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与C混合编程(转)
(转)C++中extern “C”含义深层探索
1.引言
C++语言的创建初衷是“a better C”,但是这并不意味着C++中类似C语言的全局变量和函数所采用的编译和连接方式与C语言完全相同。作为一种欲与C兼容的语言,C++保留了一部分过程式语言的特点(被世人称为“不彻底地面向对象”),因而它可以定义不属于任何类的全局变量和函数。但是,C++毕竟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为了支持函数的重载,C++对全局函数的处理方式与C有明显的不同。
2.从标准头文件说起
某企业曾经给出如下的一道面试题:
面试题
为什么标准头文件都有类似以下的结构?
#ifndef __INCvxWorksh
#define __INCvxWorksh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 /* __INCvxWorksh */
分析
显然,头文件中的编译宏“#ifndef __INCvxWorksh、#define __INCvxWorksh、#endif” 的作用是防止该头文件被重复引用。
那么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的作用又是什么呢?我们将在下文一一道来。
3.深层揭密extern "C"
extern "C" 包含双重含义,从字面上即可得到:首先,被它修饰的目标是“extern”的;其次,被它修饰的目标是“C”的。让我们来详细解读这两重含义。
被extern "C"限定的函数或变量是extern类型的;
extern是C/C++语言中表明函数和全局变量作用范围(可见性)的关键字,该关键字告诉编译器,其声明的函数和变量可以在本模块或其它模块中使用。记住,下列语句:
extern int a;
仅仅是一个变量的声明,其并不是在定义变量a,并未为a分配内存空间。变量a在所有模块中作为一种全局变量只能被定义一次,否则会出现连接错误。
通常,在模块的头文件中对本模块提供给其它模块引用的函数和全局变量以关键字extern声明。例如,如果模块B欲引用该模块A中定义的全局变量和函数时只需包含模块A的头文件即可。这样,模块B中调用模块A中的函数时,在编译阶段,模块B虽然找不到该函数,但是并不会报错;它会在连接阶段中从模块A编译生成的目标代码中找到此函数。
与extern对应的关键字是static,被它修饰的全局变量和函数只能在本模块中使用。因此,一个函数或变量只可能被本模块使用时,其不可能被e
相关文档:
VB
If MSComm1.PortOpen = True Then MSComm1.PortOpen = False
MSComm1.CommPort = i1
MSComm1.PortOpen = True
MSComm1.InputMode = comInputModeBinary
MSComm1.InBufferCount = 0
&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qlite3_lib\sqlite3.h"
static int _callback_exec(void * notused,int argc, char ** argv, char ** aszColName)
{
int i;
for ( i=0; i<argc; i++ )
......
国家、文化和语言规则集称为区域设置,locale.h头文件中定义了区域设置相关的函数。setlocale函数用于设置或返回当前的区域特性,localeconv用于返回当前区域中的数字和货币信息(保存在struct lconv结构实例中)。setlocale的第一个实参指定要改变的区域行为类别,预定义的setlocale类别有:
&n ......
C 语言中的类型转换问题
一、问题的引出
看下面一段 C 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short a, b;
float f;
double d;
int i1, i2;
i1 = i2 = 2000000000; //测试环境中 int 的表示范围为 -2147483648 ~ 2147483647
printf("%d\n", i1+i2); //溢出!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