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偏方?谢
[方一] 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将上述三花洗净后以沸水冲泡,加盖稍冷后当茶饮。 本方清暑解热,芳香开窍,可去心胸烦热。 [方二] 绿豆100克,黄豆、白扁豆各30克。将三豆加水煮烂后,取浓汁加入白糖或其它调料饮用。 本方防暑,清热解毒,和中健胃。 [方三] 金银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蚕豆30克。加水煎煮,以蚕豆煮熟为度,饮汁食豆。 本方消暑健身,清热解毒,尤宜于暑天好生痱子、疱者。 [方四] 鲜西瓜皮、冬瓜皮、丝瓜皮各50克。将三皮水煎15分钟,取汁加适量的糖,温服当茶。 本方清热,祛暑,利尿。 [方五] 藿香叶、香薷叶、薄荷叶各10克。加水淹没药物为度,煎开即可,煎时加盖。 本方消暑清神,健脾醒脑,对已中暑者尤为适用。 [方六] 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 三豆加水600毫升,小火煎成2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 本方健脾,消暑,防痱。 [方七] 桃叶50克,水500毫升。将桃叶放入水中,煎熬到只剩一半,小量即可。代茶饮。本方由于桃叶中含有丹宁成分,可使因痱子而变红的血管收敛,因此能起到解毒、...
“中暑的偏方?谢” 的相关文章
请问中暑造成的头痛要怎么样才能避免?
减少在太阳下直晒的时间,多喝水,保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最好适当补充出汗造成的盐分损失,出汗多时喝点淡盐水)。还有就是空调不要开的太低,小心温差太大不适应造成头痛!!
皇宫御医告诉你:头痛发作前出现头部缺血、视觉障碍等先兆症状,接着颈外动脉系统扩张,而产生头痛发作,组织内的血管周围的血管活性多肽和刺激性的无菌性炎症使头痛加剧。支持血管源性假说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临床上偏头痛的疼痛性质是搏动性和跳动性的;疼痛部位的多样性,疼痛位置与三叉神经的解剖学分...
中暑有什么特征吗?
中暑是人在高温影响下而发生的体温调解功能障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组疾病。 中暑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汗出,口渴,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体温略升高等。 (2)轻症中暑 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体温升高,可达38.5C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或见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 (3)中症中暑 在上述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昏厥,昏迷,痉挛,...
怎么样预防中暑;空调感冒;风扇感冒?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 常见的中暑原因: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C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中暑按病情轻重可分为: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
高温容易中暑,有木有预防的好点子都来晾晾呀
出行防晒要记牢 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带上充足的水。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体弱者要少外出 老年人体质虚弱,体内各系统的功能开始衰退,是中暑的高发人群。因此老人应减少室外活动,更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活动...
夏天多吃什么才能避免中暑!
防暑宝典之一:喝什么? 夏天人们特别容易口渴,需要随时喝水,应该如何喝水才是科学的呢? ①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②大渴忌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 ③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因为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对身体不利; ④早晨起床时先喝一些水,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矿泉水 果蔬汁 碳酸饮料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