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DOMDocument对象很重要,还有XMLHTTP也很重要
注意大小写一定不能弄错.
属性:
1Attributes 存储节点的属性列表(只读)
2childNodes 存储节点的子节点列表(只读)
3dataType 返回此节点的数据类型
4Definition 以DTD或XML模式给出的节点的定义(只读)
5Doctype 指定文档类型节点(只读)
6documentElement 返回文档的根元素(可读写)
7firstChild 返回当前节点的第一个子节点(只读)
8Implementation 返回XMLDOMImplementation对象
9lastChild 返回当前节点最后一个子节点(只读)
10nextSibling 返回当前节点的下一个兄弟节点(只读)
11nodeName 返回节点的名字(只读)
12nodeType 返回节点的类型(只读)
13nodeTypedValue 存储节点值(可读写)
14nodeValue 返回节点的文本(可读写)
15ownerDocument 返回包含此节点的根文档(只读)
16parentNode 返回父节点(只读)
17Parsed 返回此节点及其子节点是否已经被解析(只读)
18Prefix 返回名称空间前缀(只读)
19preserveWhiteSpace 指定是否保留空白(可读写)
20previousSibling 返回此节点的前一个兄弟节点(只读)
......
null, undefined
相同:
当一个变量的值是null, undefined时,表示:我们声明并定义了一个变量,仅仅是这个变量的值是null, undefined.
被调用者:
将null, undefined作为参数传入"JavaScript内置函数"时,不会出现异常,内置函数返回:null -> null, undefined->undefined
但typeof函数除外。
调用者:
在null, undefined上调用属性,方法会出现异常。
不同:
特殊的typeof函数, typeof null -> "object" typeof undefined -> "undefined"
特别注意:
在JavaScript中,如果一个变量没有声明,也就是不存在的。
被调用者:
将没有声明的变量作为参数传入"任意的JavaScript函数"时,会出现异常,但typeof函数除外。
调用者:
在没有声明的变量上调用属性,方法会出现异常。
特殊的typeof函数, 对一个没有声明的变量,例如:undeclared, typeof undeclared : 返回 "undefined".
因此对一个变量调用typeof 方法是最保险的。例如比较一个变量book, 调用 book == null , book == undefined ,
如果book变量没有 ......
首先创建解析对象:
try
{
xmldoc=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DOM");//IE
}catch(e)
{
try{
xmldoc=document.implementation.createDocument("","",null);//非IE
}catch(e)
{
alert("无法创建对象!");
return;
}
}
xmldoc.async="false";
xmldoc.load("we.xml");
//把字符创txt载入解析器for IE浏览器
xmldoc.loadXML(txt);
//把xml字符创txt载入解析器for firefox等其他浏览器
var parser=new DOMParser();
var doc=parser.parsefromString(txt,"text/xml");
//也就是说IE使用loadXML()来解析XML字符串;firefox其他浏览器使用DOMParser对象
遍历得到xml文件中的内容:
function getvalue()
{
var person=xmldoc.getElementsByTagName("person");
for(i=0;i<person.length;i++)
{
var name=person[i].getElementsByTagName("name")[0].childNodes[0].nodeValue;
var age=person[i].getElementsByTagName("age")[0].childNodes[0].nodeValue;
document.write("name:"+name+" age:"+age+"<br>");
}
}
也可以通过xmlhttpRequest对象Lauren读取 ......
都转烂了,不过还是贴上来了。查的时候方便。。。
1. oncontextmenu="window.event.returnValue=false" 将彻底屏蔽鼠标右键
<table border oncontextmenu=return(false)> <td>no </table> 可用于Table
2. <body onselectstart="return false"> 取消选取、防止复制
3. onpaste="return false" 不准粘贴
4. oncopy="return false;" oncut="return false;" 防止复制
5. <link rel="Shortcut Icon" href="favicon.ico"> IE地址栏前换成自己的图标
6. <link rel="Bookmark" href="favicon.ico"> 可以在收藏夹中显示出你的图标
7. <input style="ime-mode:disabled"> 关闭输入法
8. 永远都会带着框架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if (window == top)top.location.href = "frames.htm"; //frames.htm为框架网页
// --> </script>
9. 防止被人frame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if (top.location != self.location)top.locat ......
Oracle中start with...connect by prior子句用法
connect by 是结构化查询中用到的,其基本语法是:
select ... from tablename start with 条件1
connect by 条件2
where 条件3;
例:
select * from table
start with org_id = 'HBHqfWGWPy'
connect by prior org_id = parent_id;
简单说来是将一个树状结构存储在一张表里,比如一个表中存在两个字段:
org_id,parent_id那么通过表示每一条记录的parent是谁,就可以形成一个树状结构。
用上述语法的查询可以取得这棵树的所有记录。
其中:
条件1 是根结点的限定语句,当然可以放宽限定条件,以取得多个根结点,实际就是多棵树。
条件2 是连接条件,其中用PRIOR表示上一条记录,比如 CONNECT BY PRIOR org_id = parent_id就是说上一条记录的org_id 是本条记录的parent_id,即本记录的父亲是上一条记录。
条件3 是过滤条件,用于对返回的所有记录进行过滤。
简单介绍如下:
早扫描树结构表时,需要依此访问树结构的每个节点,一个节点只能访问一次,其访问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根节点开始;
第二步:访问该节点;
第三步:判断该节点有无未被访问的子节点,若有,则转向 ......
限制控制文件的大小
a.)查询可复用部分的保存天数(不能直接控制大小,保存天数越大数据越多)
SELECT name,value from v$parameter WHERE name = '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
b.)设置可复用部分保存时间
ALTER SYSTEM SET 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 = 14;
c.)设置不可复用部分的大小.在CREATE DATABASE或CREATE CONTROLFILE语句中给定下列参数,以间接控制大小.
MAXDATAFILES
MAXINSTANCES
MAXLOGFILES
MAXLOGHISTORY
MAXLOGMEMBERS
注意这些参数会限制数据库的拓展性.例如MAXDATAFILES = 100时,最多只能有100数据文件. 查看控制文件配置
SELECT type, record_size, records_total, records_used from v$controlfile_record_section; 查看控制文件位置
SELECT value from v$parameter WHERE name = 'control_files';
或
SELECT * from v$controlfile; 添加或移动控制文件,需要重启数据库. 注意变更前后仔细检验,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