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缓冲(framebuffer)是 Linux 为显示设备提供的一个接口,把显存抽象后的一种设备,他允许上层应用程序在图形模式下直接对显示缓冲区进行读写操作。这种操作是抽象的,统一的。用户不必关心物理显存的位置、换页机制等等具体细节。这些都是由Framebuffer 设备驱动来完成的。
帧缓冲设备对应的设备文件为/dev/fb*,如果系统有多个显示卡,Linux 下还可支持多个帧缓冲设备,最多可达 32 个,分别为/dev/fb0 到/dev/fb31,而/dev/fb 则为当前缺省的帧缓冲设备,通常指向/dev/fb0。当然在嵌入式系统中支持一个显示设备就够了。帧缓冲设备为标准字符设备,主设备号为29,次设备号则从0到31。分别对应/dev/fb0-/dev/fb31。
通过/dev/fb,应用程序的操作主要有这几种:
1.读/写(read/write)/dev/fb:相当于读/写屏幕缓冲区。例如用 cp /dev/fb0 tmp 命令可将当前屏幕的内容拷贝到一个文件中,而命令 cp tmp > /dev/fb0 则将图形文件tmp显示在屏幕上。
2.映射(map)操作:由于 Linux 工作在保护模式,每个应用程序都有自己的虚拟地址空间,在 ......
系统信息
uptime
uptime 给出下列信息的一行显示. 当前时间, 系统运行了多久时间, 当前登陆的用户有多少, 以及前1,5和15分钟系统的平均负载.
联机信息-时间,显示如下
11:27pm up 9 days, 7:12, 3 user, load average: 0.07, 0.12, 0.14
当前系统时间 系统运行时间 当前在线用户数 系统负荷 1分钟前 5 分钟前 15 分钟前
w
w – 显示已经登录的用户以及他们在做什么
w 显示 系统中 当前用户 的 信息, 以及 他们 的 进程. 第一行 中 依次 显示当前时间, 系统的持续运行时间, 登录的 用户数, 和 最近 1, 5, 15 分钟 的系统平均负载 (load average).
接 下 来 的 条目 显示 每位 用户 的: 登录名, tty 名, 远程主机, 登录时间,空闲时间, JCPU, PCPU, 以及他们 当前进程 的 命令行.
JCPU 时间 指 某个 tty 上 所有 进程 用掉的 时间, 不包括 过去的 后台任务,但是 包括 正在 运行 的 后台任务.
PCPU 时间 指 当前进程 用掉的 时间, 可以 在 “what” 域 看到 当前进程.
联机信息-已登录用户,显示如下
01:04:10 up 1:34, 2 users, load average: 0.25, 0.16, 0.11
(uptime 信息)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user tty1 192.168.0.1 ......
库文件在连接(静态库和共享库)和运行(仅限于使用共享库的程序)时被使用,其搜索路径是在系统中进行设置的。一般 Linux 系统把 /lib 和 /usr/lib 两个目录作为默认的库搜索路径,所以使用这两个目录中的库时不需要进行设置搜索路径即可直接使用。对于处于默认库搜索路径之外的库,需要将库的位置添加到库的搜索路径之中。设置库文件的搜索路径有下列两种方式,可任选其一使用:
在环境变量 LD_LIBRARY_PATH 中指明库的搜索路径。
在 /etc/ld.so.conf 文件中添加库的搜索路径。
将自己可能存放库文件的路径都加入到/etc/ld.so.conf中是明智的选择
添加方法也极其简单,将库文件的绝对路径直接写进去就OK了,一行一个。例如:
/usr/X11R6/lib
/usr/local/lib
/opt/lib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种搜索路径的设置方式对于程序连接时的库(包括共享库和静态库)的定位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使用了共享库的程序的执行还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为了加快程序执行时对共享库的定位速度,避免使用搜索路径查找共享库的低效率,所以是直接读取库列表文件 /etc/ld.so.cache 从中进行搜索的。/etc/ld.so.cache 是一个非文本的数据文件,不能直接编辑,它是根据 ......
还是高中的时候,学校安排计算机课,好像教材叫《计算机XXX》。从那里面知道有个东西叫linux,那是第一次知道linux。后来家里买了台电脑(品牌机)预装windows xp。送了一张系统盘“神州世纪中文桌面系统”,其实就是Red flag linux内核是2.4.27的。当时连xp和2000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谁知到Linux是个鸟。只是感觉windows很好用,玩个游戏,上个网,看个片都挺方便的。
后来时间长了对电脑有了点了解想起了送的那张盘,也就是“神州世纪中文桌面系统”,于是想尝个新鲜,把“神州世纪中文桌面系统”放进光驱重启电脑,居然装不上。当时不知道为甚麽,其实就是硬盘文件系统的事,我当时硬盘全是fat32的,“神州世纪中文桌面系统”居然不识别,告诉我找不到可用的磁盘。后来下了个vmware终于安上了,还算顺利。用了一阵觉得Linux没什么好的,感觉特别麻烦感觉跟xp比就像原始人,倒是觉得vmware错,到现在vmware都常住我的电脑,成了必装软件。
再后来从《cfan》上看到一篇介绍linux的文章,就弄了个red hat 9装在电脑上,这次安装的感觉倒是不错,一切 ......
So you want to root a linux system? But, you don't know shit about it?
Well, this guide is for you.
Tools covered by this guide
-----------------------
netcat [utility for creating a backdoor shell, but can be used for a plethora of other things]
gcc [c program compiler, the heart of exploits]
rm [for clearing those pesky logs]
other basic commands [ls, grep, vi (cool people use vi), etc etc.]
Step one [Getting in]
----------------------
Getting access to an exploitable server.
Believe it or not, this isn't as hard as it sounds, generally most webpages run on one of two operating systems:
a *nix derivative [BSD, Debian, Ubuntu, etc] or windows server
Most servers are simple "guess a password or bruteforce until you get in".
Step two [Basic Recon and Log Clearing]
-------------------------
So, you've accessed a server under a lowly user account, great.
You're probably saying to yourself "Time to explo ......
版本:CentOS 5.3
一、hostname命令
功能:显示或设置系统主机名(临时,重启恢复)
1.hostname 显示主机名
hostname命令显示由gethostname 函数返回的系统主机名
hostname -d 显示domain name
hostname -f 显示FQDN
hostname -i 显示ip
2.hostname host
将主机名临时修改为host
二、修改主机名
1.修改/etc/hosts(IP地址和FQDN地址解析使用)
10.226.70.30 myhost.test.com myhost
2.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myhost
3.执行hostname myhost 或reboot
主机名为myhost,domain name 为test.com , FQDN为myhost.tes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