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有少量残留绒毛组织、子宫息肉、虚弱



请单阿姨帮忙

单阿姨您好!
我弟媳妇因人流不干净,做宫腔镜检查子宫有少量残留绒毛组织(还有疑似子宫息肉),但是因她身体实在太虚弱了,医生(西医)已经不敢给她继续做刮宫了,只是让她吃药尽量自己把残留容貌组织排出来.单阿姨,我很着急,不知道她这样的情况能用针灸试试吗?您能帮我想个好办法吗?先谢谢啦!

梅边吹笛你好:
你弟妹的这种情况可以尝试针灸的,你可以试试董氏奇穴的一些穴位,也许会很快地改善她目前的这种状态。
我想,你在治疗你弟妹的疾病,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用董氏奇穴针灸,二是用艾灸来补气血。
针灸选穴:还巢和妇科穴还有水晶穴。
我通过很多事例证明,还巢、妇科这两个穴位在治疗妇科的各种疾病都起着很主要的作用。有子宫肌瘤用它有的都可以消失。
还巢穴: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拇指之侧)正中央。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输卵管不通、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
刺法:五分针,针2-3分。
本穴最好单侧使用,可左右交替。本穴位于无名指,与三焦经有关;通过理三焦、疏肝胆之作用,治疗妇科病变颇有效验。
妇科穴:在大拇指第一节之外侧。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性都可)、子宫肌瘤、小腹胀、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
刺法:贴于骨旁下针,针深2-3分,一次两针齐下,谓之倒马针。
本穴位于大拇指第一节小侧计两穴。取穴采三分点法。
   
*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效果显著。配内庭治痛经极有效验;配还巢,治疗不孕症疗效极佳。
水晶穴:在内踝尖直下二寸。
主治:子宫炎、子宫胀、子宫瘤、小腹气肿胀闷。
刺法:贴骨针五分至一寸。
上述三个穴位可以针灸治疗。扎上即可,不要求得气,期间,最好可以动针疗法,以增强针灸的效果。
艾灸以补气补血为主,还要以逐湿下痢为辅。
可以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土中之土。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主纳谷,故灸足三里能升阳益胃,强壮脾肾,调和气血,益先后天之气。以调整胃气,提高免疫功能。
灸神阙穴: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灸关元穴:临床可治缩阳症,
关元:是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穴,又为三焦之气...

▼ "子宫有少量残留绒毛组织、子宫息肉、虚弱" 的相关文章:

女性朋友,你需要补“气血”了

 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植物的话,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使其茁壮成长。气和血可以在人体的一些细节中发现出来,只要分辨出这些小细节就能认清各个脏腑气血的运行状态,有助于预知疾病
  气和血都是生命的载体,共同滋润身体。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植物的话,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使其茁壮成长。气和血可以在人体的一些细节中发现出来,只要分辨出这些小细节就能认清各个脏腑气血的运行状态,有助于预知疾病、保持健康。
  1.看眼睛
  主要看眼睛的色泽和清澈度。小孩子都有一双清澈的眼睛。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说明气血充足;眼白的颜色混浊、发黄,就表明肝脏气血...

痹痛酊治疗妇女经行身痛病疗效确切

   痹痛酊治疗妇女经行身痛病疗效确切  ----------------------------------------------------------------     每值经期或者行经前后,出现身体疼痛为主证者,称之为“经行身痛”。病因主要是气血不和,值经期的生理变化,肢体失于濡养而使气血虚弱、瘀血阻滞。 诊断: 1、  有失血或久病史,经期、产后感受风寒湿史,或七情内伤史; 2、  经前或经期发生全身关节疼痛、腰背或骶骨部沉重酸痛,或遇经行则身痛加重,经净疼痛渐减,症状消失,下次行经又复发。 3、&n...

神奇!女人吃榴莲气血可双补

    营养学家认为,榴莲的营养的确非常丰富,糖分和热量都较高,而蛋白质、脂肪与其他水果相当,都比较低;相对其他水果,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的含量都较高,此外,榴莲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钾和钙。
    民间自有“一只榴莲三只鸡”的说法。榴莲与鸡,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植物,根本不具有可比性,如果非要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便是每100克榴莲的可食部热量与鸡肉相当,大约都为140千卡。但是,动物性食物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而榴莲主要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等植物的化学物质。营养学家倡导食物...

看这8个地方,能看出你的气血是否不足

经常手脚冰凉、头发长得比别人都慢、怎么睡觉都睡不够,吃东西容易塞牙……很多人已经对这些生活小细节习以为常,但其实,这些症状都是气血亏的表现。
人们常形容青年男子\"血气方刚\"。那么,到底什么是\"气\"和\"血\"呢?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告诉我们,\"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在某种意义上,它们相当于人体的能量。
所谓\"气\",是指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在生理上具有保持活力、温暖人体、防御外邪等功能。\"气\"就像是人体的\"汽油\",推动五脏六腑的运行,使体表保持正常温度,防御各种病毒入侵。
中医所说的\"血\"则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西医讲的流动在...

关于中医气血阴阳论之:气血论初识

关于中医气血阴阳论之:气血论初识
什么是气?“内经”医家歧伯说:“五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从上焦散布,熏蒸于皮肤,充养周身,滋润毛发,好像雾露一样,溉养万物,这叫做“气”。气的来源,一是禀受先天父母,称元气,入于肾。二是来源于后天水谷之气,得脾胃输布充泽五脏,即为各脏之气。二气相合,即生命活动的动力。故“灵枢 ”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人体之气,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五藏之气。“内经“概之为经气。医家何梦瑶《医碥》云:“气亦耳,依其行于脉外,则曰卫气;行于脉中,则曰营气;聚于胸中,则宗气。名虽有三,气本无二。”
“元气”是先天精气所化生,发源于肾,借三焦之道通全...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