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相关研究最新动态
脊柱骨折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近期国外学者对脊柱骨折的基础和临床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很多研究很有价值。本文对其简要介绍如下:
Kerwin等研究了脊柱骨折后手术固定时间选择以及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Journal of Trauma-Injury Infection & Critical Care. 2007,63(6):1308-1313)。作者从1988年1月到2003年2月之间选择361例至少累及一个椎体的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部分患者同时出现脊髓损伤。术前分析患者的解剖学特点、入院当时患者的一般情况Glasgow昏迷评分、血压、心率和损伤严重度评分等并进行量化评价。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决定手术时间是在伤后48h内(A组)还是48h后(B组)。使用手术时间,在重症监护室观察的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等进行评价。卡方检验和单侧配对的t检验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158例,B组203例。A组在死亡率上要比B组高(7.6vs2.5%;p=0.0257);住院时间A组要长于B组(14.42vs17.64d;p=0.025)。作者认为脊柱骨折后在48小时内进行固定和48小时以后固定具有更大的风险。
Mulpuri等对1984年到2001年间25例(8男,17女)由于高速车祸所致腰椎过伸牵拉形成的L1、L2、L3椎体Chance骨折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年轻患者进行了研究(Spine. 2007,32(24):E702-E707)。这些患者平均年龄12.1岁(2.9~16.4岁)。根据手术与否分为两组:A组手术组,16例,伤后18天内后路固定融合(平均7.6天);B组佩戴肢具保守治疗。作者通过放射学图像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骨折的临床表现和细节。作者观察椎体后凸成角情况(骨折椎体上下终板连线的交点),节段性的后凸成角情况,棘突间距离(ISD)比率,椎体前缘高度(AVH)比率等指标在伤后即刻、术后1年和最终随访时的正侧位X光片上进行测量。使用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腰椎问卷和SF-36表格进行评价。同时由骨科医师对其术后下肢的感觉、肌力和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观察随访。平均随访时...
Mulpuri等对1984年到2001年间25例(8男,17女)由于高速车祸所致腰椎过伸牵拉形成的L1、L2、L3椎体Chance骨折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年轻患者进行了研究(Spine. 2007,32(24):E702-E707)。这些患者平均年龄12.1岁(2.9~16.4岁)。根据手术与否分为两组:A组手术组,16例,伤后18天内后路固定融合(平均7.6天);B组佩戴肢具保守治疗。作者通过放射学图像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骨折的临床表现和细节。作者观察椎体后凸成角情况(骨折椎体上下终板连线的交点),节段性的后凸成角情况,棘突间距离(ISD)比率,椎体前缘高度(AVH)比率等指标在伤后即刻、术后1年和最终随访时的正侧位X光片上进行测量。使用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腰椎问卷和SF-36表格进行评价。同时由骨科医师对其术后下肢的感觉、肌力和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观察随访。平均随访时...
▼ "脊柱骨折相关研究最新动态" 的相关文章:
迎亚运主题团活动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推你是我兄弟36拿
迎亚运主题团活动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正式成★ 推拿按摩正骨手法演示★ 03601 四指推及振法要点 邵铭熙 1 盘 VCD★ 03602 振腹法要点 胡映明 1 盘 VCD★ 03603 脊椎前倾复位法 陈永达 1★ 03604 美国式整脊手法 林柳泽 1★ 03605 1.头痛头晕的手法治疗;2.肾结石止痛手法;3.慢性胆囊炎手法治疗。王立东1★ 03606 肘压侧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胡延民 1★ 03607 脊柱推拿法 张俊峰 1★ 03608 腹诊推拿 骆竟洪 1 盘 VCD★ 03609 王氏颈椎复位法 王变荣 1★ 03610 骆氏头面背部推拿法 王邦泰 1★ 03611 佛...腰椎管狭窄症的简单介绍
在各种反复劳损或者损伤刺激等不良因素作用下,椎间盘出现退变后,其耐牵伸力和耐压缩力减退,使椎间盘容易被压缩而丧失其正常的高度,椎体间距离缩短、脊椎骨前后的韧带因此而变得松弛,造成椎体之间的不稳定,相互之间活动过度,这样更进一步加重了椎间盘的劳损;同时,椎体间活动度增大后,长此以往,易于出现椎体边缘的骨刺。由于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腰椎长期反复劳损退变的结果,因而多见于中老年人。椎间盘受挤压时,纤维环也可以向四周膨出。在此期,可以出现颈项腰背部疼痛。疼痛可位于不稳定的部位或反射到腰部或臀部,其疼痛较深在,有劳累时加重,休...
健康知识小问答
1、什么是健康?答: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还包括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1)身体好,没有疾病,即生理健康; (2)心理平衡,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即心理健康; (3)个人和社会相协调,即社会适应能力强。
2、健康的10条标准?
答: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疲惫;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