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脚气?
脚气 【概述】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指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俗名为脚气的足癣,则是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诊断】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
“如何治疗脚气?” 的相关文章
?
???:
???????
??
????
????????????????? ?????????
????15?18??18??40?????20??18?
????1000800???5640???? 2030??132????
????40??30?20??20?30?20?20?
???2500????11??40?3 ?1???2????2??
??
1???
2????????123
3??????
4?????????12??
5????????
6????
7????????
8??1000???2000???????????
9??3???1???????...
???????
??
????
????????????????? ?????????
????15?18??18??40?????20??18?
????1000800???5640???? 2030??132????
????40??30?20??20?30?20?20?
???2500????11??40?3 ?1???2????2??
??
1???
2????????123
3??????
4?????????12??
5????????
6????
7????????
8??1000???2000???????????
9??3???1???????...
治疗脚气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脚气又称足癣,由霉菌感染,有传染性,多发生在趾间和手脚掌上,有时也会脚背上。在趾缝间、脚掌等处多汗潮湿的地方,发病率较高,初起时多为针尖大小的水泡,水泡不断生出,一阵阵搔痒,抓破后可有小量透明渗出液,数天后脱皮,脱皮后几天后复再起水泡,夜晚痒得更厉害。脚癣部都比较顽固,传染性比较强,必须彻底治疗。刺痒厉害时,不要用手抓,可以按揉止痒,如发现患处有水疱和脱皮时,可把小水疱用消毒过的针刺破再涂药,效果更好。如发现有糜烂或感染应去医院治疗。平时注意保持皮肤干燥卫生,每晚洗脚,袜子每天或隔天洗换,不要用手抓脚,鞋子保持干燥,可以经...
找人帮忙找《本草纲目》中治疗脚气的处方?
<目录>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药<篇名>脚气内容:(有风湿,寒湿,湿热,食积) 【风寒湿气】〔草部〕牛蒡(香港脚风毒,浸酒饮。) 忍冬(香港脚筋骨引痛,热酒 服末。) 木鳖子(麸炒去油,同桂末,热酒服,取汗。) 高良姜(香港脚人晚食不消 ,欲作吐者,煎服即消。) 苏子(风湿香港脚,同高良姜、橘皮丸服。) 丹参(风痹 足软,渍酒饮。) 胡芦巴(寒湿香港脚,酒浸,同破故纸末,入木瓜蒸熟,丸服。) 麻黄 羌活 细辛 苍术 白术 天麻 牡蒙 夏枯草 附子 侧子 艾叶 秦艽 白蒿 庵 薇衔 马先蒿 水苏 紫苏...
炭是否可以治疗脚气,脚鲜
不可以!脚气是由致病真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 自疗注意事项: (1) 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 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3) 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 (4) 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 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臭 (6) 本症以外治法为主。 自治疗法: (1) 将脚放在50-60℃的热水中多烫几次,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将丝瓜络压平做成鞋垫,可除去脚汗引起的...
怎样治好脚气?怎么才能根治脚气呢?
一、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二、治疗方法: (1)糜烂型:先用1:5000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