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太旺而且脾胃虚弱要怎么调理?
下面提供一些简便的“降肝火”中药茶饮,小麦苗茶材料:小麦苗一把,滑石粉2─3钱。 作法:水煎、去渣、代茶饮。 主治:身热口渴,胸腹闷胀,汗多,小便不顺畅。 柴甘茅根茶材料:柴胡3─10钱,甘草2钱,白茅根10钱。 作法:水煎后取汁,加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频服。 主治:口渴、身体烦热,感冒未愈,小便黄。 清暑茶材料:茵陈、香薷3钱、车钱草、半边莲各三钱。 做法:水煎后取汁,加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频服。 主治:口干舌燥、头昏热、小便短黄、身体烦闷。首先,要做到少喝酒,最好别喝。酒对肝的伤害很大,尤其是啤酒,如果做不到,那什么神丹妙药都不会管用;其次,就是不要熬夜,熬夜对身体很不好,很容易引起虚火,特别是肝火。所以生活要有规律;再次,既然有肝火,每天适量泡点菊花茶喝是很有必要的,但睡前1个小时左右就不要喝了,要不然第二天会有肿眼泡,对个人的形象很是不好;去肝火:“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敌。苦味食物之所以苦是因为其中含有生物碱、尿素类等苦味物质,中医研究发现,这些苦味物质有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的作用。最佳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
“肝火太旺而且脾胃虚弱要怎么调理?”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脾胃不和
你所形容的状况就是脾胃不和。典型的胃强脾弱。胃主接纳、消化。脾主蠕动、输送营养。脾的蠕动力弱就消化不好,不能营养输送到各个脏腑,气机就紊乱,排便也不畅,身体抵抗力就差。
所以,要调理身体就从脾胃调起。升清降浊,气机顺百脉畅,身体就强健!!!
脾胃不和 证名。以不思食,食而不易消化为主症。《明医指掌》:“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用治中汤。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缩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
服用舒肝和胃丸,每次2丸,每日2次。
治疗脾胃不和,我给你推荐百花散,草药无副作用,康复后不复发,成份:天...
所以,要调理身体就从脾胃调起。升清降浊,气机顺百脉畅,身体就强健!!!
脾胃不和 证名。以不思食,食而不易消化为主症。《明医指掌》:“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用治中汤。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缩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
服用舒肝和胃丸,每次2丸,每日2次。
治疗脾胃不和,我给你推荐百花散,草药无副作用,康复后不复发,成份:天...
脾胃不和应吃哪些中药?
药方没有,不过我前几年吃归脾丸比较不错,你试试
板蓝根,或蹲在地上一会儿就好了!
板蓝根,或蹲在地上一会儿就好了!
这种说法太笼统,应该根据个体情况,不同对待。最好要望闻问切。
板蓝根,或蹲在地上一会儿就好了!
板蓝根,或蹲在地上一会儿就好了!
这种说法太笼统,应该根据个体情况,不同对待。最好要望闻问切。
脾胃虚弱如何调养改善?
山药,枸杞,是不错的温补食材,常见易得做法也很简单,尽量用蒸煮的方法来做,如熬粥,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去药店买切片当归,当成茶煮着喝就可以了,这是日韩很崇尚的保养方法,如果你是女生的话,更加有好处。另外,羊肉是热性的,多喝羊肉汤也是不错的。
人体胃实火盛可以使口气加重,可服用牛黄清胃丸或牛黄上清片之类的清胃火的药物。若是虚火盛,可服用方剂玉女煎。
爽口乐口喷离子液中的...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中医以为本病成因复杂,从脉象、舌象及全身状况分析,有湿、有热、有虚,更有虚实相杂的因素,治疗时也需针对成因,给予综合处理,否则难收良效。 治疗本病可以从内治、外治及食疗三方面入手。 内治法:药用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扁豆20克、山药20克、白茅根20克、车前草20克、扁蓄20克、神曲20克、麦芽20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
脾胃虚弱该怎样改善?
脾虚者宜吃以下食品。 粳米 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本草经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可以说凡虚弱之人,粳米皆宜,尤脾虚之人,最宜食之。 糯米 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孙思邈说:“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本经逢原》说得好:“糯米,益气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