 ......
1
. 栈(stack)与堆(heap)都是Java用来在Ram中存放数据的地方。与C++不同,Java自动管理栈和堆,程序员不能直接地设置栈或堆。
2
. 栈的优势是,存取速度比堆要快,仅次于直接位于CPU中的寄存器。但缺点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大小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