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个包皮龟头炎的中医疗法?
中医治疗包皮龟头炎常分为三型,即毒火郁结型、湿热生虫型和肝肾阴亏型三种。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予以不同的治疗。
(1)毒火郁结型 可见包皮和龟头红肿,有红斑、丘疹、水疱或溃烂,自觉疼痛,排尿不畅,伴有口舌生疮,急躁易怒。这是由于毒火郁结,不得宣泄所致。治疗宜清热、泻火、解毒。常用方剂为导赤丹加减:黄连10g 黄芩10g 山栀子10g 木通10g生地10g 淡竹叶10g 泽泻10g 大黄6g 生甘草10g 水煎服,每日1剂。
(2)湿热生虫型 可见龟头部潮红,起水疱或糜烂,阴茎疼痛;实验室检查可见白色念珠菌或滴虫感染;多伴有阴部潮湿,阴部瘙痒,口苦,口粘,小便黄赤。这是由于湿热之邪下注肝经,生虫所致。治疗宜清热除湿,杀虫止痒。常用方药为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 柴胡10g 黄芩10g 山栀子10g 车前子10g 泽泻10g 木通10g 土茯苓30g 百部10g 贯众10g 鹤虱10g 。
(3)肝肾阴亏型 可见包皮和龟头有斑片或有肥厚,或硬化,一般没有瘙痒和疼痛,可伴有腰酸、早泄等症状。...
“求个包皮龟头炎的中医疗法?” 的相关文章
唇风看中医什么科
中医五官科。唇风是因风热湿邪外侵,或脾胃湿热内蕴,上蒸口唇所致。以口唇红肿、痛痒,日久破裂流水,或脱屑皮,或有嘴唇不时瞤动为主要表现的口腔疾病。西医慢性唇炎、继发感染性唇炎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内经》最早有唇风症状的描述,称唇槁。如《灵枢?寒热病论》说:“寒热者……唇槁。”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卷四》首次提出唇风病名:“唇风,阳明胃火上攻,其患下唇发痒作肿,破裂流水,不疼难愈。宜铜粉丸泡洗,内服六味地黄丸自愈。”在古代文献中,本病亦称驴嘴风、唇瞤。历代对本病均有所论述,但不很多。 唇风好发于下唇。 【病因病机】 ...
请问以形补形在中医里有道理吗?
中医里确实有以形补形的传统,像核桃补脑,黑豆利尿养肾,不仅在中医上有说法,从西医上也有论证。但是,并非所有东西都能按照形状进补,也并非所有人都能用以形补形的方法进补。曾经有患者,为了补脑,几乎每天吃羊脑、猪脑。可是因为含有大量脂肪、胆固醇,最后补出了个高血脂,真不划算。从中医上讲,秋冬是滋肾阴、补肾阳的好时候。可是如何补,还是很有讲究的。 另外,生活节律也是现代人要注意的。中医讲究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夏季天亮的早,应该与鸡同起;而秋冬白天短,就讲究早睡晚起。比如老年人喜欢晨练,但是秋冬就得等太阳出来了,暖和了再起床出门比较...
求:中医理论关于儿童体质特点的内容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
骨折之后,采用西医打石膏好呢?还是中医夹板固定敷药配喝中药呢?
骨折后如果不是严重粉碎性和严重错位骨折,采用传统中医治疗,只需手法复位,再用夹板体外固定,固定后关键是用中药进行外敷快速接骨,如果骨折特别严重,可以考虑手术复位固定,之后再抓紧时间用中药进行接骨,早期普通骨折(没有开手术过的)用药5-7天疼痛可以基本消除,肿也可以逐渐消退,10天左右可以拆下夹板,12-15天可以轻微活动患肢,用药大约30天左右可以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活动。40天拍片可以看到骨痂生长良好,以X光片为依据,花费大概一千多元,如果用药40-50天还不能基本就康复,那么要考虑是否是医生的水平有问题。 骨折如果采用西医...
中医治疗前列腺炎偏方 ? ccdm
8,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从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症状。推荐使用 中草药产品 前列宁强效组合 ,效果不错。q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