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董氏奇穴疗法

董氏奇穴疗法特色:
    1、精选奇穴,疗效奇特:董氏奇穴与十四经穴殊异,取穴精简,收效快捷,疑难顽症,出奇制胜。
    2、本班精选董氏最核心精华奇穴50个,治疗范围包括临床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治则明确,思路清晰:专科专病,处方规范,疗效重复。采取标准化治疗方案,每病主穴1—3个,随症加减,灵活掌握,穴位均有精确的解剖定位,课堂学习后即能独立操作。
    3、 国内外最新研究揭示,针刺疗效与骨膜传导息息相关,董氏奇穴多贴骨缘分布,讲究贴骨进针;独创的“牵引针法”符合高等临床神经生理学的“引徕效应”,具有科学依据。
    4、采用远离病灶、跨越身体某一区段取穴,以二、三针并列,组合应用。此乃董氏奇穴一大特色,其临床效应之快捷,非传统针法可比。
    5、刺血针法是董氏奇穴最为精妙之处,强调“久病必瘀”、“怪病必瘀”、“重病必瘀”、“痛症必瘀”、“难病必瘀”,在独创的特效刺血区和病灶全息映像区寻找瘀络,以毫针通经调气,刺血针破络逐瘀,气通血活,一些复杂的疑难重症迎刃而解。
    6、不采用\"强捻针\"、\"捣针\"等传统针灸手法,应用特制超细针具,明显减轻进针痛苦和晕针现象。
    课程内容 :
    ① 概述董氏奇穴学朮特色
    ② 揭示董氏奇穴针道原理
    ③ 详述董氏奇穴最精华的核心奇穴
    ④ 阐释董氏奇穴的特种针法 ——动气针法、倒马针法、牵引针法 ,乃形神合一之上乘针法,最能激发内在潜能,集中定向攻击病灶,解除顽疾,立起沉疴。
    ⑤ 介绍董氏奇穴特效刺血朮:络病理论,高深精妙;独门针法,认症准确,堪称绝技。
    ⑥ 临床应用董氏奇穴治...

▼ "(转)董氏奇穴疗法" 的相关文章:

认清头晕,走出“头晕”误区

头晕既包括有客观诊断依据的疾病,也包括很多患者主观的感受,是最复杂的病症之一。正确认识头晕,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是走出误区不再头晕的最好办法。
  头晕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多次不同程度的头晕发作。由于该病病因复杂,包括医生在内,人们在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让人非常“头晕”。
  误区一:头晕就是眩晕
  头晕和眩晕是不同的。
  眩晕以感觉到自身和周围物体在旋转、移动、漂浮为特征,实际自己和周围物体都没有动,所以是一种运动错觉或视幻觉,往往由神经系统特定部位病变引起。
  头晕是很宽泛的概念,包括眩晕、头昏、头脑不清、沉重等的感觉,头晕是比较主...

( 转载)刺血疗法---见效最快的中医疗法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而取得血量...

输液反应,不仅仅是过敏

【新闻搜索】
1月6日,重庆。7岁的小琳喉咙疼痛,输液治疗中,突然全身抽搐,手脚乱舞,几分钟后,孩子停止呼吸。
1月24日,顺德。23岁的梁健能在“上感”治疗中,输液后气促、呕吐,经抗过敏治疗后,症状缓解,后病情反复,经抢救无效死亡。
1月30日,沈阳。年仅4岁的达达因感冒在家附近的诊所打点滴,结果点滴扎上几秒钟,孩子就口吐白沫了。经抢救无效死亡。
2月3日,东莞。56岁的徐爱民输液降压,输液后处出现昏迷,口吐白沫,诊断为脑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
2月12日,抚顺。本想在腊月二十九这天把牙病治好,能过个有口福的年,结果47岁的李福忠输液3分钟就出现异常,经抢救...

国医学之五术砭、针、灸、药、导引

 国医学之砭、针、灸、药、导引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 “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

2004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西医诊断学基础

  1.经脉循行。
  第二十九单元 外科、五官科病证
  3.消毒。
  要外:
  要外: 
  要外:上列腧穴的定位、主乱要外:尺泽、孔最、太渊、列缺、少商。
  细目一:概述
  2.上列腧穴的定位:支沟、丝竹空。
  要外: 
  第十单元 手阴亮大肠经、穴
  要外: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2.主乱概要。
  2.顺当范围。
  4.针刺补泻。
  第二十三单元 常用奇穴
  第二十八单元 妇、儿科病证
  要外: 
  4.足三阴。
  第二十七单元 内科病证
  第十一单元 足阴亮胃经、穴
  要外:
  要外:
  细...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