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了挫折家长应该怎么办?
现在的大多数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父母在精心呵护和关爱的同时,往往忽视孩子坚强意志的培养,因而孩子越来越娇气,承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差:
小手指擦破点皮就号啕大哭,哄都哄不住;因为没有被老师表扬就不愿意上幼儿园;被小伙伴碰了一下就告状或反击,受不了一点儿委屈……甚至自杀的阴影也在逼近幼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1999年中国5-14岁孩子自杀率是0.8/10万。另据研究表明,怀有自杀企图和欲念的孩子的比率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
家庭是人生启蒙教育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虽然孩子在幼儿期经历还浅,但也会遇到挫折,这时家长的态度如何,教育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孩子对挫折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因而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正确理解挫折教育
父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挫折教育观念。父母只有正确理解挫折教育,才能有效地对孩子施加影响,避免误入歧途。
什么是挫折
心理学告诉我们,挫折就是人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在环境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需要或动机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情感刺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还可能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因此失去对生活的信心,造成严重的人身事故。另一方面,挫折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误者认识错误,接受教训;同时它能磨炼人的意志,使其更加成熟、坚强,并激励人发愤努力,从逆境中奋起。可见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挫折感是有限度的,不能没有,也不能太多。
有的父母只看到挫折的消极方面,担心孩子经受挫折会吃苦,因而把孩子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不管孩子做得好不好,都夸他“你好棒”、“你真能干”,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什么事都是很容易做的、理所当然的,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于是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承受不了。有的父母则一味地看到挫折的激励效能,把挫折教育等同于“吃苦教育”、竞争,人为地为孩子创设挫折的情境,故意给孩子吃点“苦头”,拿孩子的短处与别人长处比较,说这是给孩子“挫折体验”,让他“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却不知这种做法伤害了...
小手指擦破点皮就号啕大哭,哄都哄不住;因为没有被老师表扬就不愿意上幼儿园;被小伙伴碰了一下就告状或反击,受不了一点儿委屈……甚至自杀的阴影也在逼近幼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1999年中国5-14岁孩子自杀率是0.8/10万。另据研究表明,怀有自杀企图和欲念的孩子的比率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
家庭是人生启蒙教育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虽然孩子在幼儿期经历还浅,但也会遇到挫折,这时家长的态度如何,教育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孩子对挫折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因而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正确理解挫折教育
父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挫折教育观念。父母只有正确理解挫折教育,才能有效地对孩子施加影响,避免误入歧途。
什么是挫折
心理学告诉我们,挫折就是人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在环境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需要或动机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情感刺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还可能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因此失去对生活的信心,造成严重的人身事故。另一方面,挫折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误者认识错误,接受教训;同时它能磨炼人的意志,使其更加成熟、坚强,并激励人发愤努力,从逆境中奋起。可见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挫折感是有限度的,不能没有,也不能太多。
有的父母只看到挫折的消极方面,担心孩子经受挫折会吃苦,因而把孩子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不管孩子做得好不好,都夸他“你好棒”、“你真能干”,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什么事都是很容易做的、理所当然的,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于是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承受不了。有的父母则一味地看到挫折的激励效能,把挫折教育等同于“吃苦教育”、竞争,人为地为孩子创设挫折的情境,故意给孩子吃点“苦头”,拿孩子的短处与别人长处比较,说这是给孩子“挫折体验”,让他“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却不知这种做法伤害了...
▼ "孩子遇到了挫折家长应该怎么办?" 的相关文章:
家庭“蒙特梭利教育”对孩子的耍赖不能随便妥协
自在、独立,但不放任尝到了“甜头”的孩子,觅到了对付野长的最有效的“武器”,他在下次还会继续使用,以至会使用失登峰造极。孩子学会了耍这种小聪慧,他的要求会越来越离谱,那时,野长更拿他入有办法了。所以,要在一开端,就让他晓失:在理的要求,即便非洒泼耍赖也不能失到谦足。
要求失到谦足的程度,与等待真现的心念过程非败正比的。梦寐以求而终于失到时的喜悦,和想要的当时就失到时的喜悦,非有天壤之别的。给孩子购玩具也一样。当他想要火车、布娃娃时,父儿立即答应,孩子取失谦足的程度就会降低,也不会产生视如珍宝的惜物之情。异时,也易以培养“忍受”这种十分主要的荤量。
小贴士
蒙特梭利...
怎样纠正孩子的虚荣心?
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虚荣,因此,爱慕虚荣的人最愿意别人给自己戴高帽,让别人奉承自己。还有些人,别人奉承他,他居然听不出是讽刺,还信以为真,这样的人最可悲了。讲讲我身边的例子:
学校要开家长会,孩子不想让妈妈去,原来是怕丢人。因为孩子妈妈是农妇,自小忙碌于田间,显得黝黑苍老。
还有比这更辛酸的。有个读大学的年轻人,妈妈从老家来到上海来看孩子,孩子嫌妈妈打扮穿着土气,在向同学介绍时,竟说是自己家的老保姆。
读到...
巧妙招让孩子摆脱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最初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认为在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孩子的性要求要在亲近的异性家长那里得到满足,称之为“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这一学说后来受到了人们的批评,人们认为它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不能将其绝对化。可是我们又不能完全否认它。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们确实有着或多或少的恋母情结。由于老公工作忙,儿子从小到大基本上是我一手带大的,这就在他的心目中形成了母亲是最重要的,有没有爸爸无所谓的观念。由于老公在现在的工作单位也有一套休息房,我们也时不时去那里住一下,所以,在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每次老公回家,要是惹着儿子了,儿子总会哭喊着,你别住我们家里,你回你自己家...
保鲜膜避孕失败后罪孽的杀死第一个孩子
因为怀疑怀孕了,于是拉到怀孕生产页面去看看有啥好信息,忽然看到一个热辣辣的避孕话题,让我想起自己一段尴尬的避孕经历。
因此那次失败的避孕,我们杀死了第一个孩子,罪孽深重。时隔7年多,每每想起那个无辜的孩子,心里还是有些酸楚,如果我们生下他,现在也快7岁了,我不止一次设想过那个孩子的样子,一定非常温和可爱,和老公一样。 那是02年10月的某天,老公毕业一年多在上海工作,我还在武汉某大学大四在读,我们正处在火热的缠绵期,反正...
成熟测试——孩子可以入学了吗?
我的孩子年龄偏小,我担心他进了小学跟不上。”“我家宝贝蛮聪明的,我想让他提前入学。早上学好处多!”
……
——其实,孩子能不能入学,关键要看孩子是不是达到了“入学成熟水平”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在某些方面,孩子的成长是受成熟机制制约的,大人应尽量避免拔苗助长。但如果孩子发展成熟得较好,那么我们也不应该耽误孩子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我们不提倡单纯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评估他是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