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是怎么回事
尿蛋白是怎么回事,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蛋白质到达肾脏,肾小球仅仅让很小一部分的小分子蛋白通过,而大部分的蛋白质则会被肾脏重吸收回体内。因此,健康成人的尿液中只有少量蛋白,其含量不大于150mg/24h小时,健康儿童尿中蛋白质含量小于40mg
/24h,故一般尿蛋白定性方法不能检出。当尿蛋白定量大于150mg/24h(儿童大于40mg/24h)时,尿蛋白定性试验检查就会出现阳性(+)反应,这就是肾病尿蛋白。
肾病尿蛋白有肾病性尿蛋白和非肾性尿蛋白两种,以下主要介绍尿蛋白是怎么回事。
当肾脏发生病理损伤时,肾小球对蛋白的漏出增加,超过了肾小管对蛋白的重吸收能力下降,导致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150mg/24小时,就出现了尿蛋白。其具体形成过程如下:
1、肾小球对蛋白的漏出增加
肾脏产生尿液(原尿,原尿还要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剩下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则流出肾小管形成尿液,最后排出体外)的部位叫肾小球,肾小球是一团球形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壁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组成,这三层结构统称为肾小球滤过膜。
1)机械屏障受损,大孔开放。
肾小球滤过膜上分布有大孔径和小孔径,健康儿童肾小球滤过膜上的大孔径多处于关闭状态,血液中的大蛋白分子流经肾脏时就会被拦住,只允许很小的蛋白分子从小孔中滤出,所以健康儿童的尿中很少出现大分子蛋白。
这就是肾脏组织对蛋白的机械屏障作用。而病理情况下,肾小球受损致大孔开放,所以蛋白的漏出增多。
2)电荷屏障受损,负电荷减少。
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表面以及系膜区(系膜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间)分布有带负电的电荷,根据“同电相斥”的原理,阻止血液中带负电的蛋白质通过,只允许带正电的物质通过。
即使是大蛋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漏出,肾小球毛细血管和系膜区的负电荷仍会对其进行拦截。但是儿童肾病患者的肾小球已经受到损害,所以毛细血管和系膜区的负电荷数量减少,对带负电荷蛋白质的排斥能力也下降。
因此,血液中的蛋白质在经过肾小球后漏出量增加。
3)系膜对滤过屏障的调节作用失常。
肾小球内系膜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之间,系膜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
健康儿童肾小球系膜细胞可以调节肾小球滤过屏障,促进肾小球滤过膜对蛋白的阻拦,但是儿童肾病患者肾小球受损后系膜细胞的这种调节能力下降,所以对肾小球滤过蛋...
肾病尿蛋白有肾病性尿蛋白和非肾性尿蛋白两种,以下主要介绍尿蛋白是怎么回事。
当肾脏发生病理损伤时,肾小球对蛋白的漏出增加,超过了肾小管对蛋白的重吸收能力下降,导致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150mg/24小时,就出现了尿蛋白。其具体形成过程如下:
1、肾小球对蛋白的漏出增加
肾脏产生尿液(原尿,原尿还要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剩下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则流出肾小管形成尿液,最后排出体外)的部位叫肾小球,肾小球是一团球形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壁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组成,这三层结构统称为肾小球滤过膜。
1)机械屏障受损,大孔开放。
肾小球滤过膜上分布有大孔径和小孔径,健康儿童肾小球滤过膜上的大孔径多处于关闭状态,血液中的大蛋白分子流经肾脏时就会被拦住,只允许很小的蛋白分子从小孔中滤出,所以健康儿童的尿中很少出现大分子蛋白。
这就是肾脏组织对蛋白的机械屏障作用。而病理情况下,肾小球受损致大孔开放,所以蛋白的漏出增多。
2)电荷屏障受损,负电荷减少。
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表面以及系膜区(系膜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间)分布有带负电的电荷,根据“同电相斥”的原理,阻止血液中带负电的蛋白质通过,只允许带正电的物质通过。
即使是大蛋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漏出,肾小球毛细血管和系膜区的负电荷仍会对其进行拦截。但是儿童肾病患者的肾小球已经受到损害,所以毛细血管和系膜区的负电荷数量减少,对带负电荷蛋白质的排斥能力也下降。
因此,血液中的蛋白质在经过肾小球后漏出量增加。
3)系膜对滤过屏障的调节作用失常。
肾小球内系膜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之间,系膜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
健康儿童肾小球系膜细胞可以调节肾小球滤过屏障,促进肾小球滤过膜对蛋白的阻拦,但是儿童肾病患者肾小球受损后系膜细胞的这种调节能力下降,所以对肾小球滤过蛋...
