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历讨论
您好!1;脂肪肝声像改变。2,有支气管炎改变。3,主动脉粥样硬化症。4,心脏向左扩大性肺心病。
5,颈椎病。确诊为颈5-6椎间盘突出证。腰椎轻度骨质增生。6,第1骶椎隐裂。(如没有外伤史可为先天性隐裂。)
在此病可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以上资料此病员为内,妇,骨科综合病症。
治法为内科以肺心病,支气管炎,脂肪肝,动脉硬化等以西医为主治疗。颈椎病,腰椎增生,隐裂以中医为主治疗。
方药,不管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都要看到病员后才能下诊断后处方用药才符合规定。
诊断:1,颈椎病 颈5-6椎间盘突出症 2,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3,脂肪肝
依据:就目前体检和辅检结果来看,患者主要症状来自颈椎,合并有内科疾病,\"左右旋转时均可诱发头晕\"双侧锥动脉狭窄可以考虑,建议可行颈椎CT平扫排除。
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允许,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九项后无异常,可行C5、6椎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同时,内...
“骨科病历讨论” 的相关文章
心肌梗塞病人三大合并症是什么?
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县常见的共发症,尤以皇性心律失常居多,发生率为60%~100%,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可为心电不稳定引起的室性早搏、定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起搏功能低下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泵衰竭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额或扑动。
(2)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丧失大块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而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功能显著降低,可并发心源性休克。80%在起病24小时内发生。表现为血压下降,收缩压在107kPa(80mmHg)以下,出冷汗,面色苍白,意识障碍,脉细弱,呼吸浅表,少尿甚至无尿。...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县常见的共发症,尤以皇性心律失常居多,发生率为60%~100%,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可为心电不稳定引起的室性早搏、定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起搏功能低下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泵衰竭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额或扑动。
(2)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丧失大块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而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功能显著降低,可并发心源性休克。80%在起病24小时内发生。表现为血压下降,收缩压在107kPa(80mmHg)以下,出冷汗,面色苍白,意识障碍,脉细弱,呼吸浅表,少尿甚至无尿。...
中医骨伤病历讨论
我是一名中医,仔细看过资料后认为:诊断为躯体痹.属肾阳亏损、肝风內动;治宜温补肾阳、柔肝养血,通络熄风;方选金匮肾气丸合当归四逆汤加咸,具体用荮应依症施之,其中补气之黄芪、柔肝之白芍、养血之当归、健脾之白术、活血之川芎、熄风之天麻量要大一点.以上是一点个人的愚见,仅供参考
她这种情况是多年颈椎骨气血不通畅,使她这个部位气血阴阳不平衡,受到气候寒热温凉变化侵袭,引起神经性压迫才是她颈椎逐渐蔓延发展到今天这种局面。现在象她这种病情用西药治疗效果会越治越严...
医生说我得的是网状性红斑静脉炎.我只是想问下是否可以医治,如果可以请问在哪医治
静脉炎:由于血管内壁的刺激,造成血管壁发炎。 临床表现:病人主诉注射部位有烧痛、紧绷发胀,随着注射部位的血管会产生索状的红线,触诊有时会有发硬、发热的感觉。输液流速可能不变、减慢、或停止,其取决于血栓形成与否,与造成阻塞的状况。 造成静脉炎的危险因子包括: 1、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 2 、操作技术不良 3 、不适当的穿刺部位 4、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 5、固定方法不当 6、输液的浓度的酸、碱性太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 7、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如年龄或疾病造...
请问这是什么样的病…最好是内科医生回答(重要)…
一般水肿如用力按压腿部皮肤显现出坑.很久不恢复多半是肾病.建议做血常规.尿常规.肾功和超声检验.
可能肾脏有问题,去医院做具体检查吧,不要脱着
花柳......
去医院吧,看这病是不能拖得
说的不是很明白啊没听懂是那儿
...
73岁男性患者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后意识不清如何恢复
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面临的生命危险主要有二,一是脑动脉瘤再破裂出血,二是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对动脉瘤进行开颅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只能够避免第一个危险,不能解决第二个危险。继发性脑血管痉挛也是致残致死性的,还需要系统甚至是长期的保守治疗,有时还要根据病情变化适当采取腰穿、腰大池引流或脑室穿刺等干预性治疗措施。对该病人来讲,如果复查CT已经排除了急性脑积水,则其症状可能还是与脑血管痉挛有关。目前患者还处于急性期,病情随时可能变化,即便是每天巡视患者的临床主管医生也很难判断其预后。一般来讲,出血后3到4周复查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