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与第一救命技术


 
     
       
       心 源 性 猝 死 和 第一 救 命 技 术
 
被全世界公认为‘第一救命技术’的心肺复苏术,问世已经50年了。心肺复苏术,最主要的是用于心源性猝死的抢救。那么,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如何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我在1992年编写出版《心脏骤停的急救》一书后,曾在市卫生局的支持下,对医务人员做过六个班次的培训,并用珍妮模型检验了掌握效果。更有不少专家长期致力于复苏知识的普及。但迄今效果并不明显。近来,仍有媒体报道,某城市大街上躺了一位猝死病人,我们自己的同胞在围观,无人抢救;倒是一位外国人立即进行了心肺复苏。在我国,目击者对心脏骤停病人实施心肺复苏的比例只有15%~30%;我国复苏成功率只有美国的1/30。由此,深感我国相关普及工作亟待加强。最近,美国发布的《201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对复苏程序进行了更新。乘此良机,把‘全球第一救命技术’做更广泛深入地普及推广,实属必要。
一.何谓心源性?
  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意外死亡,叫做心源性猝死。其特点是:(1)死亡原因来源于心脏(2)骤然发生;(3)出乎人意料之外;(4)属于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者之前可能有心脏病的临床症状;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心脏病人却以猝死为首发表现,因此,猝死的发生常具有不可预测的特点。病人意识突然丧失,颈动脉搏动摸不到,心音消失,呼吸停止,瞳孔相继散大。猝死一旦发生,存活率很低。试想,事前难以预测,突然意外发生死亡,来势凶险,存活率很低。显然,心源性猝死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难怪,人们望而生畏,部分病人甚至闻风丧胆。然而,可悲的是,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在猝死现场的人们,却常常束手无策。
 
二.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和诱因有哪些?
 
  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是各种心脏病和心律失常。以冠心病和心肌梗塞为多见。发病后即刻死亡的,几乎100%是冠心病;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的,80%~90%是冠心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病人,75%有心肌梗塞病史。第二位死因是各种心肌病。此外,也见于:心肌炎...

▼ "心源性猝死与第一救命技术" 的相关文章:

最新发布的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

(Circulation 2007年10月19日在线发表孙志军 摘译)       心肌梗死是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以往WHO定义的心梗标准包括缺血症状、心电图(ECG)异常改变和血清心肌酶学变化。然而敏感性和特异 性更高的生化标志物——肌钙蛋白(cTnI)的发现以及更精确的无创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检测到更小的心梗病灶成为可能。因此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 到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以及临床实践,都需要一个更为精确的心梗定义。基于上述现状,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 (AHA)和世界心脏联盟(WHF)于20...

常见标准非标准医学名词对照(转帖)

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依据
规范化词                非规范化词

A
阿司匹林                阿斯匹林
艾迪生病                阿狄森病
艾滋病                  爱滋病

B...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可因出血速度、血肿部位及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从临床特征看,仍有一定规律及共性,即昏迷-清醒-再昏迷。现以幕上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为例,概述如下。
  1.意识障碍 急性硬膜外血肿多数伤后昏迷时间较短,少数甚至无原发昏迷,说明大多数脑原发损伤比较轻。有原发昏迷者伤后短时间内清醒,后血肿形成并逐渐增大,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形成,出现再昏迷,两次昏迷之间的清醒过程称为“中间清醒期”。各种颅内血肿中,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中间清醒期”最为常见;部分患者无原发昏迷者伤后3天内出现继发昏迷,早期检查不细致容易漏诊;原发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指南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指南
  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syncope,简称VVS)是诸多晕厥中既特殊又常见的一种类型 ,过去是在排除其它类型晕厥的基础上诊断的 ,故诊断步骤复杂、费时。倾斜试验是诊断VVS的一项特殊性检查 ,有助于确定诊断。为了规范化地开展此项检查 ,
综合有关倾斜试验的原理、方法、适应证和评价 ,特拟定出本项建议。
一、基本原理
晕厥是临床的常见症状 ,其病因复杂 ,有多种类型。由于既往对其机制和诊断不明确 ,关于晕厥的分类和名词较为混乱。在无器质性心脏病晕厥患者中 ,VVS是常见的一种晕厥类型。VVS、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和排尿晕厥都属于神经介...

盛夏来临 你会洗澡吗

   2010-07-21 来源:健康报

  时值盛夏,累了一天后洗个热水澡别提多舒服了。正确的洗澡方法不仅能清洁皮肤,还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新陈代谢。但很多人认为,洗澡的时间越长越好,搓澡巾越粗糙越好,水温越热越好,其实不然。

  自我选择洗澡时间 可以依个人习惯而定,早上起床后或晚上睡觉前洗均可。但在炎热的夏季,皮肤新陈代谢旺盛,汗液、油脂等分泌物较多,还是建议睡觉前洗澡。

  洗澡频率应适中 目前处于夏季,人体皮脂腺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应冲洗一次。而冬、春、秋季,洗澡的次数可因人而异。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