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有我在,病人不难受

  癌痛有我在,病人不难受   肿瘤疼痛
发病机制
①由癌症本身引起的疼痛,如肿瘤在局部或转移部位侵犯或压迫神经纤维所造成的疼痛,这是最常见的原因。②由治疗引起的疼痛,如手术后疤痕的慢性疼痛,化疗后的口腔炎等。③由生活能力丧失引起的疼痛,如便秘、褥疮。④与癌症无关的疼痛,如骨关节炎、筋膜炎疼痛等。 肿瘤局部定位或全身不定位的疼痛,持续性存在,阵发性加剧。常伴恶心、呕吐、食欲减低、失眠、焦虑、恐惧、抑郁等。甚至对生活和治疗失去信心。
急救原则
有效消除疼痛;限制药物不良反应;把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救措施
一、药物治疗
1.按阶梯给药:所谓癌痛治疗的三阶梯方法就是在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做出正确评估后,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原因适当的选择相应的镇痛剂。
(1)轻度疼痛 主要选用解热镇痛剂类的止痛剂,常用药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消炎痛等。可用阿司匹林200-1000毫克,每4小时1次,饭后用,需用肠溶的阿司匹林或加抗酸药。
(2)中度持续疼痛或疼痛加重 使用弱麻醉剂加减非麻醉止痛剂加减辅佐剂。常用强阿片类如吗啡、缓释吗啡、多瑞吉等。可用可待因30毫克加阿司匹林650毫克(约等于可待因30毫克),每4小时1次;常用的辅佐剂有冬眠灵、安定、类固醇类、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药;
(3)强烈持续疼痛 使用强麻醉剂加非麻醉止痛剂加辅佐剂。即:吗啡0.01克加阿司匹林,直到疼痛消减。吗啡给药途径:口服,舌下或肛门栓剂。双膦酸盐用于治疗癌症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第一代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有依替膦酸钠、氯屈膦酸钠,以骨膦为代表;第二代主要有帕米膦酸钠、阿仑膦酸钠,以博宁、阿可达为代表;第三代叫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钠等,以艾本为代表。
2.给药注意事项
(1)口服给药:应选择口服给药途径,尽可能避免创伤性给药途径。这样便于病人长期用药,尤其是针对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片及糖浆等),适当的口服用药极少产生精神依赖性(成瘾性)或身体依赖性(<1%)。这是因为癌症病人所要求的是镇痛效果,而不是精神上的享受。同时,口服吗啡不符合吸毒者的需求和效果。 
(2按时给药:止痛药应当有规律的“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即只在疼痛时给药。
(3)应个体化,即应注意具体病人的实际疗效。止痛药剂量应当根...

▼ "癌痛有我在,病人不难受" 的相关文章:

腰腿痛的预防与治疗

    超过80%的人在一生中有过腰腿痛的病史。这些腰腿痛多发生在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亦逐渐增加,50岁以上的人群中腰腿痛的发生率更高,而30岁以后的年龄正是人生的创造阶段,可见腰腿痛对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之大。
    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有:
    (1)急性或慢性损伤:腰部或腿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的急性或慢性损伤、脊柱骨折或错位、椎间盘损伤等。
    (2)因退行性变:脊柱骨关节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

如何才能让腰腿疼痛远离我们呢

  颈肩腰腿痛病因复杂,症状轻重不一,病史长短不同,给患者带来很大程度的烦恼。因信息时代工作性质导致,颈椎、腰椎病已是现代人的多发病且后果严重,痛苦不堪。有的患者和家属到处寻医问yao,却疗效甚微,甚至越治病情越重,最终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有的患者被虚假广告骗了一回又一回,每年花去几千甚至上万元,不但没有治好病,还把自己的胃糟蹋了。有多少人还在忍受颈椎、腰椎病的痛苦?
  有的脖子又僵又硬,像打了石膏;肩膀、后背酸痛,睡觉时枕头枕也不是,不枕也不是,疼得睡不着觉。
  有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花、耳鸣心慌心悸,一阵阵眩晕;总好象被谁掐住了脖子,浑身都散了架。
  有的...

六类疾病疼痛科有绝招

大河健康报 18 寻医问药 2008年10月29日  
  核心提示
  按照卫生部相关规定,二级甲等以上医院都应设立疼痛科或疼痛门诊,虽然这个人性化的措施出台已好几年了,但了解疼痛科的患者很少。疼痛科与其他科有什么不同,什么样的病人到疼痛科就诊,疼痛科有哪些诊疗项目呢?
  10月20日~26日是中国镇痛周,为让读者更多地了解疼痛科,《大河健康报》记者走进河南省人民医院疼痛门诊,揭开神秘面纱。
  容易误诊的三叉神经痛
  □记者蔡建华
  “大夫,我妈的左半边脸经常疼,还肿得厉害。”10月23日下午,备受三叉神经痛的孔女士辗转神经...

跟痛症的症状是什么,跟痛分哪几种

跟痛症的症状是什么,跟痛分哪几种   跟痛症是以跟不跖侧痛或跟后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持续性疼痛、刺痛、酸痛、活动时加剧,尤其提起足跟向前正步走时:下肢小腿三头肌肌力、肌张力减弱,乃至肌肉萎缩;踝关节活动受限,跟腱局部发红、肿胀或发热,压痛、叩痛明显;行走时步态不正,稳定性差。刘翔右足患的“跟腱末端病”,属于跟腱炎的一种,而跟腱炎又是跟痛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由于其局部血液循环极不流畅,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较差,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跟骨痛实质上分为以下3种:一是跟后痛:由跟骨结节滑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跟骨骨骺炎和跟腱周围炎等引起。二是跟...

预防中老年的足跟痛

足跟痛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虽然从外表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针刺样疼痛,给行动带来了极大不便。足跟疼痛有跟骨骨刺、跟部滑囊炎、跟腱炎、跟垫炎、跟骨骨折等多种原因。当受寒湿、久站、长途行走、奔跑和走不平路时,足跟部的肌腱韧带即会发生慢性反复损伤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出现渗出、水肿、粘连或滑囊形成,局部压力增加产生疼痛、跛行。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容易发生足跟痛,而活动量大得多的青年人却很少发生呢?原因是人上了年纪以后,足跖筋膜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组成跖筋膜的纤维组织逐渐失去了弹性,当长途步行或从较高处跳下时,就容易受伤,并且难以恢复成原有的结构,往往形成疤...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