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忘记了mysql的root用户密码解决办法:
一、以系统的root用户(什么,你的系统的root用户密码也忘了。那只好看我另外一篇linux下忘记root用户的解决办法了先解决这个问题)登陆系统,进入终端
[root@localhost /]#
二、杀掉mysql进程
方法1、[root@localhost /]#killall mysqld
方法2、[root@localhost /]#ps -aux //查看所有进程,找到mysql进程的pid
然后
[root@localhost /]#kill pid //pid是mysql的进程号
三、用--skip-grant-tables参数启动mysqld
[root@localhost /]#/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skip-grant-tables&
// 其中/usr..../bin是我的mysql安装目录
[root@localhost /]#/usr/local/mysql/bin/mysql //进入mysql
mysql> use mysql //切换到mysql database
mysql>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123456') WHERE user='root';
//将root密码该为123456了
四、注意事项
The full command to load MySQL like this is:
mysqld_safe --skip-grant-tables --autoclose
(Editor ......
linux下忘记了mysql的root用户密码解决办法:
一、以系统的root用户(什么,你的系统的root用户密码也忘了。那只好看我另外一篇linux下忘记root用户的解决办法了先解决这个问题)登陆系统,进入终端
[root@localhost /]#
二、杀掉mysql进程
方法1、[root@localhost /]#killall mysqld
方法2、[root@localhost /]#ps -aux //查看所有进程,找到mysql进程的pid
然后
[root@localhost /]#kill pid //pid是mysql的进程号
三、用--skip-grant-tables参数启动mysqld
[root@localhost /]#/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skip-grant-tables&
// 其中/usr..../bin是我的mysql安装目录
[root@localhost /]#/usr/local/mysql/bin/mysql //进入mysql
mysql> use mysql //切换到mysql database
mysql>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123456') WHERE user='root';
//将root密码该为123456了
四、注意事项
The full command to load MySQL like this is:
mysqld_safe --skip-grant-tables --autoclose
(Editor ......
今天忽然发现代理服务器不能使用了,上去一看,squid的端口监听Stop掉了,查看日志,如下错误 今天忽然发现代理服务器不能使用了,上去一看,squid的端口监听Stop掉了,查看日志,如下错误
localhost kernel: Out of Memory: Killed process 785 (squid).
网上google一通,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结果,自己找其他原因看看吧,linux的swap都用完了么,居然还内存不够,top一下,吓一跳,居然只有8M swap空间,估计当时自己不小心分错了了吧!
增加swap分区是不可能了,磁盘空间早就分配完了,那就增加swap文件吧
生成1200M的文件
#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1317000
创建为swap文件
#mkswap swapfile
让swap生效
#swapon swapfile
查看一下swap
#swapon -s
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
/dev/sda3 partition 8024 2504 -3
/var/swapfile file 1316992 0 -4
加到fstab文件中让系统引导时自动启动
#vi /etc/fstab
/var/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然后启动squid,用top命令看看
Swap: 1325016K av, 2504K used, 1322512K free
#netstat -ln
......
转帖自:http://bbs.61job.cn/space/viewspacepost.aspx?postid=4489
在Linux中不管你是做服务器还是只是平常使用,上网肯定都是最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之一,
所以就涉及到它的ip gateway dns等network配置和使用。但是设置linux网络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使用命令修改(直接即时生效,重启失效)
#ifconfig eth0 192.168.0.1 netmask 255.255.255.0 up
说明:
eth0是第一个网卡,其他依次为eth1,eth*
192.168.0.1是给网卡配置的第一个网卡配置的ip地址
netmask 255.255.255.0 配置的是子网掩码
up是表示立即激活
ifconfig的更多参数说明查看相关帮助
gateway:
#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30.1 eth0
dns:
# vi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202.131.80.1
nameserver 202.131.80.5
如果要重起生 ......
Grubfordos 引导linux的方法
方法一
Errorcheck off
Configfile /menu.lst
Configfile /boot/grub/menu.lst
Configfile /grub/menu.lst
Find –set-root –ignore-floppies –ignore-cd /menu.lst
Configfile /menu.lst
Find –set-root –ignore-floppies –ignore-cd /root/grub/menu.lst
Configfile /root/grub/menu.lst
Find –set-root –ignore-floppies –ignore-cd /grub/menu.lst
Configfile /grub/menu.lst
方法二(核心)
Root (hd0,7)
Kernel /vmlinuz-2.6.18-128.e15 root=/dev/hda
Initrd /initrd-2.6.18-128-92.e15.img
Boot
引导xp方法
方法1. (核心)
Rootnoverify(hd0,0)
Chainloader + 1 #转交引导权
Boot
方法2
Find –set-root –ignore-flppies /ntldr
Chainloader /ntldr //权限转交给windows
常用口令
1 linux :
root (x,y)
kernel /vmlinuz root=/dev/sda #内核
initrd /initrd.img #初始化镜像
boot
2. windows
Rootnoverify (x,y)
Chainloader + 1
Boot
查 ......
http://news.csdn.net/a/20091229/216149.html
Techradar:Linux演变的15个重大里程碑
2009-12-29 15:50 | 273次阅读 | 来源:华军资讯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关键词:Linux | 感谢carlkxiafhwfhw的提供 | 收藏这篇新闻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资讯网站Techradar列举了近十年来Linux系统演变历程中的重要时刻,下面让我们来浏览这15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进:
1、2001年1月:Linux Kernel 2.4
Linux 2.4版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该版本系统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接口,诸如USB启动、蓝牙终端设备、内嵌RAID和ext3格式的文件系统。Linux出色的驱动程序支持就是从2.4版开始的。现在主流的2.6版本就是它的升级版。
2、2001年5月:Nividia发布Linux版驱动程序
2001年5月以前,许多Linux用户都被硬件厂商视作另类,没有提供相应的官方驱动支持。Nividia率先打破了这一僵局,发布了第一个二进制版的显卡驱动,为Linux界面效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利的一面是,同时也开启了Linux安全隐患的潘多拉魔盒。
3、2002年6月:Gnome 2.0
02年6月,GNOME基金会在渥太华Linux讨论会上发布了GNOME桌面和开发者平台2.0版本。给GNOME用户带来更强大的Naut ......
功能说明:列出目前与过去登入系统的用户相关信息。
语 法:last [-adRx][-f <记录文件>][-n <显示列数>][帐号名称...][终端机编号...]
补充说明:单独执行last指令,它会读取位于/var/log目录下,名称为wtmp的文件,并把该给文件的内容记录的登入系统的用户名单全部显示出来。
参 数:
-a 把从何处登入系统的主机名称或IP地址,显示在最后一行。
-d 将IP地址转换成主机名称。
-f <记录文件> 指定记录文件。
-n <显示列数>或-<显示列数> 设置列出名单的显示列数。
-R 不显示登入系统的主机名称或IP地址。
-x 显示系统关机,重新开机,以及执行等级的改变等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