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翻瓣术病例汇报

    翻瓣术是用手术方法翻起牙龈的粘骨膜瓣,在直观下刮治净龈下牙石和肉芽组织,必要时可修整牙槽骨,然后将牙龈复位、缝合,达到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变浅的目的。
一、适应症
1经基础治疗后牙周袋仍在5毫米以上,且探诊后出血者。
2袋底超过膜龈联合界,不宜作牙周袋切除者。
3有骨下袋形成,需做骨修正或移骨者。
4根分叉病变伴深袋或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需暴露根分叉者。
二、术后护理
1术后24小时内在与手术区相应的面部间断放置冰袋,以减轻术后组织水肿。
2术后当天可刷牙,但不刷术区。用0.12%或0.2%氯已定含漱,每天2次,直至可恢复正常刷牙到止。
3若手术范围广,或进行骨形成、植骨等,可预防性口服抗生素4——5日。
4一般术后一周除去治剂并拆线。
三愈合方式
1龈缘位置移向根方,牙龈暴露。
2炎症消退,探针深度减少。
3长结合上皮愈合
4新附着。
转自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03&id=12818908&sty=1&tpg=1&age=0&ticket=ST-377683-hgckCDpxdMGXimt5aBlQpCEmb69FxGPFuC2-20
牙周翻瓣术病例汇报
斧形刀 Patient   
Name:XX    
Sex : female    
Race: Han
Age: 38
Birth pl ace: ShangHai
Occupation: Manager Assistant

 初诊,在外院已洁治,患者口腔卫生可,后牙区牙龈松软有深袋

腭侧,··························&...

▼ "牙周翻瓣术病例汇报" 的相关文章:

如何使用三棱镜治疗斜视

三棱镜是矫治儿童斜视,消除复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它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原理:当光线穿过三棱镜后会向其基底方向折射,物像向其尖端方向移位,根据物像移位的规律和斜视度的大小,在斜视眼前放置三棱镜,并不断改变三棱镜的度数,直至外界物体成像于斜视眼的黄斑,双眼有了共同的视觉方向,复视也就可以消除了。 棱镜是由于两个不平行的平面所构成的光学元件。其主要截面为三角形称为三棱镜。主要用于眼肌的正位训练及对隐斜视的矫正。
    人眼在水平方向融合力大,能耐受的棱镜度成隐斜视度较大,垂直方向融合力小,能耐受的棱镜度小,一般不超过1-2△三棱镜度数,有隐斜视而无症状者无须矫正。有...

孙子患斜弱视经常“翻白眼”

奶奶认准“翻白眼”就是孙子学坏了没礼貌,而故意冷落孙子逼其承认错误,未料只是因为孙子患了斜弱视。近日,提起近一个星期对孙子的“惩罚”,赵奶奶懊恼不已。
 
当事人赵奶奶说,由于儿子、媳妇几乎是在孙子出生后就开始外出打工了,故而7岁的孙子从小就和她相依为命。从5月初起,赵奶奶突然发现一向乖巧的孙子竟然动不动就对她翻白眼。含辛茹苦把孙子养大的赵奶奶十分生气,认为孙子在外面学坏了,要孙子承认错误。谁知道当天承认了错误的孙子在第二天就变本加厉地朝她翻白眼,赵奶奶一气之下以绝食及不说话等方式逼孙子“承认错误,好好做人”...

分享颜面不对称(下颌偏斜)病例的相关资料!



齒顎矯正治療的過程當中,常會需要研判病人的外觀,做為顏面突度,後退量,與外觀的改正的參考,往往有些時候,病人一來就是開口要矯正牙齒,甚至於光給模型或是x光,就要醫生做診\斷,這就會產生一些盲點,因為一項矯正治療的工程必須是全面性的,也就是要從口內口外做總體的治療評估,我想每個人最在乎的還是臉部的形態最後做起來會變怎樣,是矯正病人最期待的!!
我常搭飛機,所以在機場候機時,我會觀察來來往往的人們,有白人,黑人,亞洲人,歐洲人,東方人,,,各式人種,我常會去觀察每一個臉部的外型表徵,尤其是E-LINE(美容線)和NASOLABIAL ANGLE(鼻唇角),,,這會是側臉最需要注重的地...

-_-#教你如何护理新生宝宝的五官

http://blog.39.net/kxhtf9r/a_11832550.html
  新生宝宝看上去柔柔弱弱的软,抱一抱都小心翼翼的,那么该怎么清洁宝宝小小的鼻子耳朵眼睛嘴巴呢?本文我们一起来看看。
  很多妈妈不知道该怎么清洁新生宝宝的五官,用什么,怎么做,都是第一次。不做不行,做错了更不行。
  还有,宝宝面对新环境还不适应,难免出点小麻烦,若是小小的眼睛鼻子出了问题,妈妈仅仅心疼是不够的,此时,你的小宝宝更需要你精心的照料。
  新生儿头面部、五官的生理特点
  1。头面部
  头部相对较大,约为身长的1/4,出生时头围33~34厘米,前囟斜径为2~2。5厘米,(前囟约在12~18个...

突发嘴歪眼斜,留心面瘫


 
 
    近日接诊一位81岁的面瘫患者,女性,伴有5年的脑梗塞病史,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该患者长期呆在家里,生日之际外出聚餐,出现嘴歪、睁眼困难、额纹消失等症状,未加注意,次日症状加重。立即来院就诊,诊断为周围性面瘫。随即给予抗病毒、脱水、营养神经治疗,同时配合针刺、艾灸、按摩和患者主动功能锻炼,三天后睁眼困难明显改善,七天后嘴角歪斜日渐好转,半月后所有症状恢复大半,只残余吃饭时嘴角稍有歪斜,嘱患者自行加强康复锻炼。 
    近年来,周围性面瘫的发生率很高,已经不局限于老年人,年轻人也成为...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