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分页查询
Oracle的分页查询语句基本上可以按照本文给出的格式来进行套用。
分页查询格式:
SELECT * from
(
SELECT A.*, ROWNUM RN
from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A
WHERE ROWNUM <= 40
)
WHERE RN >= 21
其中最内层的查询SELECT * from TABLE_NAME表示不进行翻页的原始查询语句。ROWNUM <= 40和RN >= 21控制分页查询的每页的范围。
上面给出的这个分页查询语句,在大多数情况拥有较高的效率。分页的目的就是控制输出结果集大小,将结果尽快的返回。在上面的分页查询语句中,这种考虑主要体现在WHERE ROWNUM <= 40这句上。
选择第21到40条记录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是上面例子中展示的在查询的第二层通过ROWNUM <= 40来控制最大值,在查询的最外层控制最小值。而另一种方式是去掉查询第二层的WHERE ROWNUM <= 40语句,在查询的最外层控制分页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这是,查询语句如下:
SELECT * from
(
SELECT A.*, ROWNUM RN
from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A
)
WHERE RN BETWEEN 21 AND 40
对比这两种写法,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第一个查询的效率比第二个高得多。
这是由于CBO优化模式下,Oracle可以将外层的查询条件推到内层查询中,以提高内层查询的执行效率。对于第一个查询语句,第二层的查询条件WHERE ROWNUM <= 40就可以被Oracle推入到内层查询中,这样Oracle查询的结果一旦超过了ROWNUM限制条件,就终止查询将结果返回了。
而第二个查询语句,由于查询条件BETWEEN 21 AND 40是存在于查询的第三层,而Oracle无法将第三层的查询条件推到最内层(即使推到最内层也没有意义,因为最内层查询不知道RN代表什么)。因此,对于第二个查询语句,Oracle最内层返回给中间层的是所有满足条件的数据,而中间层返回给最外层的也是所有数据。数据的过滤在最外层完成,显然这个效率要比第一个查询低得多。
上面分析的查询不仅仅是针对单表的简单查询,对于最内层查询是复杂的多表联合查询或最内层查询包含排序的情况一样有效。
这里就不对包含排序的查询进行说明了,下一篇文章会通过例子来详细说明。下面简单讨论一下多表联合的情况。对于最常见的等值表连接查询,CBO一般可能会采用两种连接方式NESTED LOOP和HASH JOIN(MERGE JOIN效率比HASH JOIN效率低,一般CBO不会考虑)。在这里,由于使用了分页,因此指定了一个返回的最大记录数,NESTED LOOP在返回记录数超过最大值时可以马上停止并将结果返回给中间层,而
相关文档:
oracle表空间操作详解
1
2
3作者: 来源: 更新日期:2006-01-04
5
6
7建立表空间
8
9CREATE TABLESPACE data01
10DATAFILE '/ora ......
为了确定表空间中包含那些内容,运行:
select owner,segment_name,segment_type
from dba_segments
where tablespace_name='<name of tablespace>'
查询表空间包含多少数据文件。
select file_name, tablespace_name
from dba_data_files
where tablespace_name ='<name of t ......
Oracle数据库进程概述:
Database buffer cache主要用于存储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块
数据库高速缓存的数据块是高速缓存与数据文件进行信息交换的基本单位。在Oracle数据库8i以前,数据块大小只有一种,而Oracle数据库9i以后支持2K,4K,8KB,16KB及32KB五种。
用命令SQL>SHOW PARAMETER DB可以显示当前数据库的BUFF ......
最近做了一个系统自动抽检的东东,Oracle中创建的Job,会在自己设定的时间自动运行存储过程。下面为最近总结的东东
假设你的存储过程名为PROC_RAIN_JM
再写一个存储过程名为PROC_JOB_RAIN_JM
内容是:
///////////////////////////////////////////////////////////////////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
a)数据库本身的优化
初始化文件 init.ora
open_cursors = 150 打开的游标的个数
很多的存储过程的时候 可以把它调大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