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胆结石疾病的常识

都不会传染的!!!!!

現代文明病之一---膽結石

 

膽囊所為何物

膽囊是一個附屬於肝外膽管的澎出器官,呈現梨行,長徑約8到十二公分,短徑約4到六公分,其總容量約0-毫升可伸縮的囊狀物。正常狀態可暫儲存肝臟所製造分泌的膽汁,併依飲食狀況,食物的種類做適當的分泌,已調節腸道酸值,活化消化酵素,例如脂肪腜,達到扶助消化吸收功能,尤其對高油膩性食物的消化,膽囊充分提供儲存的膽汁,更可發揮幫助消化的功能。

膽石症

序言:膽結石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併解已經成為一種值得重視的健康問題。在美國現有膽結石的患者為數達兩千萬人,而每年約有一百萬新增的病患,其中五十萬人須接受外科治療,並有五千至八千人因而失去寶貴的生命,家庭社會成本之付出,不可不謂沈痛。

膽結石的成因:如何形成膽結石的詳細過程,目前仍未十分明朗。但由膽結石的成份有膽固醇,膽色素,鈣酸鹽,及蛋白膠質,可約略了解其形成的病裡原因。

膽結石的分類:依以往傳統膽結石可分為(1)色素性結石(pigment stones)及 (2)膽固醇結石(cholesterol stones);在美國,色素性結石約佔 20%~...

“胆结石疾病的常识” 的相关文章

壶腹癌与胰头癌区别

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和壶腹癌的症状十分相似,曾经有人将胰头癌、Vater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和近十二指肠乳头的癌统称为壶腹周围癌。但以后发现胰头癌和其他3种癌在生物学特性、疾病的转归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又将其分出,两者外科治疗的效果差异较大,手术前的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以利于制定方案、判断预后。
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较低,一般在5%~25%之间,而发病率较高,其病死率和发病率几乎接近;而壶腹癌的发病率略低于胰腺癌,虽然两者手术方式相同,但壶腹癌手术切除率明显要高。其5年生存率为40%~60%,说明壶腹癌的预后要好得多,因而有必要鉴别胰腺癌和壶腹癌。
胰头和壶腹部的位置邻近,临床症状相似。一般来说...

胰线神经是什么病

腺炎: 什么是胰腺炎?胰腺是位于胃后部的一个大腺体.它若发炎,即引起胰腺炎. 胰腺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首先,胰腺分泌胰岛素和高血糖素,调节人体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 因此,胰腺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维持和调节人体的血糖平衡. 其次,胰腺还分泌消化酶. 酶是一种可促进生化反应的物质. 消化酶就是在消化道内加快食物消化吸收的酶. 然而,当这些消化酶因为病变在胰腺内被激活,就会破坏和消化胰腺本身,从而引发胰腺炎.胰腺炎: 什么是急性与慢性胰腺炎?胰腺炎发病的剧烈程度相差很大. 虽然炎症症状可能相近,但是对身体的影响却迥然不同. 一般来说,胰腺炎有两类: 急性胰腺炎:炎症一般持续数天就消退了,患者基...

胆汁阻塞引起黄疸为什么?

阻塞性黄疸的发生是由于胆系(各级肝内外胆管)因某种病因产生机械性阻塞,胆汁不能通过胆管排入十二指肠,而反流入血所致。  黄疸(无论由何种疾病引起)的共同特点是:(1)巩膜(白眼珠)和皮肤发黄,早期呈金黄色,中期呈黄绿色,晚期呈绿褐色甚至近于黑色;(2)尿像浓茶样,系血中胆红素增高的原因;(3)大便灰白色或呈白陶土样,乃因胆管受阻粪便不能被胆汁染黄造成;(4)皮肤瘙痒,是胆盐沉积在皮下刺激末梢神经的结果;(5)心动过缓,为胆盐刺激迷走神经所致致。引起老人阻塞性黄疸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有:胰头癌胰头紧邻胆总管下端,患胰头癌时胆总管极易受压变瘪,致胆汁不能通过或通过量减少,故黄疸是较早出现的症状(胰体、...

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有哪些,是由什么引起的,怎样防治

胃:
胃炎||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胀气||肠上皮化生||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幽门螺旋杆菌||胃肠道平滑肌肉瘤
胃癌||胃痛||急性胃扩张||胃柿石症(胃结块症)||胃黏膜脱垂症||胃下垂||胃泌素瘤||倾倒综合征||胃扭转||

肠:
非特异性肠炎包括肠多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大都病因不明,在病理学上无特异性变化,故称为非特异性肠炎,主要有3种: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限性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肠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先天性巨结肠||肠憩室
肠肿瘤:肠息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有胆结石又有心脏病,应该注意哪些?

如何预防心脏病突然恶化?哈佛医学院的乔安博士及其同事,在重审了200多项重要研究之后,不久前终于提出了避免心脏病突发的几项措施:1.彻底戒烟 吸烟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病总死亡率的21%是由吸烟造成的。吸烟可使人们患心脏病的机会增加一倍以上,使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性增加70%。每天吸1—14支烟的人,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比不吸烟的高67%;若每日吸25支以上,死亡危险高3倍。戒烟后,这种危险便可逐渐降低,3—5年可降至不吸烟的水平。2.控制体重 研究证明,超过标准体重20%,其心脏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一倍。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的体重在普遍增加,已有1/5的人过于肥胖,这给心脏增加了极大的负担,如能...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