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国际高血压日,你准备好了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  
     高血压是致病原因复杂的慢性病,随着病情的发展而累及心、脑、肾及血管,致死致残率极高,为提高社会各界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社会上一切力量投入高血压防治事业,1988年卫生部决定把每年的10月8日设立全国高血压日。
    今年的主题为“健康膳食,健康血压”。据市卫生防病中心的最新调查显示,高血压居本市慢性病患病率的首位,本市市民每4个人中就有一人血压偏高。高血压病人不仅逐年增多,而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高收入、高职位、多应酬的高级白领已成为高血压的“新宠”。
  
    高血压现状呈现“三高”“三低”
 
  据第三中心医院心脏科专家王绍军教授介绍说,高血压之所以有向低龄化的高级白领发展的趋势,是因为这些人大多工作压力大,不注意劳逸结合和坚持适当的体育活动;吸烟饮酒,应酬不断,高钠盐饮食等。即使有的人知道自己已经患了高血压也不以为意,不用药也不看医生。实际上,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高血压可以导致脑出血、心脑梗死、动脉硬化、肾病等多种并发症。我国目前因高血压致残者已达到600万人,而且高血压病现状具有三高三低特点,“三高”———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三低”———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愈率。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越来越明显地年轻化。因此,对高血压的防治非常重要。
 
  预防高血压控制食盐摄入
 
高血压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必须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减少食盐的摄入,减少食用油、肥肉、油炸食品等含脂肪较...

▼ "10月8日-国际高血压日,你准备好了吗" 的相关文章:

高血脂 你最想问的几个问题

高血脂症可以治愈吗?
  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无论使用非药物或药物的方法,高血脂只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无法完全治愈。除非是因其它疾病而造成的高血脂,例如甲状腺低下引起的,甲状腺低下治愈了,血脂也会随着降下。不过这情形较少见,大部分的高血脂都需要长期控制。
  血看起来浊浊的就是高血脂?
  不一定。血液中脂肪过高时,的确会让血液呈混浊状。不过也有误认的时候。例如抽血检查,因为抽的血是静脉血,本来看起来就比较暗,并不是高血脂造成的结果。
  
  此外,有些检查项目,抽血不需要经过禁食,例如验血色素、甲状腺功能,如果是刚吃完饭后抽的血,三酸甘油酯较高,血液也会比较浊。一般的抽血检查,...

高血压患者的食谱


        对付高血压这个词,仿佛是针对老年人的,不少人都没有感受到,今朝高血压在年青化,咱们要怎样来防备高血压呢?与降压茶:针对“高血压降压茶与食疗法子”做全方位的先容,如下是关于“高血压降压茶与食疗法子”的全数形式,但愿对患者高血压降压茶有帮忙!
        1、芹菜医治高血压:常吃芹菜,有庇护血管和降s血压成果,且有沉着感化。
       &n...

高血压——御坊堂健康门诊


 
高血压症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

免费治疗高脂血症

你想免费治疗高脂血症吗?
如果你选择是
请你仔细阅读一下文章
即可获得免费治疗机会:
高脂血症患者的绝好机会------免费参加国家十二五创新药物重大专项(2011ZX09101-002-11)。该项目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研发,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负责组织实施。
参加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心内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内科
辽宁中...

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

高泌乳素血症是血内泌乳素水平高于正常值的一种临床状态,可由多种疾病或生理状态造成,而不能认为单是一种疾病诊断。因为泌乳素是一种应激激素,生理状态下可以升高;而许多病理状态和药物也可导致泌乳素高于正常如甲状腺功能低减和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等。临床中应首先确认高泌乳素血症的存在,然后对众多的病因进行鉴别,确认为垂体泌乳素瘤引起或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对有临床需要的患者加以治疗。
从2006年6月起,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的各位专家,并会同影像学、男性学、放射治疗学等各位学者,组成《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编写组,进行了多次研讨会,共同回顾高泌...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