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千万条记录插入与查询小结
最近做了个项目,实现对存在千万条记录的库表进行插入、查询操作。原以为对数据库的插入、查询是件很容易的事,可不知当数据达到百万甚至千万条级别的时候,这一切似乎变得相当困难。几经折腾,总算完成了任务。
1、避免使用Hibernate框架
Hibernate用起来虽然方便,但对于海量数据的操作显得力不从心。
关于插入:
试过用Hibernate一次性进行5万条左右数据的插入,若ID使用sequence方式生成,Hibernate将分5万次从数据库取得5万个sequence,构造成相应对象后,再分五万次将数据保存到数据库。花了我十分钟时间。主要的时间不是花在插入上,而是花在5万次从数据库取sequence上,弄得我相当郁闷。虽然后来把ID生成方式改成increase解决了问题,但还是对那十分钟的等待心有余悸。
关于查询:
Hibernate对数据库查询的主要思想还是面向对象的,这将使许多我们不需要查询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包括数据库资源和本地资源)。由于对Hibernate的偏爱,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作风,做了包括配SQL,改进SQL等等的相当多的尝试,可都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2、写查询语句时,要把查询的字段一一列出
查询时不要使用类似select * from x_table的语句,要尽量使用select id,name from x_table,以避免查询出不需要的数据浪费资源。对于海量数据而言,一个字段所占用的资源和查询时间是相当可观的。
3、减少不必要的查询条件
当我们在做查询时,常常是前台提交一个查询表单到后台,后台解析这个表单,而后进行查询操作。在我们解析表单时,为了方便起见,常常喜欢将一些不需要查询的条件用永真的条件来代替(如:select count(id) from x_table where name like ‘%’),其实这样的SQL对资源的浪费是相当可怕的。我试过对于同样的近一千万条记录的查询来说,使用select count(id) from x_table 进行表查询需要11秒,而使用select count(id) from x_table where name like ‘%’却花了33秒。
4、避免在查询时使用表连接
在做海量数据查询时,应尽量避免表连接(特别是左、右连接),万不得已要进行表连接时,被连接的另一张表数据量一定不能太大,若连接的另一张表也是数万条的话,那估计可以考虑重新设计库表了,因为那需要等待的时间决不是正常用户所能忍受的。
5、嵌套查询时,尽可能地在第一次select就把查询范围缩到最小
在有
相关文档:
Oracle中的序列号顾名思义就是创建一个序列号,可以在插入或者更新的时候调用,相当于是一个生成器
创建语法:
create sequence myse
increment by 1 --增长度
start with
1 --从哪里增加,就是说下一个获取的值从这个值 ......
1.sqlplus-----开启服务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3个用户,注意,密码是可以修改的:system/manager;scott/tiger;sys/change_on_install),连接数库。
3.创建表空间:
create tablespace 表空间逻辑名 datafile '表空间文件的物理逻辑'
size 文件大小(如:10m) autoextend 是否自动增长文件大小(on/off ......
刚开始学习Orace,遇到一些非常好的书,在下面列出,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把遇到的好书都列出来,供学习Oracle的朋友参考,
也欢迎各位朋友补充:
基础:
1. ORACLE DBA基础培训教程 何明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n ......
外键约束保证参照完整性。外键约束限定了一个列的取值范围。一个例子就是限定州名缩写在一个有限值集合中,这个值集合是另外一个控制结构——一张父表
下面我们创建一张参照表,它提供了完整的州缩写列表,然后使用参照完整性确保学生们有正确的州缩写。第一张表是州参照表,State作为 ......
俩台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从一台数据库服务器的一个用户读取另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下的某个用户的数据,这个时候可以使用dblink。
其实dblink和数据库中的view差不多,建dblink的时候需要知道待读取数据库的ip地址,ssid以及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
创建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