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换季 谨防医院交叉感染
秋冬换季 谨防医院交叉感染
输液安全应引起重视
秋冬换季,气温骤降,各大医院里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尤以抵抗力较弱的小孩子居多,输液室内人满为患。尽管医院表示会定期严格对输液室进行消毒,但是空气污浊的室内环境还是令很多家长不放心,担心孩子会被交叉感染。
有专家对此表示,家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世界卫生组织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超过140万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在发展中国家,每4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而造成这些感染的原因就在我们身边,其中包括输液的输注系统和输液的操作方法。
避免输液交叉感染的关键在于输注系统
据介绍,自从1931年有了商业化生产的静脉输液以来,输液容器经过了从开放式,半开放式到全密闭的发展过程。目前使用的玻璃瓶和塑瓶都属于半开放系统。由于半开放的瓶装输液需要有一个进气针使环境中的气体持续进入输液瓶内,从而必然会伴随着空气中的细菌等可能引发感染的物质随着输液过程进入人体内,引发热源感染。此外,输液瓶胶塞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脱屑现象,如果伴随着输液进入人体血管内,沉积在脑、肺、眼等器官内,则会造成微血栓而引起相应组织损伤。半开放静脉药物输注系统提供了多个微生物潜在入口。
据专家介绍,全密闭输液软袋可以避免瓶装输液带来的许多安全隐患问题。有别于一般的玻璃瓶滴注需要通气管,全密闭软袋利用大气压力压缩袋体即可顺利滴注,无需开放空气通路,避免了输液瓶倒转时溶液从通气管滴落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空气栓塞的风险;由于是全密闭系统,也排除了空气污染的危险,避免了由于污染造成的对患者的伤害;输注口配有塑料保护套,保证输注口的无菌状态,无需消毒,可直接连接输液器。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较为广泛的采用了全密闭输注系统,香港、台湾、澳大利亚、巴西、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卫生部门甚至发布指南推进全密闭输注系统的使用,以降低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可能。
全密闭输液系统是全球发展趋势
输液安全近年来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和医院所重视,特别是在全密闭输注系统新概念引进中国以来,大家持续关注输液产品的先进设计、安全生产,到规范化的药物配置,到患者输注时的正确操作,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管理和教育培训。生产企业致力于全程提供全密闭输注产品、医院咨询...
输液安全应引起重视
秋冬换季,气温骤降,各大医院里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尤以抵抗力较弱的小孩子居多,输液室内人满为患。尽管医院表示会定期严格对输液室进行消毒,但是空气污浊的室内环境还是令很多家长不放心,担心孩子会被交叉感染。
有专家对此表示,家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世界卫生组织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超过140万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在发展中国家,每4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而造成这些感染的原因就在我们身边,其中包括输液的输注系统和输液的操作方法。
避免输液交叉感染的关键在于输注系统
据介绍,自从1931年有了商业化生产的静脉输液以来,输液容器经过了从开放式,半开放式到全密闭的发展过程。目前使用的玻璃瓶和塑瓶都属于半开放系统。由于半开放的瓶装输液需要有一个进气针使环境中的气体持续进入输液瓶内,从而必然会伴随着空气中的细菌等可能引发感染的物质随着输液过程进入人体内,引发热源感染。此外,输液瓶胶塞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脱屑现象,如果伴随着输液进入人体血管内,沉积在脑、肺、眼等器官内,则会造成微血栓而引起相应组织损伤。半开放静脉药物输注系统提供了多个微生物潜在入口。
据专家介绍,全密闭输液软袋可以避免瓶装输液带来的许多安全隐患问题。有别于一般的玻璃瓶滴注需要通气管,全密闭软袋利用大气压力压缩袋体即可顺利滴注,无需开放空气通路,避免了输液瓶倒转时溶液从通气管滴落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空气栓塞的风险;由于是全密闭系统,也排除了空气污染的危险,避免了由于污染造成的对患者的伤害;输注口配有塑料保护套,保证输注口的无菌状态,无需消毒,可直接连接输液器。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较为广泛的采用了全密闭输注系统,香港、台湾、澳大利亚、巴西、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卫生部门甚至发布指南推进全密闭输注系统的使用,以降低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可能。
全密闭输液系统是全球发展趋势
输液安全近年来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和医院所重视,特别是在全密闭输注系统新概念引进中国以来,大家持续关注输液产品的先进设计、安全生产,到规范化的药物配置,到患者输注时的正确操作,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管理和教育培训。生产企业致力于全程提供全密闭输注产品、医院咨询...
▼ "秋冬换季 谨防医院交叉感染" 的相关文章: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及意义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一、PETCO2监测的原理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肺...
肝衰竭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liver failure)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1],国内迄今尚无肝衰竭的诊治指南。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的制定遵守了循证医学原则,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与国际接轨。其中推荐意见所...
应用麻醉镇痛技术施行负压吸宫术
一、人工流产手术人工流产是指孕早期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的手术。根据妊娠子宫大小及其他因素,一般采用负压吸宫术、钳刮术、水囊引产、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及剖宫取胎术。妊娠6~10周多应用负压吸宫法,10~14周可用钳刮术。
(一)吸宫术
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指诊复查子宫位置、大小及附件情况。窥器扩张阴道后,消毒宫颈及宫颈管,宫颈钳轻夹宫颈前唇,下拉牵引,以探针依子宫方向探测宫腔深度,用宫颈扩张器逐号扩张宫颈内口至比所用吸管大0.5~1号。根据妊娠天数及宫颈口大小选择合适吸管,吸引器压力调至53.3~66.7kPa(400~600mmHg)。依子宫方向将吸管徐徐送入宫腔,达...
胆囊结石治疗方法
胆囊结石是在胆囊内形成的石头样的有害物质,胆囊收集肝脏分泌的胆汁,并将胆汁经胆管输送入肠道,胆汁有一部分的功能是帮助消化食物的,其中的胆盐有助于脂肪消化,但是胆汁中还含有一些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开始聚集成硬块时就形成了胆囊结石。目前治疗胆结石手术术式有多种,主要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和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手术术式的选择要根据患者、手术者和医院的具体情况确定。
1、开腹胆囊切开取石术(旧式保胆取石术)——自1867年Bobb0s氏为一腹部肿物患者施行剖腹术时发现胆囊结石行切开胆囊取石术后缝合胆囊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在以后行此术的病人结石“复发率”很高(50%~80%),这是由于切开...
英国:大夫没洗手,病人不付钱
病人住院期间,不小心摔倒了,治疗摔伤的费用可以拒绝支付!最近,美国政府医疗照顾机构在全国发起了一场“不为医院错误埋单”运动,主要为了监督医护人员,减少由于疏忽引起的卫生或安全问题。小疏忽带来大账单
在美国,病人住院期间,时常会发生感染和摔伤之类的问题。政府医疗照顾机构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些问题其实是可以避免和防范的,因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医务人员不按规定洗手、做手术时不能有效地杀灭病房内的病菌以及不能照顾好病人。”宾夕法尼亚州社会福利局的一项统计显示,该州的医院仅在2007年就发生了363起病人摔伤事件和70件住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