▼ "尿蛋白是怎么回事" 的相关文章:
尿液潴留在膀胱
肾脏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肾的形态
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约长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左肾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因此两肾上极相距较近,下极较远,肾纵轴与脊柱所成角度...
尿液颜色变化意味着什么?
尿液是人体正常生理代射的产物,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呈淡黄色的,天冷时多清澈,天热时多黄色,这与出汗和饮水多少有关,但也可以随着饮食而变化。如摄入偏酸性饮食时,尿色则深,如饮食偏碱,其尿色则淡。有时口服几片核黄素片药物,尿色也会呈现深黄。像这些尿色变化是极为短暂的,很快就能自行恢复。苏州同济医院专家提醒:但当尿液发生另类异常颜色时就要引起警惕了,这很可能是由疾病引起,如果发现以下尿液症状,请及时到医院检查!1.红色尿
有血尿、血红蛋白尿和紫质尿之分。血尿大都由泌尿系统受到直接或...
男人尿液发黄是怎么回事?
一般人体排出的尿液为淡黄色,其原因是由于尿液里含有一种黄色素。当尿液发黄时,有些人认为和饮水有关,并且认为多喝水便可使尿液颜色变淡,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误区的。男性尿液发黄的原因是什么?
人体的泌尿系统是一个连续的管道系统。尿液源于肾脏的肾小球,经肾小管等收集系统的作用,再经肾盂、输尿管进入膀胱。尿液流出膀胱还需要经过一个闸门,这就是尿道括约肌,男性尿液还要经穿过前列腺的尿道才能排出体外。从尿液的起源到排出体外,所经的任何一个器官部位出现疾病,都会影响尿液的颜色,换句话说就是尿液的颜色...
如何应对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由于细菌侵入尿路而引起的。事实上,对宝宝来说,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机率不低,它占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8.5%,居第四位。由此可见,爸爸妈妈需要提高对尿路感染的预防。小婴儿泌尿系统的生理结构使得他比成年人更容易出现尿路感染,所以对宝宝小屁股的护理要尤其仔细。 尿路感染表现出来的最明显症状是发烧,这就让很多父母误认为宝宝只是感冒,所以要多了解尿路感染的表现。 清洗男孩、女孩私处时要掌握重点。 尿路感染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大部分宝宝多喝水、多排尿就可以,必要的时候医生才会建议给宝宝用抗生素。
尿路感染小档案...
从尿液颜色看出来的身体各种疾病
尿液由尿色质、尿胆素、尿红质等不同物质组合而成。这些成分都是体内代谢的产物,成一定的比例。因此,在正常的情形下尿液会保持一定的浓度,所以尿液颜色也较为固定。那么尿液颜色提示哪些疾病呢?中国中医推出:尿液颜色暗示身体各种疾病,带你一起了解一下。
正常尿液的颜色可因饮水、出汗及活动量不同而深浅变化不等,一般从淡黄色至深琥珀色。
乳白色尿:又称乳糜尿,这是由于从肠道上不能吸收糜液,造成乳糜返流进入尿中所致。引起乳糜尿有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淋巴管瓣膜功能异常;也有继发性因素,如常见的丝虫病及泌尿系统泌脓性感染。
黄褐色尿: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甲型肝炎,砷、氯仿等中毒。
蓝绿色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