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岩尖脑膜瘤切除术

    岩尖脑膜瘤,位于中颅窝后内部,在三叉神经半月节窝附近,肿瘤来自半月节包膜,也称半月节脑膜瘤。属于颅中窝脑膜瘤,以癫癎发作,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为主。岩尖脑膜瘤病人多属中年,起病时常有患侧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异常、疼痛和感觉减退。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三叉神经运动功能减退,随后可有嚼肌群萎缩。当肿瘤压迫海绵窦时,可有眼肌麻痹、脸下垂和单侧突眼。当侵入岩骨压迫耳咽管时,有耳鸣、听力障碍、内耳胀满感等。当侵入后颅窝时,引起桥小脑角、小脑和脑干症状。早期多无颅内压增高,乃由于导水管或环池受压较晚之故。
    除岩尖脑膜瘤外,位于中颅窝的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6%,按肿瘤与脑膜的粘着部位分为三种:①鞍旁脑膜瘤位于中颅窝的内侧部,影响海绵窝内结构,与床突型蝶骨峭脑膜瘤的症状相似。②眶上裂脑膜瘤,在中颅窝前内侧,影响眶上裂结构,与小翼型蝶骨嵴脑膜瘤的症状相似。③中颅窝外侧脑膜瘤。前三种合称鞍旁脑膜瘤,第三种单独称为中颅窝脑膜瘤,这几种脑膜瘤多为球状,但与硬脑膜粘着的面积较大,且常与中颅窝内侧的结构粘着,手术切除常较困难。
  病史 询问颅内高压和神经症状,注意有无癫癎发作,了解癫癎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的情况。体检注意检查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检查头顶部有无骨性凸出或颅骨缺损。颅骨X线平片 阳性所见有:①肿瘤局部颅骨内板骨质增生,内外板均有增生时可有骨性突出,少数可有颅板破坏。②肿瘤血供丰富者可见增粗和迂曲的血管压迹引向骨质增生或破坏区。③颅内压增高的颅骨改变。④有时可见肿瘤钙化和钙化的松果体移位。脑血管造影主要用于了解肿瘤的血供来源以及与周围重要血管间的关系。CT和MRI扫描可确定肿瘤的部位和大小,绝大多数可作出定性诊断。CT扫描示边界清晰的均匀高密度影,增强后显著。少数呈混合密度或低密度改变。MRI见肿瘤多数呈等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
    手术按其部位分布可分为鞍旁脑膜瘤、眶上裂脑膜瘤、岩尖脑膜瘤和颅中窝外侧脑膜瘤。均可采用颞下入路,作低位颞部骨瓣。血供丰富者术前可作栓塞或作颈外动脉结扎。鞍旁脑膜瘤累及海绵窦者可不必强求作肿瘤全切除。手术在显微镜下耐心分块切除,涉及到脑干旁,一定要小心分离,注意保护神经。
    术后可服用改善颅...

▼ "巨大岩尖脑膜瘤切除术" 的相关文章:

颞叶海绵状血管瘤致癫痫


我的相关日志:
2010-05-05 | 中央电视台-地震伤员赖元平
2010-05-05 | 巨大岩骨尖脑膜瘤切除术全程
2010-05-03 | 节日的感觉
2010-05-02 | 子非-感悟医学
2010-04-29 | 中国卫生发展策略(简)
2010-04-28 | 巨大脑干肿瘤切除术
2010-04-27 | 胡三觉教授来院讲学
2010-04-25 | 陈竺会长做中国医疗发展专题报告
2010-04-25 ...

紫霞湖晨泳

  紫霞湖险在湖面与湖底温差较大,大量泳客畅游,但是我觉得仍有风险。管理部门能不能在湖面下3米左右的水层铺设一道大网,同时网眼不要太大,以免缠着泳客的脚。这样即使泳客在湖中出现不测,在沉向湖底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大网摆脱险境。紫霞湖在明孝陵东北部,这是个深藏于山间林海中的人工蓄水湖泊,因与紫霞洞相连而得名。修建于30年代中期,由爱国华侨胡文虎捐资建造,用来汇聚钟山泉水。过去未对外开放,故知者较少。面积约50000平方米,湖水清澈,周围林木蓊郁,山青水碧,风景佳丽。有“林海中的明珠”、“南京第一无污染湖”之誉。现在成为人们避暑纳凉的旅游佳地...

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

大脑镰旁脑膜瘤以内皮型和纤维型占多数,起始于大脑镰镰旁,不与颅骨内板接触,因此也不发生局部颅骨的改变。肿瘤可由大脑镰脑膜动脉供血也可由脑内动脉供血其前部可来自眼动脉分支,后部来自枕动脉,中部可有脑膜中动脉供血鶒在肿瘤基底和附近的大脑镰内有多条扩张的静脉。
如肿瘤向大脑镰两侧生长,病人可出现双侧肢体力弱并伴有排尿障碍,即脑性截瘫或三瘫需与脊髓病变鉴别。
该部位肿瘤的另一个重要的临床症状是癫痫发作,多以对侧肢体或面部局限性发作开始,逐渐形成全身大发作
单侧的镰旁脑膜瘤手术切除可一侧开颅。由于肿瘤深埋于大脑纵裂内肿瘤显露比较困难,因此手术切口设计时一定要达中线,骨窗内缘也要在中线上,但开颅时要...

两院士的科学艺术观

     根据医院的科研构架和教学工作规划需要,在重庆开会期间,我分别拜访了第三军医大学程天民院士、王正国院士。与他们就医院医、教、研工作进行了多位探讨。两位院士从科学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给予了广泛的指导。令人称奇的是两位院士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正确使用科学思维方法的问题。特别是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并将其定位在衡量一位优秀科学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上面。
   83岁高龄的程天民院士面色红润、思维敏捷,他是我国核武器复合伤防护研究的创始人,及军事预防医学的先驱,被称为“核盾将军”,曾14次参加我国核试验,阐明了核武器的杀...

中国灾难医学救治体系建设研讨会

“中国灾难医学救治体系建设研讨会”广泛深入研讨了如何建立健全中国灾难医学救治体系。为我国更好地开展灾难医学救治提供了政府和医疗界共同交流发展的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专门为大会发来贺信,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充分交流相关领域的知识、技术、经验、体会,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灾难医学救治体系提高灾难医学救治水平做出贡献。 会议根据汶川地震带来的启发,针对建立健全灾难医学救治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鉴国外灾害救治体系模式,并根据国内灾害救治体系现状,探讨了世博会与经济发展城市的减灾防灾对策,并围绕普及灾害自救知识、建立专业化救...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